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瀑泉亭

作者:李德裕 朝代:唐代

原文

向老多悲恨,凄然念一丘。
岩泉终古在,风月几年游。
菌阁饶佳树,菱潭有钓舟。
不如羊叔子,名与岘山留。

诗词问答

问:《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瀑泉亭》的作者是谁?答:李德裕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李德裕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德裕名句大全

书法欣赏

李德裕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瀑泉亭书法作品欣赏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瀑泉亭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475-80

参考注释

悲恨

悲伤怨恨。《汉书·刑法志》:“夫决狱不当,使有罪兴邪,不辜蒙戮,父子悲恨,朕甚伤之。” 唐 李德裕 《瀑泉亭》诗:“向老多悲恨,悽然念一丘。”《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和尚﹞带着悲恨而去。” 欧阳予倩 《忠王李秀成》第五幕:“他们抬头望着 忠王 的去路,听见枪声响了,又增加无穷的悲恨。”

凄然

(1) 寒凉

萧瑟凄然的晚秋

(2) 凄凉悲伤

凄然泪下

一丘

亦作“ 一邱 ”。1.一座小山。《汉书·叙传上》:“栖迟於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 唐 李白 《金门答苏秀才》诗:“未果三山期,遥欣一丘乐。” 宋 黄庭坚 《复庵》诗:“归来一丘中,万事不改旧。” 清 顾炎武 《偶来》诗:“偶来湖上已三秋,便可栖迟老一邱。”

(2).一座坟墓。 宋 范成大 《次韵乐先生吴中见寄》之七:“几多螻蚁与王侯,往古今来共一丘。” 清 赵翼 《仙掌路》诗:“一邱两地各争高,只为填词絶世豪。 汉 上有坟人弔 柳 , 漳 南多塚客疑 曹 。” 刘去非 《秋日登高》诗:“珠沉朱水愁千缕,血染黄花鬼一丘。”

(3).指田一区。丘,丈量土地面积的单位。《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三分天下二分亡,犹把山河寸寸量。纵使一丘添一亩,也应不似旧封疆。”按, 唐 颜师古 《匡谬正俗·禹宇丘区》:“丘之与区,今读则异,然寻按古语,其声亦同……今 江 淮 田野之人犹谓区为丘,亦古之遗音也。”

终古

(1).久远。《楚辞·离骚》:“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而与此终古。” 朱熹 集注:“终古者,古之所终,谓来日之无穷也。”《汉书·沟洫志》:“民歌之曰:‘ 鄴 有贤令兮为 史公 ,决 漳水 兮灌 鄴 旁,终古舄卤兮生稻粱。’” 清 顾炎武 《精卫》诗:“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鲁迅 《集外集·<哀范君>诗之三》:“此别成终古,从兹絶绪言。”

(2).往昔,自古以来。《楚辞·九章·哀郢》:“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终古虽远,旷焉如面。” 唐 李白 《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诗:“惟君固 房陵 ,诚节贯终古。”

(3).经常。《周礼·考工记·轮人》:“轮已崇,则人不能登也。轮已庳,则於马终古登阤也。” 郑玄 注:“ 齐 人之言终古,犹言常也。”《庄子·大宗师》:“维斗得之,终古不忒;日月得之,终古不息。”

(4).复姓。相传为 夏桀 内史 终古 之后。见《通志·氏族四》。

风月

(1) 本指清风明月

初秋凉夕,风月甚美。——《南史·褚彦回传》

(2) 男女情爱

如今长大了,渐知风月。——《红楼梦》

菌阁

形如菌状之阁。 汉 王褒 《九怀·匡机》:“菌阁兮蕙楼,观道兮从横。” 南朝 齐 谢朓 《游东田》诗:“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菌阁。” 清 吴伟业 《梅花庵同林若抚话雨联句》:“菌阁迎寒葺,茅亭带雨苫。”

佳树

嘉树,良木。《新唐书·王义方传》:“为御史时,买第,后数日,爱廷中树,復召主人曰:‘此佳树,得无欠偿乎?’又予之钱。” 唐 温庭筠 《酬友人》诗:“閒云无定貌,佳树有餘荫。” 宋 苏舜卿 《蓝田悟真作》诗:“满巖佳树尤朴樕,赫赤如霞间浓緑。”

钓舟

犹渔船。 南朝 梁 刘孝绰 《钓竿篇》:“钓舟画彩鷁,渔子服冰紈。” 唐 李涉 《硖石遇赦》诗:“荷蓑不是人间事,归去沧江有钓舟。” 元 刘秉忠 《溪上》诗:“芦花远映钓舟行,渔笛时闻三两声。”

不如

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

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公孙丑下》

自以为不如。——《战国策·齐策》

叔子

亦称“小叔子”,丈夫的弟弟

岘山

(1).山名。在 湖北 襄阳县 南。又名 岘首山 。东临 汉水 ,为 襄阳 南面要塞。 西晋 羊祜 镇 襄阳 时,常登此山,置酒吟咏。《晋书·羊祜传》:“ 祜 乐山水,每风景,必造 峴山 ,置酒言咏,终日不倦。” 唐 孟浩然 《岘山送朱大去非游巴东》诗:“ 峴山 南郭外,送别每登临。” 宋 韦居安 《梅磵诗话》卷上:“ 羊叔子 镇 襄阳 ,尝与从事 邹湛 登 峴山 ,慨然有‘湮没无闻’之嘆, 峴山 因是以传。”

(2).山名。在 浙江 湖州市 南。本名 显山 ,后避 唐中宗 ( 李显 )讳,改名 岘山 。 宋 苏轼 任 湖州 太守时,曾登此山,有诗云:“ 吴兴 胜 襄阳 ,万瓦浮青冥。我非 羊叔子 ,愧此 峴山亭 。”

(3).山名。在 浙江 东阳县 南。原名 三丘山 。 晋 义熙 间 殷仲文 守 东阳 ,常登此山。后人比之 羊祜 ,因亦名 岘山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