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钟尾

作者:郑廷玉 朝代:元代

黄钟尾原文

早则这没情肠的凶汉衠跋扈。

更打着有智量的婆娘更狠毒。

难分说。

怎分诉。

做纳下。

厮欺负。

要行处。

便行去。

由得你。

爱的做。

似这般。

倚官府。

生有地。

死有处。

夺了俺妻儿。

送了俺子父。

揉碎胸脯。

磕破头颅。

我把那不会雪恨的孩儿觑一觑。

我见他手掿着巨毒。

把我这三思台揝住。

带云:我好冤屈也。唱:兀的不没乱杀我这喉咙。

我其实叫不出这屈王庆杀正末。

诗词问答

问:黄钟尾的作者是谁?答:郑廷玉
问:黄钟尾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黄钟尾是什么体裁?答:散曲
问:郑廷玉的名句有哪些?答:郑廷玉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元曲选 后庭花 第二折

参考注释

早则

(1).幸而。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二折:“着我遥遥的等着你,早则不是腊月,冻下我的脚来。” 元 无名氏 《争报恩》第一折:“早则不曾衝撞着姐姐,姐姐休怪。”

(2).早该;早已。 元 马致远 《黄粱梦》第四折:“你早则醒来了也么哥,可正是窗前弹指时光过。” 元 吴昌龄 《张天师》第一折:“若得如此,小生早则喜也。” 明 贾仲名 《萧淑兰》第四折:“姐姐,早则欢喜也。哥哥下三千贯礼钱,招了 张云杰 为壻……足满姐姐平生所望。”

情肠

(1).感情;心肠。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我还待送断你子箇,却又子母情肠意不过。” 元 无名氏 《碧桃花》楔子:“我待打你来,恐伤了父子情肠。”《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他不但是个正道人,竟是一副儿女情肠,英雄本领。”

(2).特指爱情。 清 洪昇 《长生殿·重圆》:“谢苍苍可怜,泼情肠翻新重建。添註个鸳鸯牒,紫霄边,千秋万古证奇缘。”

跋扈

专横暴戾

此跋扈将军也。——《后汉书·梁冀传》

龙钟阁部啼梅岭,跋扈将军噪 武昌。—— 孔尚任《桃花扇》

专横跋扈

智量

(1).计策,计谋。 元 王晔 《桃花女》第三折:“老夫 周公 昨日使了个智量,着 彭祖 拿那红酒去,谢了 任二公 ,随后着媒婆去説亲。”《水浒传》第二五回:“娘子,不是我没本事,一时间没这智量。”《古今小说·李秀卿义结黄贞女》:“男子尽多慌错,妇人反有权奇。若还智量胜蛾眉,便带头巾何媿?”

(2).智慧与气度。《水浒传》引首:“这朝圣人出世……乃是上界 霹靂大仙 下降。英雄勇猛,智量宽洪,自古帝王,都不及这朝天子。”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裴晋公》:“不是矫情镇物,真是透顶光明,故曰智量,智不足,量不大。”

婆娘

泛指已婚的青年妇女

狠毒

凶狠 *

狠毒的老头

用心狠毒

分说

分门别类地(或分项地)说明,与“总说”相对

先总说,后分说

分诉

(1).辩解。 元 王仲文 《救孝子》第三折:“人命事不比其餘,若是没清官,无良吏,教我对谁分诉。”《水浒传》第五二回:“ 柴进 见来捉人,便出来説道:‘我同你们府里分诉去。’” 许地山 《归途》:“他不容分诉,便把剃头匠带往西去。”

(2).诉说。 宋 晁补之 《惜奴娇》词:“渔火烟村,但触目伤离绪。此情向阿谁分诉?”《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多情因甚相辜负,有轻拆轻离,向谁分诉?”《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女子情知不尷尲,落在套中,无处分诉,自此改名 苏媛 ,做了娼妓了。”

纳下

(1).采纳下面的意见。 汉 王符 《潜夫论·明闇》:“故人君兼听纳下,则贵臣不得诬,而远人不得欺也。”

(2).交下。《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孔明 曰:‘将军要去,谁为副将?’ 忠 曰:‘老将 严颜 ,可同我去。但有疏虞,先纳下这白头。’”

欺负

(1) 用傲慢的态度或不讲道理的手法恫吓或企图胁迫

被欺负哭了

(2) 强迫接受艰巨的工作或任务

工头欺负他。他们把他从一个工作换到另一个工作

行处

(1).随处;到处。 唐 杜甫 《曲江》诗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元 汤式 《赏花时·戏贺友人新娶》套曲:“翠袖分香行处有,綵笔生花梦境熟。” 清 孙枝蔚 《雨》诗:“浮生怜物态,行处触长吟。”

(2).走过的地方。 前蜀 韦庄 《叹落花》诗:“ 西子 去时遗笑靨, 谢娥 行处落金鈿。”

由得

任凭。《说岳全传》第三回:“放屁!做了将军,由得我做主,怎么就不许走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他偏不肯就説出这里面的道理来,故意取笑,由得那鸦片鬼着急。” 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种田人不知要吃多少辛苦,这样雪白的米粉,由得你作践糟蹋么?”

