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同飞伯观畦丁灌园得畦字

作者:雷渊 朝代:宋代

原文

村居邻老圃,喘汗悯夏畦。

辘轳健晚凉,月轮转天蹊。

剡剡金融沟,涓涓冰泮溪。

黄萎渐苏息,绿润俄凄迷。

生意续夜气,甘滋浃新荑。

风露触处香,河汉望中低。

野人无远谋,且喜丰食鲑。

虽愧下帷董,稍悟养生嵇。

归怀自浩然,流光挹平西。

诗词问答

问:《月下同飞伯观畦丁灌园得畦字》的作者是谁?答:雷渊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雷渊的名句有哪些?答:雷渊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齐韵

参考注释

居邻

邻居。 宋 苏轼 《次子由诗相庆》:“庶几门户有八 慈 ,不恨居隣无二 仲 。” 元 无名氏 《来生债》第一折:“这钱呵,使作的仁者无仁,恩者无恩,费千百纔买的居隣。” 蒋光慈 《少年飘泊者》:“这里的居邻尽是些同等的分子,所谓陵弱欺贱的现象,大约是一定不会有的。”

老圃

(1).有经验的菜农。《论语·子路》:“ 樊迟 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 何晏 集解:“树菜蔬曰圃。” 唐 杜甫 《种莴苣》诗:“中园陷萧艾,老圃永为耻。” 邓子恢 《论农业合作社内部矛盾与民主办社》:“要虚心向当地有经验的老农老圃学习,和当地农民商量。”

(2).指有经验的花农。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四:“ 张峋 撰《谱》三卷,凡一百一十九品,皆叙其颜色容状及所以得名之因,又访於老圃得种接养护之法,各载於图后。”

(3).古旧的园圃。 宋 韩琦 《九月水阁》诗:“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寒花晚节香。” 元 柯丹丘 《荆钗记·庆诞》:“庆老圃黄花娱晚。”

喘汗

喘气流汗。 宋 陆游 《剧暑》诗:“六月暑方剧,喘汗不支持。” 明 唐顺之 《陈封君六十寿序》:“閭巷之人,曩与等夷者,莫不奔走伏謁,喘汗不暇。”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锺生》:“女喘汗淫淫,粉黛交下。”

夏畦

(1).指夏天在田地里劳动的人。《孟子·滕文公下》:“胁肩諂笑,病于夏畦。” 朱熹 集注:“夏畦,夏月治畦之人也。” 唐 柳宗元 《寄许京兆孟容书》:“皁隶佣丐,皆得上父母丘墓;马医夏畦之鬼,无不受子孙追养者。” 清 赵翼 《毒暑》诗:“忽念夏畦苦,顿教心太平。”

(2).指卑躬屈膝,对人谄媚。 宋 苏轼 《和陶诗·和己酉岁九月九日》:“ 伯始 真粪土,平生夏畦劳。” 宋 黄庭坚 《题魏郑公<砥柱铭>后》:“吾友 杨明叔 ……持身洁清,不以夏畦之面事上官,不以得上官之面陵其下。”

辘轳

(1)

(2) 安在井上绞起汲水斗的器具

(3) 机械上的绞盘

月轮

(1) 指圆月

(2) 泛指月亮

转天

方言。第二天。 萧乾 《万里赶羊》:“公羊喜欢彼此顶撞,撞出伤来转天就会生蛆。” 黄树则 《人民的好医生》:“转天, 吴万福 在全院工休人员大会上做了检讨。”

剡剡

(1).起行貌。《礼记·玉藻》:“弁行,剡剡起屨。” 孔颖达 疏:“剡剡,身起貌也。急行欲速,而身屨恒起也。”

(2).闪烁貌。《楚辞·离骚》:“皇剡剡其扬灵兮,告余以吉故!” 唐 杜甫 《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诗:“芊芊炯翠羽,剡剡生银汉。” 宋 陆游 《予行蜀汉间怅然有感》诗:“麦陇雪苗寒剡剡,柘林风叶莫颼颼。”

(3).锐利貌。 宋 曾巩 《离齐州后》诗之三:“文犀剡剡穿林笋,翠靨田田出水荷。”

(4).风微起貌。 宋 王安石 《晚兴和冲卿学士》诗:“剡剡风生晚,娟娟月上初。”

金融

指货币的发行、流通和回笼,贷款的发放和收回,存款的存入和提取,汇兑的往来等经济活动

涓涓

(1) 细小的水流

绢绢源水

(2) 细水缓流的样子

泉涓涓而始流

冰泮

亦作“ 冰冸 ”。1.冰冻融解。 晋 左思 《蜀都赋》:“晨鳬旦至,候鴈衔芦。木落南翔,冰泮北徂。” 北魏 崔鸿 《十六国春秋·后赵·石勒》:“ 勒 统步骑四万赴 金墉 ,济自 大碣 。先是流澌风猛,军至冰泮,清和。济毕,流澌大至。 勒 以为神灵之助,命曰 灵昌津 。” 唐 孟浩然 《自浔阳泛舟经明海作》诗:“遥怜上林雁,冰泮已回翔。”

