水夫谣

作者:钱秉镫 朝代:清代

水夫谣原文

水夫住在长江边,年年捉送装兵船。
上水下水不计数,但见船来点夫去。
十家门派一夫行,生死向前无怨声。
衣中何有苦搜索,身无钱使夜当缚。
遭他鞭挞无完肤,行迟还用刀箭驱。
掣刀在腰箭在手,人命贱同豕与狗。
射死纷纷满路尸,那敢问人死者谁?爷娘养汝才得力,送汝出门倚门泣。
腐肉已充乌鸢饥,家家犹望水夫归。

诗词问答

问:水夫谣的作者是谁?答:钱秉镫
问:水夫谣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钱秉镫的名句有哪些?答:钱秉镫名句大全

钱秉镫水夫谣书法欣赏

钱秉镫水夫谣书法作品欣赏
水夫谣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水夫

(1).纤夫,船工。 唐 王建 《水夫谣》:“苦哉生长当驛边,官家使我牵驛船……我愿此水作平田,长使水夫不怨天。”《初刻拍案惊奇》卷五:“这边船上也着水夫上縴。” 明 钱澄之 《水夫谣》:“水夫住在 长江 边,年年捉送装兵船。”

(2).挑水工人。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肃苑》:“[贴]:‘水也不梘。’[丑]:‘有水夫。’”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六·徐蓉》:“有县署水夫 文三郎 者,颇文雅,不类俗人。”

长江

中国第一大河,长6300公里,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市,流入东海

兵船

兵舰

水下

水面以下

对这个海湾水下情况了如指掌

不计

不计较;不考虑

不计成本

不计个人得失

家门

(1) 家庭住所的大门

(2) 家族

家门不幸

(3) 门第

辱没家门

(4) 借指家

适还家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 又

各各还家门。

(6) 戏曲中指剧中人物的家世或类型,昆曲中也指角色行当

自报家门

一夫

(1).一人。指男人。《书·君陈》:“尔无忿疾于顽,无求备于一夫。” 孔颖达 疏:“无求备于一人。”《汉书·谷永传》:“ 秦 居平土,一夫大呼而海内崩析者,刑罚深酷,吏行残贼也。” 宋 苏轼 《与滕达道书》:“一夫进退何足道。”

(2).特指一个农夫。《孟子·万章下》:“耕者之所获,一夫百亩。百亩之粪,上农夫食九人。”《魏书·高祖纪》:“ 太和 元年詔曰:一夫制治田四十亩,中男二十亩。无令人有餘力,地有遗利。” 宋 欧阳修 《解官后答韩魏公见寄》诗:“老为南亩一夫去,犹是东宫二品臣。”

(3).犹言 * 。指众叛亲离的人,暴君。《孟子·梁惠王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 紂 矣,未闻弑君也。”《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一夫从横,则城池自夷,岂不危哉?” 李善 注:“一夫谓 董卓 也。”

(4).借指地积,方百步或百亩。《周礼·考工记·匠人》:“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郑玄 注:“方各百步。” 贾公彦 疏:“盖市曹司次介次所居之处与天子二朝,皆居一夫之地,各方百步也。”《新唐书·食货志二》:“古者百亩地号一夫,盖一夫授田不得过百亩。”

生死

(1) 生存和死亡

生死攸关的问题

(2) 预言命运的

他认为什么时候死是在生死簿上早就注定的

向前

先前,以前

不似向前声。——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怨声

抱怨声,叫屈声

何有

(1).有什么。《诗·邶风·谷风》:“何有何亡,黽勉求之。” 郑玄 笺:“君子何所有乎?何所亡乎?” 晋 潘尼 《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诗:“ 崐山 何有?有瑶有珉。”

(2).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难。《论语·里仁》:“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 何晏 集解:“何有者,言不难。”《孟子·梁惠王下》:“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於王何有?” 汉 袁康 《越绝书·计倪内经》:“王审用臣之议,大则可以王,小则可以霸,於何有哉?” 晋 陶潜 《拟古》诗之一:“意气倾人命,离隔復何有?”

(3).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怜惜、不爱重等。《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除君之恶,唯力是视, 蒲 人、 狄 人,余何有焉?今君即位,其无 蒲 狄 乎!” 杨伯峻 注:“何有,古人习语,意义随所施而异,此谓心目中无之也。”《吕氏春秋·知接》:“人之情,非不爱其子也,其子之忍,又将何有於君?” 清 侯方域 《重修颜鲁公碑亭记》:“其视卿相王侯与其国封邸第,曾不若脱屣,而何有于亭?”

(4).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关。《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祁氏 私有讨,国何有焉?” 杜预 注:“言讨家臣,无与国事。”《左传·哀公二十七年》:“若利本之颠, 瑶 何有焉?” 宋 曾巩 《寄欧阳舍人书》:“苟其人之恶,则於铭乎何有?”

(5).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顾虑、不在乎。《左传·昭公元年》:“ 吉 若获戾,子将行之,何有於诸 游 ?” 杨伯峻 注:“言不必顾虑 游氏 诸人。” 明 李贽 《与周友山》:“士为知己者死,死且甘焉,又何有于废弃歟?” 鲁迅 《热风·反对“含泪”的批评家》:“然而一切青年的心,却未必都如此不净;倘竟如此不净,则即使‘授受不亲’后来也就会‘瞟’,以至于瞟以上的等等事,那时便是一部《礼记》,也即等于《 * 》了,又何有于《蕙的风》?”

