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作者:欧阳修 朝代:宋代

渔家傲原文

七月新秋风露早。
渚莲尚拆庭梧老。
是处瓜华时节好。
金尊倒。
人间采缕争祈巧。
万叶敲声凉乍到。
百虫啼晚烟如扫。
箭漏初长天杳杳。
人语悄。
那堪夜雨催清晓。

诗词问答

问:渔家傲的作者是谁?答:欧阳修
问:渔家傲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渔家傲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欧阳修的名句有哪些?答:欧阳修名句大全

欧阳修渔家傲书法欣赏

欧阳修渔家傲书法作品欣赏
渔家傲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七月

《诗·豳风》中的一首。反映 西周 农奴终年辛劳而不得温饱的苦况。全诗八章八十八句,为《国风》中第一长篇。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无衣无褐,必盈《七月》之叹。” 宋 梅尧臣 《依韵吴冲卿秋虫》:“今者《秋虫》篇,不异《七月》章。” 清 王鸣盛 《蛾术编·诗序》:“盖,《诗》有咏古而意在伤时者,《七月》、《信南山》、《采菽》之类是也。”

新秋

(1).初秋。《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陈 张正见 《和衡阳王秋夜诗》:“高轩扬丽藻,即是赋新秋。” 唐 钱起 《和万年成少府寓直》:“赤县新秋近,文人藻思催。” 清 陈梦雷 《月夜感怀》诗:“新秋澄爽气,何事障微阴。” 鲁迅 《书信集·致章廷谦》:“ 杭州 天气已如新秋,可羡。”

(2).指今秋。 北周 庾信 《拟咏怀》之十八:“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

风露

(1).风和露。《韩非子·解老》:“时雨降集,旷野閒静,而以昏晨犯山川,则风露之爪角害之。” 唐 王昌龄 《东溪翫月》诗:“光连虚象白,气与风露寒。” 郁达夫 《采石矶》二:“昨天晚上,因为月亮好得很, 仲则 竟犯了风露,在园里看了一晚的月亮。”

(2).犹风寒。《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那老妈又是高年,船上早晚感冒些风露,一病不起。”

渚莲

水边荷花。 唐 赵嘏 《长安晚秋》诗:“紫艷半开篱菊浄,红衣落尽渚莲愁。” 唐 李商隐 《陈后宫》诗:“渚莲参法驾,沙鸟犯勾陈。” 宋 陆游 《马上微雨》诗:“渚莲乃可念,泫泣如放妾。”

是处

(1).到处;处处。《南齐书·虞玩之传》:“填街溢巷,是处皆然。” 宋 柳永 《八声甘州》词:“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陈毅 《六国之行》诗:“风雷驱大地,是处有亲朋。”

(2).犹言紧要关头。《水浒传》第十三回:“将臺上忽的一声锣响, 杨志 和 索超 斗到是处,各自要争功,那里肯回马。”

瓜华

泛指瓜与果。《礼记·效特牲》:“天子树瓜华,不歛藏之种也。” 郑玄 注:“华,果蓏也。” 唐 陈鸿 《长恨歌传》:“ 秦 人风俗,是夜张锦绣,陈饮食,树瓜华,焚香於庭,号为乞巧。” 宋 苏轼 《上清储祥宫碑》:“内出白金六千三百餘两,以为香火瓜华之用。”

时节

(1) 季节;时令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 杜甫《春夜喜雨》

(2) 又如:清明时节;秋收时节

(3) 时候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金尊

见“ 金樽 ”。

人间

指整个人类社会;世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宋· 沈括《梦溪笔谈》

万叶

万世;万代。《晋书·武帝纪》:“见土地之广,谓万叶而无虞;覩天下之安,谓千年而永治。”《宋书·武帝纪中》:“作范振古,垂风万叶。” 唐 吴兢 《贞观政要·纳谏》:“微臣窃思 秦始皇 之为君也,藉 周 室之餘,因六国之盛,将貽之万叶。”

乍到

初到;刚刚到。 金 元好问 《半山亭招仲梁饮》诗:“孤城欝欝山四周,外人乍到如纍囚。” 刘淇 《助字辨略》卷四:“ 王仲初 诗:‘乍到宫中忆外头。’此乍字,犹甫也。今谓初到曰乍到也。” 浩然 《石山柏》:“ 梁 老师,你新来乍到,不摸底细;我们这个小山沟,人不多,心眼可不少。”

箭漏

漏,即漏壶,古代计时器。箭,置漏壶下用以标记时刻的部件。引申指时间。《梁书·文学传下·刘峻》:“ 峻 乃著《辨命论》以寄其怀曰:‘……短则不可缓之於寸阴,长者不可急之於箭漏。’” 宋 晏殊 《渔家傲》词:“日夜鼓声催箭漏。昏復昼。”

长天

(1).辽阔的天空。 唐 王勃 《滕王阁诗序》:“落霞与孤鶩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元 白朴 《乔木查·对景》套曲:“长天雁字斜,秋香次第开彻。” 清 龚自珍 《点绛唇》词:“目送飞鸿,影入长天灭。” 鲁迅 《集外集·<无题>诗》:“大野多钩棘,长天列战云。”

(2).犹终日、整天。 艾芜 《流离》:“长天大日头晒着,没有水喝,没有饭吃,晚上还要双手捆在背后。”

杳杳

(1).昏暗貌。《楚辞·九章·怀沙》:“眴兮杳杳,孔静幽默。”《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宋 欧阳修 《和徐生假山》:“阴穴覷杳杳,高屏立巉巉。” 清 方苞 《七思·兄子道希》:“春阳兮载歊,白日兮昭昭,而杳杳兮即长夜,患吾心兮若焦。”

(2).幽远貌。《楚辞·九章·哀郢》:“ 尧 舜 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 洪兴祖 补注:“杳杳,远貌。” 唐 柳宗元 《早梅》诗:“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体变》:“若后之变者,则万年浩荡,杳杳无涯,不可以耳目之私测之矣。”

(3).犹渺茫。 唐 许浑 《韶州驿楼宴罢》诗:“簷外千帆背夕阳,归心杳杳鬢苍苍。” 元 李裕 《次宋编修显夫南陌诗四十韵》:“美人何杳杳,良夜独漫漫。” 鲁迅 《书信集·致李霁野》:“我现在正在整理《小约翰》的译稿,至快须下月初头才完,倘一间断,就难免因此放下,再开手就杳杳无期了。”

(4).犹隐约,依稀。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吾昨夜梦游月宫,诸仙娱予以上清之乐……其曲楚楚动人,杳杳在耳。” 宋 苏轼 《伏波将军庙碑》:“自 徐闻 渡海适 朱崖 ,南望连山,若有若无,杳杳一髮耳。”《天雨花》第一回:“珮声杳杳人何处,日色衔山我也行。”

那堪

1.怎堪;怎能禁受。 2.犹言兼之;何况。

清晓

清晨;天刚亮的时候

清晓的微风,略带凉意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