(2).冰融的时期,指农历仲春二月。语出《诗·邶风·匏有苦叶》:“士如归妻,迨冰未泮。”《荀子·大略》:“霜降逆女,冰泮杀止。”《孔子家语·本命解》:“冰泮而农桑起,婚礼而杀於此。” 明 谢谠 《四喜记·大宋毕姻》:“天结良缘,花凝瑞靄,佳期正当冰泮。”

(3).比喻涣散、消失。 汉 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太尉帅师,甫下 滎阳 ,则七国之军,瓦解冰冸。” 唐 温大雅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四海波振而冰泮,五岳尘飞而土崩。踞积薪以待然,钳聚口而寄坐。” 鲁迅 《坟·人之历史》:“ 黑氏 著书至多,輒明斯旨,且立种族发生学,使与个体发生学并,远稽人类由来,及其曼衍之跡,羣疑冰泮,大閟犁然。”

(4).比喻险境。《后汉书·黄琼传》:“ 光武 以圣武天挺,继统兴业,创基冰泮之上,立足枳棘之林。”

黄萎

枯黄衰萎。 唐 白居易 《开襟》诗:“黄萎槐蘂结,红破莲芳坠。” 金 雷渊 《月下同飞伯观畦丁灌园得畦字》:“黄萎渐苏息,緑润俄凄迷。”

苏息

(1).休养生息。《书·仲虺之诰》“后来其苏” 孔 传:“待我君来,其可苏息。” 唐 姚合 《闻魏州破贼》诗:“生灵苏息到 元和 ,上将功成自执戈。”《明史·李贤传》:“帝用其言,四方得苏息。” 杨笃生 《新湖南》第四篇:“事至今日,尚欲求苏息於恐怖政府之下,诸君,诸君,吾则安能忍而与此终古歟?”

(2).复活;苏醒。《三国志·魏志·杜袭传》“祖父 根 ,著名前世” 裴松之 注引《先贤行状》:“诛讫,车载城外, 根 以扑轻得苏息,遂闭目不动摇。” 唐 杜甫 《喜雨》诗:“穀根小苏息,沴气终不灭。”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提狐置室中,俟其苏息,送至旷野,纵之去。”

(3).犹休息。 三国 魏 嵇康 《难自然好学论》:“操笔执觚,足容苏息。”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七:“吾军方自远来,曾未苏息。” 许地山 《危巢坠简·春桃》:“她每天的疲劳就是这样含着一点微笑,在小油灯底闪烁中,渐次得着苏息。”

谓更生,恢复。 南朝 梁武帝 《净业赋》序:“ * 既除,苍生甦息。” 元 耶律楚材 《用万松老人韵作十诗寄郑景贤》之三:“絶后重甦息,飞花枯木林。” 邓溥 《得大我书闻其归自柏林喜而不寐》诗:“病体居然得甦息,故人无恙慰心情。”

凄迷

(1) 景物凄凉迷茫

野花秋寂历,江草晚凄迷。——善住《送中上人归故里》

(2) 怅惘;迷惘

生意

(1) 商业经营;买卖或往来

成立了一个做建材生意的公司

(2) 指经商的店铺

好几个城市都有他们的生意

(3) 工作;活儿。也泛指职业

这件生意倒还轻省。——《红楼梦》

(4) 生机

春天的大地生意盎然

它只是毫无生意的,懒惰的,郁闷的躺着。——《猫》

夜气

(1).儒家谓晚上静思所产生的良知善念。《孟子·告子上》:“牿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 元 杨载 《中秋》诗:“神清存夜气,天阔数秋毫。”《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老爷是位仁厚不过的,便觉这人尚有三分夜气,早动了一片不忍人之心。”

(2).夜间的清凉之气。 南朝 梁 刘孝仪 《和昭明太子钟山解讲》诗:“夜气清簫管,晓阵烁郊原。” 唐 韩愈 《李花》诗之一:“东风来吹不解颜,苍茫夜气生相遮。” 元 柳贯 《送叶道士归天台》诗:“石井剑花飞夜气,玉田芝草艳春暉。”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杉树林的每一片叶尖,都挂着露珠,其中隐藏着夜气。”

(3).黑暗、阴森的气氛。 宋 王安石 《离鄞至菁江东望》诗:“村落萧条夜气生,侧身东望一伤情。” 清 梅曾亮 《刘忠义传》:“因微服行村落中,时久雨,夜气惨悽。” 鲁迅 《集外集·悼丁君》:“如磐夜气压重楼,剪柳春风导九秋。”

甘滋

(1).甜美的味道。 宋 曾巩 《福州拟贡荔枝状》:“荔枝成实在六七月间。虽乾而致之,然新者於其甘滋犹未尽失。”

(2).指甘美的水。 宋 韩维 《和吴九王二十八雪》:“寒光动城闕,甘滋入田垄。” 宋 文同 《蓬溪苏令均利泉》诗:“尽言彼污浊,岂尔同甘滋。比户获美饮,颂君皆一辞。”

