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作者:王玠 朝代:元代

满庭芳原文

在俗修真,居尘出世,当以悟性为先。
处心清静,常守定中禅。
见素少思寡欲,忘人我、随分安然。
行藏处,潇潇洒洒,渴饮倦来眠。
问归根复命,还须立鼎,炼汞烹铅。
遇采铅时节,把火先扇。
握固则云藏烟聚,运动则斗转星旋。
半时内,玄机成象,月白照青天。

诗词问答

问:满庭芳的作者是谁?答:王玠
问:满庭芳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满庭芳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王玠的名句有哪些?答:王玠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修真

道教谓学道修行为修真。 唐玄宗 《送道士薛季昌还山》诗:“洞府修真客, 衡阳 念旧居。”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叙画》:“画人物必分贵贱气貌、朝代衣冠。释门有善功方便之颜,道像具修真度世之范。”《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其次者修真炼性,吐故纳新,筑坎离以延年,煮铅汞以济物。”

出世

(1) 人的出生

偶有真正伟大的诗人出世

(2) 问世;产生

《何典》的出世,至少也该有四十七年了。——鲁迅《〈何典〉题记》

(3) 超脱人世束缚。佛教用语,佛教徒以人世为俗世,故称脱离人世束缚为出世

出世思想

其气浩然,常留天地之间,何必出世入世之面目?——全祖望《梅花岭记》

(4) 高出人世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毛 * 《念奴娇·昆仑》

悟性

指对事物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这孩子有悟性,一点就明白

处心

犹居心、存心。 唐 柳宗元 《与史官韩愈致段秀实太尉逸事书》:“太尉自有难在军中,其处心未尝亏侧,其蒞事无一不可纪。” 宋 王安石 《谢执政启》:“上同一德,而以宽裕处心;旁烛万情,而以平均待物。” 明 文徵明 《朱秋厓像赞》:“虽齐政或过乎严,而处心一出於正。”

清静

安静;不嘈杂

清静过日而已。——清· 林觉民《与妻书》

清静的地方

常守

(1).谓固定职位。《后汉书·百官志一》:“ 明帝 初置度 辽 将军,以卫南单于众新降有二心者,后数有不安,遂为常守。” 宋 苏轼 《拟进士对御试策》:“官有常守谓之职,施有先后谓之序。”

(2).日常的职掌。《隋书·经籍志二》:“ 灵 献 之世,天下大乱,史官失其常守。博达之士,愍其废絶,各记闻见,以备遗亡。”

(3).谓素常遵行。《隋书·房陵王勇传》:“常守平生昆弟之意,不知何罪,失爱东宫。”《新唐书·刑法志》:“ 唐 之刑书有四,曰:律、令、格、式……式者,其所常守之法也。”

中禅

见“ 中单 ”。

少思

(1).减少思虑;少想。 隋 王通 《中说·事君》:“恶衣薄食,少思寡欲。” 宋 苏轼 《次韵刘贡父李公择见寄》:“少思多睡无如我,鼻息如雷撼四邻。”

(2).考虑不周。《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五年》:“ 絳 ( 李絳 )曰:‘陛下容纳直言,故羣臣敢竭诚无隐。 居易 ( 白居易 )言虽少思,志在纳忠。陛下今日罪之,臣恐天下各思箝口,非所以广聪明、昭圣德也。’”

寡欲

少私欲;节欲

养心并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下》

人我

(1).他人与我。《庄子·天下》:“愿天下之安寧以活民命,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以此白心。”《关尹子·二柱》:“浑人我,同天地。” 清 谭嗣同 《仁学》二:“人知脑气筋通五官百骸为一身,即当知电气通天地万物人我为一身也。”

(2).借指尘世。 元 邓学可 《端正好·乐道》套曲:“人我场中枉驰骤,苦海波中早回首。”

(3).佛教语。即人我见。凡俗之人妄认自身常住不变,执着“有我”之见,佛家谓之“人我见”。《坛经》三五:“人我是 须弥 ,邪心是大海,烦恼是波浪……无人我, 须弥 自倒;除邪心,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

(4).佛教语。人相和我相并称的略语。为人我四相中之二相。 清 吴伟业 《赠苍雪》诗:“人我将无同,是非空诸所。”详“ 四相 ”。

随分

(1).依据本性;按照本分。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鎔裁》:“谓繁与略,随分所好。” 周振甫 注:“随分所好,跟着作者性分的爱好。分,性分,天性,个性。”《易·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唐 孔颖达 疏:“言君子者,亦包公卿诸侯之等;但厚德载物,随分多少,非如至圣载物之极也。” 明 刘基 《摸鱼儿》词:“荣名几许?随分莫求多。” 郭沫若 《女神·地球,我的母亲》:“他们自由地,自主地,随分地,健康地,享受着他们的赋生。”

(2).安分;守本分。 唐 李端 《长门怨》诗:“随分独眠秋殿里,遥闻笑语自天来。” 金 王若虚 《自笑》诗:“何须豪逸攀时杰,我自世间随分人。”

(3).照样;依旧。 唐 白居易 《续古诗》之七:“勿言小大异,随分有风波。” 金 王若虚 《生日自祝》诗:“初我未免俗,随分略修饰。”《水浒传》第四五回:“叔叔今后并不要疑心,只顾随分且过。”

(4).随便;就便。 唐 姚合 《武功县中作》诗之八:“只应随分过,已是错弥深。”《水浒传》第四回:“老儿吩咐道:‘我儿倍侍恩人坐一坐,我去安排饭来。’ 鲁达 道:‘不消多事,随分便好。’”《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不论事体大小,略触着他的性子,便连声喝駡……随分掣着一件家伙,没头没脑乱打。”

