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辛卯九月二十三日夜,梦上层兰北望

作者:王恽 朝代:元代

原文

殊分明也。
觉而赋此,秋涧老人识一抹截头云,**从龙发。
尾足连卷见半空,霁色翻苍*。
举手欲攀鳞,散我麒麟*。
天外雄风秘化机,吹落苍烟峡。

诗词问答

问:《卜算子 辛卯九月二十三日夜,梦上层兰北望》的作者是谁?答:王恽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王恽的名句有哪些?答:王恽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分明

(1) 清楚(明白)状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简单明了地

这分明不对

(3) 清楚地划开界限

老人

(1) 上年纪的或较老的人

(2) 上了年纪的父母或祖父母

一抹

(1).犹一条;一片(用于痕迹、景物等)。 唐 罗虬 《比红儿》诗之十七:“一抹浓红傍脸斜,妆成不语独攀花。” 宋 陆游 《思故山》诗:“暮归稚子迎我笑,遥指一抹西村烟。” 元 戴善夫 《风光好》第四折:“我自离了鶯花市,无半星儿点污,一抹儿瑕疵。” 清 郑燮 《唐多令·寄怀刘道并示酒家徐郎》词:“一抹晚天霞,微红透碧纱,颤西风凉叶些些。” 茅盾 《子夜》十:“一抹深红色的夕照挂在那边池畔的亭子角,附近的一带树叶也带些儿金黄。” 王西彦 《黄昏》:“一阵辘辘辘辘的轰响,一眨眼,就只在空中剩下一抹逐渐散淡的黑烟。”

(2).一闪而过。 宋 苏轼 《自兴国往筠宿石田驿南二十五里野人舍》诗:“溪上青山三百迭,快马轻衫来一抹。” 宋 杨万里 《馀干泝流至安仁》诗:“半篙新涨满帆风,两岸千山一抹中。”

(3).一齐。《宋史·宋辙传》:“今欲於 定西城 与 陇诺堡 一抹取直,所侵 夏 地凡百数十里。”《 * 词话》第九回:“这妇人一抹儿都看在心里。”

(4).一笔勾消。 清 杨昭 《闲止书堂集钞跋》:“岂意对面九嶷,前言一抹,贪天功为己力,掠人美以自荣。”

(5).一直;一味。《荡寇志》第七七回:“忽听得喊杀之声,一抹地追寻来,祇道你遇着歹人,却为你同二位表兄厮杀?”《荡寇志》第八二回:“却説 丽卿 一抹地鎗挑剑砍,衝出重围。”

一弹;一奏。抹,指弹奏弦乐的一种指法。谓轻轻一按。 唐 杜牧 《隋苑》诗:“红霞一抹《广陵》春, 定子 当筵睡脸新。” 宋 欧阳修 《减字木兰花》词:“画堂雅宴,一抹朱弦初入遍。” 宋 辛弃疾 《贺新郎·赋琵琶》词:“推手含情还却手,一抹《梁州》哀彻。”

一擦或一摸。《儿女英雄传》第六回:“破这个架式是用左胳膊横着一搪,封在面门,顺着用右手往下一抹,拿住他的左腕子一拧,将他身子拧转过来,却用右手从他脖子右边反插将去把下巴一掏:叫做‘黄鶯搦嗉’。”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六段:“ 刘福生 用手把脸一抹,鼻子眼一紧蹙,扎撒着两只大手,发疯地扭起腰来。”

截头

(1).齐头。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鼻偃唇轩,眉麄眼大,担一柄截头古定刀。”

(2).古 天竺 国名。 晋 法显 《佛国记》:“有国名 竺刹尸罗 。 竺刹尸罗 , 汉 言 截头 也。佛为菩萨时,於此处以头施人,故因以为名。”

从龙

《易·乾》:“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覩。”旧以龙为君象,因以称随从帝王或领袖创业。 后唐 卢殷 《欲销云》诗:“欲隐从龙质,仍餘触石文。” 清 戴易 《钓台》诗:“当时赖有从龙彦,却使幽人享太平。”《清史稿·食货志一》:“有从龙入关者,有定鼎后投诚者。” 郭孝成 《陕西光复记》:“当中原逐鹿之时,正豪杰从龙之会。”

连卷

长曲貌。 汉 刘安 《招隐士》:“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偃謇连卷兮枝相繚。”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栈道倾亏,蹬阁连卷。” 清 张鉴 《石船行》:“大船连卷一百尺,小船拉沓千餘斤。”参见“ 连蜷 ”。

半空

(1) 空中

悬在半空

从半空中跳下

(2) ∶瘪;不充实

半空着肚子

(3) (半空儿) 〈方〉∶指较小的不饱满的花生

霁色

一种蓝色,与雨后天晴的天空一样的颜色

攀鳞

比喻依附帝王以成功名。多指科举及第。 元 王恽 《送王子初总管奉诏北上》诗:“烟霞未遂攀鳞志,葵藿空怀向日诚。” 明 唐顺之 《送王生归蜀》诗:“只解攀鳞易,何言献璧非。”

麒麟

(1).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形状像鹿,头上有角,全身有鳞甲,尾像牛尾。古人以为仁兽、瑞兽,拿它象征祥瑞。《管子·封禅》:“今凤凰麒麟不来,嘉穀不生。” 宋 黄庭坚 《送范德孺知庆州》诗:“阿兄两持 庆州 节,十年麒麟地上行。” 郭沫若 《屈原》第三幕:“你们要听那妖精的话,说凤凰是鸡,说麒麟是羊子,说龙是蚯蚓,说灵龟是甲鱼。”

(2).比喻才能杰出的人。《晋书·顾和传》:“ 和 二岁丧父,总角便有清操,族叔 荣 雅重之,曰:‘此吾家麒麟,兴吾宗者,必此人也。’”

(3).见“ 麒麟阁 ”。

(4).见“ 麒麟殿 ”。

天外

(1).天之外。极言高远。 战国 楚 宋玉 《大言赋》:“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耿倚天外。”

(2).谓极远的地方。 唐 岑参 《送崔子还京》诗:“匹马西从天外归,扬鞭只共鸟争飞。” 戴望舒 《示长女》诗:“然后,缅想着天外的父亲,把疲倦的头搁在小小的绣枕。”

(3).谓意想不到之处。《后汉书·西域传论》:“神迹诡怪,则理絶人区;感验明显,则事出天外。”

雄风

(1) 强劲的风

(2) 威武出众的气概

老将军雄风不减当年

化机

(1).变化的枢机。 唐 吴筠 《步虚词》之十:“二气播万有,化机无停轮。” 明 宋濂 《傅幼学字说》:“三代圣人之所学者,大参乎天地,而小不遗乎事物,妙可以赞化机,而近不离乎云为。” 清 赵翼 《朔风》诗:“一笑化机谁识得,树方落叶鸟添毛。”

(2).犹化工。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七:“此词亦非正声,然其中有一片化机,未可浅视。” 清 沉德潜 《说诗晬语》卷上:“五言絶句, 右丞 之自然, 太白 之高妙, 苏州 之古澹,并入化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一回:“忽从天外开奇想,要向玄中夺化机。”

苍烟

苍茫的云雾。 唐 陈子昂 《岘山怀古》诗:“野树苍烟断,津楼晚气孤。” 金 元好问 《泛舟大明湖》诗:“看山水底山更佳,一堆苍烟收不起。”《花月痕》第十五回:“细看春色低红烛,烦向苍烟问白鸥。”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