风露

(1).风和露。《韩非子·解老》:“时雨降集,旷野閒静,而以昏晨犯山川,则风露之爪角害之。” 唐 王昌龄 《东溪翫月》诗:“光连虚象白,气与风露寒。” 郁达夫 《采石矶》二:“昨天晚上,因为月亮好得很, 仲则 竟犯了风露,在园里看了一晚的月亮。”

(2).犹风寒。《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那老妈又是高年,船上早晚感冒些风露,一病不起。”

触处

处处;到处

杨花触处飞

河汉

(1) 银河

(2) 比喻浮夸而不可信的空话,转指不相信或忽视

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庄子·逍遥游》

望中

(1).视野之中。 唐 权德舆 《酬冯监拜昭陵途中遇雨》诗:“ 甘谷 行初尽, 轩臺 去渐遥;望中犹可辨,耘鸟下山椒。” 宋 周必大 《次韵沉世得抚干川泳轩》:“华闕望中敞,棠阴坐上得。”

(2).想望之中。 宋 王安石 《江口送道源》诗:“六朝人物草连空,今日无端入望中。” 宋 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 扬州 路。” 明 谢榛 《秋日怀弟》诗:“别后几年儿女大,望中千里弟兄孤。”

野人

(1) 田野之民,农人

试问野人家。——宋· 苏轼《浣溪沙》词

(2) 质朴的人,无爵位的平民

(3) 粗野的人

(4) 流浪汉

(5) 未开化的人,生活在原始状态或属于原始社会的人

无远

(1).谓无论多远之处。《书·洛诰》:“彼裕我民,无远用戾。” 晋 陆机 《谢平原内史表》:“皇泽广被,惠济无远。”

(2).指杳无涯际。 晋 习凿齿 《与释道安书》:“乘不疾之舆,以涉无远之道;命外身之驾,以应十方之求。”参见“ 无远弗届 ”。

(3).不要疏远。《诗·小雅·伐木》:“籩豆有践,兄弟无远。” 高亨 注:“无远,即不要疏远。”

且喜

犹言可喜、幸喜。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一折:“员外,且喜且喜,小姐説今夜晚间约定在 玉清庵 中与你赴期,教我先将的鸳鸯被来了也。”《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且喜他不装模样,见説做醮,便肯轻身出观来到我家。”《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且喜是月半天气,还辨得出影响来。” * 《和 * 同志七绝》之四:“抗战连年秋復秋,今秋且喜稻如油。”

下帷

(1).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史记·儒林列传》:“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 董仲舒 不观於舍园,其精如此。”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长思书》:“才劣 仲舒 ,无下帷之思;家贫 孟公 ,无置酒之乐。”

(2).引申指闭门苦读。 南朝 梁 任昉 《赠王僧孺》诗:“下帷无倦,升高有属。”《南史·王僧虔传》:“汝( 僧虔 子 慈 )年入立境,方应从宦,兼有室累,何处復得下帷如 王郎 时耶?” 唐 李白 《行行且游猎篇》:“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帷復何益。” 宋 晁冲之 《和江子我竹夫人》诗:“下帷度日甘同梦,隐几终年得异书。”

养生

保养身体

养生之道

得养生焉。——《庄子·养生主》

归怀

向往归附。《后汉书·刘恺传》:“﹝ 愷 ﹞处约思纯,进退有度,百僚景式,海内归怀。” 晋 刘琨 《劝进表》:“自京畿陨丧,九服崩离,天下嚣然,无所归怀。”

浩然

(1).水盛大貌。《法苑珠林》卷八二引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时积雨大水, 懿 前望浩然,不知何处为浅,可得揭躡。”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崖头之南,江流浩然自放。” 鲁迅 《坟·科学史教篇》:“洪波浩然,精神亦以振,国民风气,因而一新。”

(2).广大壮阔貌。《管子·内业》:“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藏以为泉原。浩然和平,以为气渊。”《淮南子·要略》:“诚通其志,浩然可以大观矣。” 唐 李白 《日出入行》:“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 明 方孝孺 《题<郑叔致字辞>后》:“发之为文章,则浩然而无涯。”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吾尝登 帕米尔 之原,天风浩然,梅花开矣,白云飞矣。”

(3).正大豪迈貌。 晋 陶潜 《扇上画赞》:“至於 於陵 ,养气浩然。” 元 张可久 《金字经·偕王公实寻梅》曲:“浩然英雄气,塞乎天地间。”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三:“﹝ 赵忠节 ﹞有侠丈夫风,呼卢纵饮,意气浩然。”参见“ 浩然之气 ”。

(4).不可阻遏、无所留恋貌。《孟子·公孙丑下》:“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 朱熹 集注:“浩然,如水之流不可止也。” 唐 温庭筠 《送人东游》诗:“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清 徐士鸾 《宋艳·丛杂》:“ 杨蟠 宅在 钱塘湖 上,晚罢 永嘉郡 浩然挂冠。” 朱自清 《“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再到 南美洲 去看那茫茫的大沙漠……到 南沙群岛 去看那郁郁的大森林--于是浩然归国。”

流光

时光

总把流光误。——《儒林外史》

流光易逝

平西

太阳接近西方地平线

日已平西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