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杉长老秀痴翁见示五言次韵

作者:戴复古 朝代:宋代

原文

了得宗门事,何忧常住贫。
听师林下话,是我眼中人。
星渚三秋月,庐山万古春。
昭陵御书在,岁久莫生尘。

诗词问答

问:《万杉长老秀痴翁见示五言次韵》的作者是谁?答:戴复古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戴复古的名句有哪些?答:戴复古名句大全

书法欣赏

戴复古万杉长老秀痴翁见示五言次韵书法作品欣赏
万杉长老秀痴翁见示五言次韵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了得

(1) 用于句末,常跟在“还”字后面,表示情况严重

如何了得

(2) 能干;有本事

正思想大郎了得

(3) 了却,了结

恐你此行未必了得事也!

(4) 懂得

未曾了得

了得些刀枪

宗门

(1).宗族;同族。《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今车骑将军 騭 等虽怀敬顺之志,而宗门广大,姻戚不少,宾客姦猾,多干禁宪。其明加检勑,勿相容护。”《后汉书·崔駰传》:“ 建武 初,朝廷多荐言之者, 幽州 刺史又举 篆 贤良。 篆 自以宗门受 莽 伪宠,慙愧 汉 朝,遂辞归不仕。”

(2).佛教语。禅宗的自称,而称其他各宗为“教门”。 前蜀 贯休 《春送禅师归闽中》诗:“大化宗门闢,孤禪海树凉。”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九:“余偶论 唐 宋 大家七言歌行,譬之宗门, 李 杜 如来禪, 苏 黄 祖师禪。”

(3).指本门教派。 唐 张九龄 《请御注道德经及疏施行状》:“天旨玄远,圣义发明,词约而理丰,文省而事愜,上足以播玄元之至化,下足以阐来代之宗门。”

常住

(1).佛教语。永存。《法华经》卷一:“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苏跋陀罗窣堵波》:“勿谓如来毕竟寂灭,法身常住。” 宋 陈善 《扪虱新话·孔子说与楞严经合》:“汝此肉身,为同金刚,常住不朽,为復变坏。”

(2).法无生灭变迁称作常住。 南朝 梁 沉约 《谢齐竟陵王示华严璎珞启》:“法身与金刚齐固,常住与至理俱存。”《南齐书·顾欢传》:“此非所归,归在常住。”

(3).僧、道称寺舍、田地、什物等为常住物,简称常住。《云笈七籤》卷一二二:“道士用常住物如子孙用父母物耳,何罪之有?” 唐 冯翊 《桂苑丛谈·太尉朱崖辩狱》:“太尉 朱崖 出镇 浙 右,有 甘露 知主事者诉交代得常住什物,被前主事隐用。”《水浒传》第六回:“只因是十方常住,被一个云游和尚引着一个道人来此住持,把常住有的没的都毁坏了。” 清 钱谦益 《扬州石塔寺复雷塘田记》:“近寺有雷塘田一千二百五十五亩,寺僧开垦作常住田。”

(4).道观中的主事者。《云笈七籤》卷一二二:“尊师令其家各备香油为之焚香……常住亦为办斋食供养。”

林下

幽僻之境,引伸指退隐或退隐之处

独此林下意,杳无区中缘。——李白《安陆寄刘绾》

眼中人

指旧相识或想念的人。《文选·晋陆云<答张士然>诗》:“感念桑梓城,髣髴眼中人。” 吕延济 注:“眼中人,谓亲识也。” 南朝 梁 何逊 《霖雨不晴怀郡中游聚》诗:“不见眼中人,空想南山寺。” 唐 钱起 《登圣果寺南楼雨中望严协律》诗:“更喜眼中人,清光渐咫尺。”

星渚

银河中的小洲。亦指银河。 唐 陆龟蒙 《上云乐》诗:“便浮天汉泊星渚,回首笑君承露盘。” 唐 苏味道 《咏虹》:“紆餘带星渚,窈窕架天潯。” 唐 刘禹锡 《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之二:“桥峻通星渚,楼暄近日车。” 清 袁于令 《西楼记·错梦》:“正是花源误入渔郎棹,星渚何劳使客槎。”