这般

(1) 如此,这样

这般仔细的一个人

(2) 像这个样子

官府

(1) 旧指地方国家行政机关

他这件官司并无难断之处,从前的官府,都因碍着脸面,所以如此。——《红楼梦》

(2) 旧称封建官吏

俄而大轿抬着一个乌帽猩袍的官府过去。——《红楼梦》

有处

谓有处置的办法。《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你两人且莫悲伤,我看你不像哥妹,快説真情,下官有处。”《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 宋敦 道:‘这价钱也是公道了。’想起……不上一百铜钱,总凑与他,还不勾一半。‘我有处了, 刘顺泉 的船在 枫桥 不远。’便对 陈三郎 道:‘价钱依了你,只是还要到一个朋友处借办,少顷便来。’”

有处所。《吕氏春秋·圜道》:“ 黄帝 曰:‘帝无常处也,有处者乃无处也。’” 陈奇猷 校释:“此文谓帝无永恒不变之处所,乃是在‘有处所’与‘无处所’之间递相变换。”

妻儿

(1).妻和儿女。《后汉书·独行传·范式》:“乃营护 平子 妻儿,身自送丧於 临湘 。” 唐 白居易 《偶作寄朗之》诗:“欢娱接宾客,饱暖及妻儿。”《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急忙心生一计,分咐妻儿取些汤水,把两个人都遣开了。”

(2).指妻。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五三出:“它是你妻儿怎抛弃?” 元 无名氏 《小孙屠》戏文第八出:“自今一家要和气,改日与你娶房妻儿。” 元 石德玉 《秋胡戏妻》第四折:“谁着你戏弄人家妻儿,迤逗人家婆娘!”

子父

(1).父与子。《孟子·离娄下》:“夫 章子 ,子父责善,而不相遇也。”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臣以为盐商纳榷,为官糶盐,子父相承,坐受厚利。”《武王伐纣平话》卷中:“喜者自身无灾,悲者合注子父分离,儿郎在外,必有大祸。”

(2).指父与女。《水浒传》第三回:“那妇人便道:‘官人不知,容奴告禀:奴家……母亲在客店里染病身故。子父二人流落在此生受。’”

胸脯

胸部;胸膛

头颅

人的头

抛头颅,洒热血

不会

(1).不领会;不知道。 唐 元稹 《进田弘正碑文状》:“臣若苟务文章,广徵经典,非唯将吏不会,亦恐 弘正 未详。” 宋 周邦彦 《南乡子》词:“不会沉吟思底事,凝眸,两点春山满镜愁。”

(2).不可能。 明 康湋川 《粉蝶儿·寄寿康对山太史》套曲:“也不索门栽五柳,也不索湖泛扁舟,利和名自不会挂心头。” 毛 * 《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这样做,基本方向是不会错的。”

(3).谓不以时朝见天子。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资政新篇》:“或如 唐太宗 之责 尉迟恭 以 汉高 故事,或如 汉文 之责 吴 不会而赐杖以愧之,亦保全之一道也。”

雪恨

洗掉仇恨

报仇雪恨

孩儿

(1)

(2) 长辈对下辈或上司对下属的通称

太尉不肯相见,只怕孩儿们惊了太尉。——《水浒传》

(3) 幼辈、属员或仆役的自称

孩儿领受爹娘慈旨,曰即离去。——宋·佚名《张协状元》

(4) 昵称之词

饯筵绿绕红围处,只这孩儿,泪垂垂。——宋· 郭应祥《采桑子·赠丽华》

我见

我自己的看法

没有丝毫我见

巨毒

借指长大的兵器。 元 郑庭玉 《后庭花》第二折:“我见他手掿着巨毒,把我这三思臺揝住。” 元 无名氏 《气英布》第四折:“两员将各自寻门路,整彪躯,轮巨毒。”

三思台

元代俗语。胸口,心窝。 元 郑庭玉 《后庭花》第二折:“我见他手掿着巨毒,把我这三思臺揝住。” 元 无名氏 《争报恩》第三折:“ 关胜 哥大桿刀劈碎天灵盖, 徐寧 哥点钢枪搠透三思臺。” 元 无名氏 《小尉迟》第二折:“我鞭打碎他天灵盖,鎗搠透他三思臺。”

冤屈

(1) 冤狱;冤案

(2) 冤枉,无罪被诬为有罪

兀的

(1) 这;这个

瞧他兀的得意样儿

(2) 怎么,表感叹

(3) 〈方〉∶突然

兀的失踪

没乱杀

见“ 没乱煞 ”。

喉咙

笼统指咽喉部

其实

(1) 承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画家其实并非不懂世故

(2) 确实;的确

其实不是她说的那个意思

正末

元 杂剧里扮演男主角的脚色行当,相当 明 以后戏剧里的“生”。 元 关汉卿 《鲁斋郎》楔子:“正末扮 张珪 引祇候上。” 元 马致远 《任风子》第一折:“正末扮 任屠 同旦 李氏 上。”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