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山国清塘

作者:李丑父 朝代:宋代

城山国清塘原文

平田一水自萦回,喜见兹塘亦壮哉。

夏潦久收犹浩渺,壶山近看更崔巍。

刺船葑蓼中边去,唤月烟岚外面来。

见说艾轩诗句好,不逢墨迹重徘徊。

诗词问答

问:城山国清塘的作者是谁?答:李丑父
问:城山国清塘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城山国清塘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李丑父的名句有哪些?答:李丑父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灰韵

2. 明周瑛弘治《兴化府志》卷三二

参考注释

萦回

回旋环绕

山上石径曲折萦回

夏潦

夏季因久雨而形成的大水。《宋史·河渠志七》:“夏潦涨溢, 荆南 、 復州 千餘里,皆被其害。”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二章:“夏潦时至,山水奔迸。”

浩渺

广阔无边

江湖浩渺足春水。——赵孟頫《送高仁卿还湖州》

崔巍

(1).高峻,高大雄伟。《楚辞·东方朔<七谏·初放>》:“高山崔巍兮,水流汤汤。” 王逸 注:“崔巍,高貌。” 唐 杨炯 《青苔赋》:“灵山偃蹇,巨壁崔巍。”《西游记》第三六回:“你看那里山势崔巍,须是要仔细提防,恐又有魔障侵身也。” 郭沫若 《武汉长江大桥》诗:“ 黄鹤楼 将要增加它的崔巍, 晴川阁 将要增加它的静美。”

(2).指高峻的山。 清 陈维崧 《江城子·春雨新晴过吴城西禅寺次云臣南水赋》词:“千寻佛阁倚崔巍,眺 胥臺 ,漫生哀。”

刺船

(1).撑船。《庄子·渔父》:“乃刺船而去,延缘苇间。”《史记·陈丞相世家》:“ 平 恐,乃解衣躶而佐刺船。”一本作“ 刺舩 ”。 金 朱澜 《宫澜》诗:“採莲宫女分花了,笑把兰篙学刺船。”

(2).传说 春秋 时, 成连 教 伯牙 学琴三年, 伯牙 情志仍未能专一,于是用船把 伯牙 送到荒僻无人的岛上,让他从自然界的音响中悟得琴理。事见《乐府古题要解》。后因以“刺船”为使人移情之典。《儒林外史》第二九回:“小弟得会先生,也如 成连先生 刺船海上,令我移情。”

中边

(1).《四十二章经》:“佛所言説,皆应信顺,譬如食蜜,中边皆甜,吾经亦尔。”佛家因以“中边”指中观与边见(包括空、假等)。天台宗认为,“无空、假而不中,总中观也。”见 隋 智顗 《摩诃止观》卷五。 宋 陆游 《累日倦甚不能觞客睡起戏作》诗:“晚知古佛中边语,正合 蒙庄 《内外篇》。” 明 丁鹤年 《逃禅室述怀十六韵》:“谈玄分上下,味道悉中边。”

(2).内外,表里。 宋 苏轼 《东坡诗话·评韩柳诗》:“所贵乎枯澹者,谓其外枯而中膏……若中边皆枯澹,亦何足道。” 冰心 《往事二》八:“父亲说:‘和人群大陆隔绝,是怎样的一种牺牲,这情绪,我们航海人真是透彻中边的了!’”

烟岚

山里蒸腾起来的雾气

小山村被笼罩在烟岚里

外面

(1) 外表

外面儿光

(2) 外场

这人办事挺讲外面

见说

(1).告知,说明。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三:“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见説来意,并问此是何处。”

(2).犹听说。 唐 李白 《送友人入蜀》诗:“见説 蚕丛 路,崎嶇不易行。”《初刻拍案惊奇》卷八:“今日见説,却记得你前年间曾言 苏州 所遇,果非虚话了。” 清 李渔 《蜃中楼·离愁》:“见説红颜薄命,不信今生心儿愿儿果得盈。”

诗句

诗的句子。亦泛指诗。 唐 韩愈 《和侯协律咏笋》:“ 侯生 来慰我,诗句读惊魂。” 元 萨都剌 《登北固山无传上人小楼》诗:“百年诗句里, 三国 酒杯间。” 郭小川 《把家乡建成天堂》诗:“我的诗句是战鼓。要永远永远催动你们前进。”

墨迹

(1) 用墨留下的残迹

(2) 指某人手迹

这是张大千的墨迹

徘徊

(1)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他在街上徘徊

(2) 比喻犹豫不决

三纳之而未克,徘徊容与,追者益近。——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危险常顾

经常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