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春室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陶春室原文

春自昌室外,此室称陶春。

春岂室所陶,题额涉躗云。

而吾更思之,春室了难分。

譬之方寸间,物我宁殊伦。

推此胞与怀,春台共訚訚。

是则陶之意,室共物我均。

诗词问答

问:陶春室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陶春室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六部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三十八

参考注释

室外

户外,露天

室外游戏

陶春

使人怡悦的春天。 唐 高峤 《晦日重宴》诗:“别有陶春日,青天云雾披。”

题额

(1).题写门楣或匾额。 唐 韦绚 《刘宾客嘉话录》:“﹝ 智永 ﹞住 永欣寺 ,积年学书,后有笔头十瓮,每瓮皆数万。人来觅书兼请题额者如市。”一本作“ 题头 ”。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高江村》:“又上登 金山 ,欲题额,濡毫久之。 江村 乃拟‘江天一览’四字於掌中。”

(2).指匾额上的题字。 清 袁枚 《新齐谐·长鬼被缚》:“﹝ 沉厚餘 ﹞入门悄然,将升堂,见堂上先有一长人端坐,仰面视堂上题额。 沉 疑非人,戏解腰带潜缚其两腿。”

譬之

谓把它比方作。《论语·子张》:“ 子贡 曰:‘譬之宫墙, 赐之 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譬之种树,久则深固其根本,茂盛其枝叶。” 唐 韩愈 《太学生何蕃传》:“譬之水,其为泽,不为川乎!川者高,泽者卑。高者流,卑者止。”

方寸

(1) 一寸的平方大小

方寸之地起波澜

(2) 一平方寸

(3) ∶心神。语出《三国志》:徐庶母亲被曹操抓去,徐指着胸口对刘备说:“方寸乱矣!”

物我

彼此,外物与己身。《列子·杨朱》:“君臣皆安,物我兼利,古之道也。”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张绰<杂述>》:“物我俱忘怀,可以狎鸥鸟。” 明 沉鲸 《双珠记·月下相逢》:“ 孔 门之乐,不拘物我,相与少叙,料无不可。”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他们是没有物我的区分,没有国族的界别。”

殊伦

(1).不同类。 晋 左思 《咏史》之六:“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 唐 李白 《嘲鲁儒》诗:“君非 叔孙通 ,与我本殊伦。”

(2).指出类拔萃。 唐 杜甫 《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异才应间出,爽气必殊伦。”

胞与

“民胞物与”之省。犹言泛爱一切人与物。语出 宋 张载 《西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苏仲芬》:“第圣人之道,胞与为怀,故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叶圣陶 《乡里善人》:“夫胞与之怀,圣贤所向,而君行若此,谓之乡里善人,谁曰不宜。”参见“ 民胞物与 ”。

春台

(1).春日登眺览胜之处。《老子》:“荒兮其未央,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臺。” 唐 贾岛 《送刘式洛中觐省》诗:“晴峯三十六,侍立上春臺。” 郭沫若 《水调歌头·喜雪》词:“驱旱魃,除虫害,登春臺。”

(2).饭桌。《水浒传》第六回:“只见灶边破漆春臺,只有些灰尘在面上。”《儒林外史》第二回:“管家捧上酒饭,鸡、鱼、鸭、肉,堆满春臺。”

(3).礼部的别称。

訚訚

(1).说话和悦而又能辩明是非之貌。《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誾誾如也。” 朱熹 集注:“誾誾,和悦而諍也。” 刘宝楠 正义:“諍者辩论其是非也。” 唐 张说 《东都酺宴》诗序:“将吏咸集,佩章有序,鏘鏘济济,侃侃誾誾。” * 《挽陈毅同志诗》:“誾誾谈国事,了了述边情。”

(2).盛貌。《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桂树交而相纷兮,芳酷烈之誾誾。” 李善 注:“酷烈誾誾,香气盛也。”

(3).犬吠声。誾,用同“ 狺 ”。 唐 孟郊 《秋怀》诗之十五:“詈言不见血, * 何纷纷,声如穷家犬,吠竇何誾誾。”

(4).高大貌。誾,通“ 言 ”。 唐 韩愈 《南山诗》:“誾誾树墙垣,巘巘架库厩。” 钱仲联 集释:“ 王元启 曰:誾誾恐取《诗·大雅》‘崇墉言言’之义。古字誾与言通。 毛 传云:‘言言,高大也。’ 方成珪 《笺正》;《礼·玉藻》:‘二爵而言言斯。’注:‘言言与誾誾同。’”

是则

虽则;虽然。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二七出:“是则无妻我身自不由己,须有爹妈在家乡尤未知。”《宋元戏文辑佚·王祥卧冰》:“是则冒寒途路遥,顺父母颜情,怎敢辞劳。”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