秋月

(1).秋夜的月亮。 晋 陶潜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诗:“叩栧新秋月,临流别友生。” 唐 杜甫 《十七夜对月》诗:“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 清 陆圻 《与歌者陈郎》诗:“玉管谩吹秋月白,红牙曾对綺筵新。” 殷夫 《放脚时代的足印》诗:“秋月的深夜,没有虫声搅破寂寞,便悲哀也难和我亲近。”

(2).秋季。《魏书·长孙嵩传》:“比及秋月,徐乃乘之,则 裕 首可不战而悬。”《南齐书·州郡志上》:“土甚平旷,刺史每以秋月多出 海陵 观涛,与 京口 对岸, 江 之壮阔处也。”

庐山

山名,为中国著名避暑胜地。位于江西省九江以南,主峰海拔1474米,夏季凉爽,多雾,风景秀美, * 带作物茂盛

古春

指春天。春自古而然,故称。 唐 李贺 《兰香神女庙三月中作》诗:“古春年年在,闲緑摇霞云。” 金 元好问 《缑山置酒》诗:“灵宫肃清晓,细柏含古春。” 明 高启 《圣姑庙》诗:“花落閒祠谢古春,蕙幃瑶席掩香尘。”

昭陵

(1).陵墓名。 唐太宗 墓。在 陕西省 礼泉县 九嵕山 。利用山峰凿成。著名的 昭陵 六骏石刻,原来即列置在 昭陵 北面祭坛的东西两庑房内。 前蜀 韦庄 《闻再幸梁洋》诗:“ 兴庆 玉龙寒自跃, 昭陵 石马夜空嘶。” 清 张际亮 《迁延》诗:“石马 昭陵 烦北望, 太宗 兄弟总纵横。”参阅 宋 宋敏求 《长安志·醴泉》。

(2).陵墓名。 明穆宗 墓。在 北京市 昌平县 大峪山 东。为 明 十三陵之一。

(3).陵墓名。 清太宗 墓。亦称 北陵 。在 辽宁省 沉阳市 北 隆业山 。为关外 清 代三陵( 昭陵 、 福陵 和 永陵 )中规模最大最完整的一个。解放后辟为 北陵公园 。参阅《清会典事例·盛京工部·陵寝规制》。

(4). 宋 仁宗 葬 永昭陵 , 宋 人以 昭陵 作为 仁宗 的代称。 宋 楼钥 《王岐公玄英宗诏草》:“ 昭陵 以 英宗 为皇子。”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三:“一日…… 昭陵 曰:‘甚好。’”

御书

(1).进呈于帝王的书。后称帝王的书为御书。《左传·哀公三年》:“夏五月辛卯,司鐸火。火踰公宫, 桓 僖 灾。救火者皆曰顾府。 南宫敬叔 至,命周人出御书,俟於宫。” 杜预 注:“御书,进於君者也。” 唐 韩愈 《集贤院校理石君墓志铭》:“詔下 河南 徵拜京兆昭应尉,校理 集贤 御书。”

(2).皇帝书写的字。 唐 张说 《端午三殿侍宴应制》诗:“甘露垂天酒,芝花捧御书。” 清 方苞 《两朝圣恩恭纪》:“嗣是每以御製诗文、御书宣示南书房。”

(3).谓皇帝书写。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 余深 罢相,居 福州 ,第中有荔枝,初实絶大而美,名曰亮功红。 亮功 者, 深 家御书阁名也。”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中和堂御制诗》:“堂北又有 清风亭 ,御书其楹。”

生尘

(1).沾上尘埃。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陵波微步,罗韈生尘。” 宋 柳永 《荔支香》词:“缓步罗袜生尘,来绕琼筵看。”《警世通言·钱舍人题诗燕子楼》:“天下无事日久,兵甲生尘。”

(2).形容中空无物。《东观汉记·范冉传》:“有时粮粒尽,穷居自若,言貌无改,閭里歌之曰:‘甑中生尘 范史云 ,釜中生鱼 范莱芜 。’” 金 元好问 《真味斋》诗:“麄饭寒虀老此身,高人那计甑生尘。”

(3).谓生鄙吝的尘想。 金 元好问 《送诗人秦略简夫归苏坟别业》诗:“三月不见君,渴心欲生尘。”参见“ 生鄙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