(6).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所得。《左传·僖公十五年》:“获 晋侯 ,以厚归也;既而丧归,焉用之?大夫其何有焉?” 杜预 注:“何有犹何得。”

(7).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所不有。《文选·木华<海赋>》:“弘往纳来,以宗以都。品物类生,何有何无?” 李善 注:“言诸品物以类相生,何所不有?何者而无?言其多也。”

(8).哪里有,岂有。 汉 张衡 《西京赋》:“泽虞是滥,何有春秋?”《后汉书·贾琮传》:“刺史当远视广听,纠察美恶,何有反垂帷裳以自掩塞乎?” 唐 韩愈 《与孟尚书书》:“凡君子行己立身,自有法度……何有去圣人之道,捨先王之法,而从夷狄之教以求福利也?” 明 吴承恩 《赠邑侯念吾高公擢南曹序》:“自仍岁之水也,洪涛冒夫城郭,而何有於田,何有於食,何有於租与赋哉!”

搜索

(1).寻求;搜查。《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臣居 鲁 ,树三人,皆为令尹;及 虎 抵罪於 鲁 ,皆搜索於 虎 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政事》:“ 谢公 时,兵厮逋亡,多近窜 南塘 下诸舫中;或欲求一时搜索, 谢公 不许。” 明 胡应麟 《诗薮·六朝》:“大抵六朝文士,搜索艷题,一时闺阁传闻,輒形楮墨。” 徐怀中 《西线轶事》八:“在树棵里搜索了好久,什么也没有发现。”

(2).往来貌;接续貌。《文选·王褒<洞箫赋>》:“玄猿悲啸,搜索乎其间。” 李善 注:“搜索,往来貌。”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松风和猿声,搜索连洞壑。” 明 刘基 《送胡季瑊平江监仓》诗:“一朝清庙作雅乐,搜索络绎奔 垂 工。”

蒐索:仔细寻找。《左传·隐公五年》“故春蒐” 晋 杜预 注:“蒐索择取不孕者。”

鞭挞

鞭打;驱使

受到他那种特有的决心的鞭挞

无完肤

(1).没有完好无伤的肌肤。《新唐书·忠义传下·刘迺》:“﹝ 朱泚 ﹞復遣伪相 蒋镇 慰诱, 迺 佯瘖不答,灸无完肤。”

(2).比喻一无是处。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台省·王聚洲给事》:“而 邓给事 , 史御史 辈曹起代为之辨, 郑 被攻无完肤。”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王鸿绪》:“近读其《明史稿》……而於 惠帝 则指摘无完肤状。”

刀箭

刀和弓箭。古代武器。 唐 于濆 《戍客南归》诗:“为子惜功业,满身刀箭疮。”

人命

(1) 人的性命

人命关天

(2) 指人的寿命

人命有长有短

(3) 指人的命运

贱同

看轻同时代的人或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知音》:“夫古来知音,多贱同而思古。”

纷纷

(1) 多而杂乱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 高适《别董大》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一个接一个地,接二连三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死者

已死的人

死者与生者

爷娘

见“ 爷孃 ”。

得力

有才能的

这部电影的得力的导演

出门

(1) 离家外出或远行

(2) 〈方〉∶出嫁

倚门

(1).《战国策·齐策六》:“ 王孙贾 年十五,事 閔王 。王出走,失王之处。其母曰:‘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女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閭而望。’”后因以“倚门”或“倚閭”谓父母望子归来之心殷切。 唐 张说 《岳州别姚司马绍之制许归侍》诗:“天从扇枕愿,人遂倚门情。” 宋 曾巩 《移明州乞至京迎侍赴任状》:“窃计臣老母之心,闻臣而来,倚门之望,固已深切。” 清 钱谦益 《母刘氏仍前赠制》:“古之贤母,望倚门而辞伏剑者,无不教其子以作忠也。”

(2).靠着门。 唐 温庭筠 《菩萨蛮》词:“时节欲黄昏,无憀独倚门。”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一:“輦下市肆有丐者不得乞,因倚门大駡。”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翁蓼野》:“﹝ 蓼野 兄弟﹞流离 楚 粤 间,其伯姊遣人要归,倚门哭之。”

(3).旧指妓女接客。 清 唐孙华 《维扬舟中作》诗之二:“空谷未闻倾国貌,褰帷都作倚门妆。” 清 汪中 《经旧苑吊马守真文》:“婉孌倚门之笑,绸繆鼓瑟之娱,谅非得已。”参见“ 倚门卖笑 ”。

腐肉

腐烂之肉。《淮南子·道应训》:“此 江 中之腐肉朽骨,弃剑而已。余有奚爱焉。” 汉 枚乘 《上书重谏吴王书》:“夫举 吴 兵以訾於 汉 ,譬犹蝇蚋之附羣牛,腐肉之齿利剑,锋接,必无事矣。”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刑部·廷杖》:“杖之日,交右股於左足之上,以故止伤其半。出则剔去腐肉,以黑羊生割其臑,傅之尻上。”

乌鸢

乌鸦和老鹰。均为贪食之鸟。《庄子·列御寇》:“ 庄子 将死,弟子欲厚葬之……曰:‘吾恐乌鳶之食夫子也。’” 前蜀 韦庄 《闻官军继至未睹凯旋》诗:“阵前鼙鼓晴应响,城上乌鳶饱不飞。”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四:“予拟一絶云:‘ 汉 将讨 楼兰 ,旗荡朔云破。战鼓半天声,乌鳶已相贺。’”

家家

每户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