(5).随意;任意。 唐 王绩 《独坐》诗:“百年随分了,未羡陟 方壶 。” 宋 李清照 《鹧鸪天》词:“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元 王仲文 《救孝子》第一折:“两个小厮,随分拣一个去。” 柯灵 《<阿英散文选>序》:“他不是一团火,却像冬天的太阳,宜于人们在街头巷尾,随分取暖。”

(6).到处;随时。 宋 陆游 《蓦山溪·游三荣龙洞》词:“啸臺龙岫,随分有云山。” 元 耶律楚材 《怀古一百韵寄张敏之》:“不须赊酒饮,随分有驴骑。”

(7).谓依例送一份(礼钱或礼品)。《红楼梦》第二二回:“正值他才过第一个生日,便自己捐资二十两。次日,先送过衣服玩物去, 王夫人 、 凤姐 、 黛玉 等诸人皆有随分的。”

安然

(1) 平安无事地

他整夜安然呆在防空洞里

(2) 安静地

安然入睡

行藏

指出处或行止。常用以说明人物行止、踪迹和底细等

数问其行藏。——《元史·杨奂传》

潇潇洒洒

指人的举止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

归根

(1) 总结;归结

讲了这么多,归根一句话就是要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

(2) 回归原地

树高千尺,落叶归根。在海外飘泊数十年,我朝思暮想的就是回到祖国

复命

执行命令后回报。例句:

遂归复命。——《左传·宣公四年》

五月奉简书祭告公陵,寻晋太仆寺少卿,事竣复命。——明 孔贞运《明资政大夫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墓志铭》

炼汞

指道家烧炼金石药物,以制成丹药。 唐 高骈 《闻河中王铎加都统》诗:“炼汞烧铅四十年,至今犹在药炉前。”《云笈七籤》卷六八:“炼汞投金,修金合药。”参见“ 炼丹 ”。

时节

(1) 季节;时令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 杜甫《春夜喜雨》

(2) 又如:清明时节;秋收时节

(3) 时候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把火

手持炬火。 唐 温庭筠 《夜看牡丹》诗:“高低深浅一栏红,把火殷勤遶露丛。”

握固

屈指成拳。《老子》:“骨弱筋柔而握固。” 魏源 正义:“握固,谓以四指握拇指也。” 宋 苏轼 《龙虎铅汞论》:“人能正坐瞑目,调息握固,心定息微,则徐闭之。”《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牛黄清心丸》:“牛黄清心实中藏,痰壅神昏不语言,口眼喎斜形气盛,两手握固紧牙关。”

烟聚

犹云集。喻聚集之多。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鱼甲烟聚,贝胄星罗。” 唐 韦承庆 《灵台赋》:“繁襟雾合而烟聚,单思鍼悬而缕续。”

运动

(1) 运行转动

因天时而行罚,顺阴阳而运动。——《新语》

(2) 运用

夫宰相运动枢极。——《后汉书》

(3) 物体位置不断改变的现象

直线运动

(4) 可促进身体健康的身体活动

排球运动

(5) 向群众公开宣扬某种思想、见解、主义的群众活动

护路运动

斗转

北斗转向。表示天将明。 清 曾国藩 《欧阳氏姑妇节孝家传》:“节母则先鸡鸣而兴,豫其未至,后斗转而息。”参见“ 斗转参横 ”。

亦作“鬭转”。乱转。 宋 康与之 《瑞鹤仙·上元应制》词:“闹鹅儿满路,成团打块,簇著冠儿鬭转。” 张相 《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二:“鬭转,犹云乱转也。”

半时

半个时辰

竟天(整天)作黄金色,约半时许,不敢久视,变朱红色,亦半时许方晡(午后三时至五时叫晡,此处指太阳将落时)也。——《广州军务记》

玄机

(1) 佛家、道家称奥妙的道理

(2) 神妙的机宜

不露玄机

成象

成为感官可以觉知的形象或现象。具体内容视所指不同而异。《易·繫辞上》:“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韩康伯 注:“象况日月星辰。” 孔颖达 疏:“象谓悬象,日月星辰也。”《荀子·乐论》:“凡姦声感人而逆气应之,逆气成象而乱生焉。” 梁启雄 简释引 物茂卿 曰:“成象,谓形於歌舞。” 汉 刘向 《说苑·修文》:“是故服不成象,而内心不变。” 鲁迅 《集外集·湘灵歌》:“鼓完瑶瑟人不闻,太平成象盈秋门。”

月白

(1).月为白色。《史记·封禅书》:“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太一祝宰则衣紫及绣。五帝各如其色,日赤,月白。”

(2).带蓝色的白色。因近似月色,故称。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白有漂白、月白;黄有嫩黄,如桑初生。”《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只见他光着个脑袋,靸拉着双山底儿青缎子 山东 皂鞋,穿一件旧月白短袷袄儿。” 鲁迅 《彷徨·祝福》:“她不是 鲁镇 人……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

(3).月色皎洁。 唐 杜牧 《猿》诗:“月白烟青水暗流,孤猿衔恨叫中秋。” 宋 陆游 《夜汲》诗:“酒渴起夜汲,月白天正青。” 元 赵孟頫 《新秋》诗:“露凉催蟋蟀,月白澹芙蓉。”

(4).比喻清新。 南朝 梁 萧统 《十二月启·姑洗三月》:“持 郭璞 之毫鸞,词场月白;吞 罗含 之彩凤,辨囿日新。”

青天

(1) 蔚蓝色的天空

(2) 晴朗的白天。比喻清官

老百姓管包公叫“包青天”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