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

作者:向滈 朝代:宋代

南歌子原文

路尽湘江水,人行瘴雾间。
昏昏西日度严关。
天外一簪初见、岭南山。
北雁连书断,新霜点鬓斑。
此时休问几时还。
准拟桂林佳处、过春残。

诗词问答

问:南歌子的作者是谁?答:向滈
问:南歌子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南歌子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向滈的名句有哪些?答:向滈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湘江

湖南省最大的河,长江的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广西兴安,向东北流入洞庭湖,全长817公里

瘴雾

犹瘴气。 唐 韩愈 《杏花》诗:“浮花浪蘂镇长有,纔开还落瘴雾中。” 宋 曾巩 《送江任序》:“其山行水涉沙莽之驰,往往则风霜冰雪瘴雾之毒之所侵加。” 郭沫若 《前茅·太阳没了》:“猛烈的妖气瘴雾却是漫野弥天。”

昏昏

(1).昏暗貌;阴暗貌。 晋 王嘉 《拾遗记·前汉下》:“ 乐浪 之东,有背明之国……在 扶桑 之东,见日出于西方,其国昏昏常暗,宜种百穀。” 南朝 陈 阴铿 《行经古墓》诗:“霏霏野雾合,昏昏陇日沉。” 宋 洪迈 《夷坚乙志·云溪王氏妇》:“步於沙莽中,天气昏昏,不能辨早暮。” 明 贝琼 《殳山隐居夏日》诗:“病客从教懒出村,两山一月雨昏昏。”

(2).糊涂;愚昧。《老子》:“众人昭昭,我独昏昏。”《孟子·尽心下》:“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清 萧山庸闲叟 《秋女士赞》:“昏昏大吏,忽搆兵戎。” 鲁迅 《书信集·致李秉中》:“危言为人所不乐闻,大抵愿昏昏以死。”

(3).神志昏沉;昏迷。 唐 温庭筠 《春江花月夜词》:“蛮弦 代 写曲如语,一醉昏昏天下迷。” 宋 洪迈 《夷坚丁志·薛贺州》:“ 郑 人 薛鋭 仲藏 为 贺州 守,晚治事且退,意绪忽昏昏不佳,枕胡牀假寐。”《儒林外史》第五一回:“早上开船,这客人情思还昏昏的,到了此刻,看见被囊开了,才晓得被人偷了去。” 叶圣陶 《城中·微波》:“他脑际有点昏昏,口里非常渴燥。”

(4).视力昏花模糊。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吾郡中亦有一人……两目昏昏然,不甚见物。”

日度

(1).一天一天地过去。《楚辞·九叹·惜贤》:“时迟迟其日进兮,年忽忽而日度。” 王逸 注:“度,去也。”《文选·陆机<叹逝赋>》:“川閲水以成川,水滔滔而日度。” 吕延济 注:“终日流去而后水相续。”

(2).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动度数。《宋书·律历志中》:“推日度术曰:以纪法乘朔积日,满周天去之,餘以纪法除之,所得为度,不尽为分。”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今则分为二説者,盖日度随黄道岁差。”

严关

险要的关门;险要的关隘。《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四·隋五郊歌》:“严关重闭,星迴日穷。” 清 林则徐 《出嘉峪关感赋》诗之一:“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

天外

(1).天之外。极言高远。 战国 楚 宋玉 《大言赋》:“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耿倚天外。”

(2).谓极远的地方。 唐 岑参 《送崔子还京》诗:“匹马西从天外归,扬鞭只共鸟争飞。” 戴望舒 《示长女》诗:“然后,缅想着天外的父亲,把疲倦的头搁在小小的绣枕。”

(3).谓意想不到之处。《后汉书·西域传论》:“神迹诡怪,则理絶人区;感验明显,则事出天外。”

初见

初次会见 ;初次面见

初见鲁迅

南山

指终南山,在陕西省西安市南

北雁

候鸟之一。因其每年秋分后由北南飞,故称。 隋 江总 《于长安道归还扬州》诗:“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唐 李白 《南流夜郎寄内》诗:“ 夜郎 天外怨离居,明月楼中音信疎。北雁春归看欲尽,南来不得 豫章 书。” 明 马銮 《过岳鄂王墓》:“父老几回悲北雁,风雷长是傍南枝。”

连书

连写

词儿连书

霜点

斑白色。 唐 元稹 《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鬢毛霜点合,襟泪血痕濡。” 宋 陆游 《晚春园中作》诗:“可堪霜点鬢鬚后,更值緑暗园林时。”

鬓斑

谓鬓发斑白。 宋 张耒 《和陈器之谢王渑池牡丹》:“狂来满插乌纱帽,未拟尊前感鬢斑。” 清 王士禛 《天门山夜泊》诗:“列宿垂江阔,疎萤点髩斑。”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俟妾鬢斑之后,虽不能远游五岳,而近地之 虎阜 、 灵巖 ,南至 西湖 ,北至 平山 ,尽可偕游。”

此时

这时候。《后汉书·刘玄传》:“﹝ 韩夫人 ﹞輒怒曰:‘帝方对我饮,正用此时持事来乎!’” 唐 白居易 《琵琶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此时已经四更天光景了。”

休问

(1).佳讯。《三国志·蜀志·许靖传》:“既济 南海 ,与领守 儿孝德 相见,知足下忠义奋发,整飭元戎,西迎大驾,巡省中岳。承此休问,且悲且憙。”

(2).好的声誉。 唐 柳宗元 《送宁国范明府诗序》:“有 范氏传真 者,始来京师,近臣多言其美,宰相闻之,用以为是职,在门下,甚获休问。”

几时

什么时候,哪一天

你几时来

准拟

(1).遵循;模仿。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其有才思者之为之也,犹善於依因机会,準拟体例,引古喻今,言微理举,雅而可笑,中而不伤。”《南史·裴松之传》:“有司奏太子婚,纳徵用玉璧虎皮,未详何所準拟。” 宋 岳珂 《桯史·八阵图诗》:“斑斑犹在 杲卿 髮,离离未落 张巡 齿,爱惜微躯欲安用,有臣如此难準拟。”

(2).希望;料想。 唐 白居易 《种柳三咏》:“从君种杨柳,夹水意如何?準拟三年后,青丝拂緑波。” 唐 刘得仁 《悲老宫人》诗:“白髮宫娃不解悲,满头犹自插花枝;曾缘玉貌君王宠,準拟人看似旧时。” 宋 王沂孙 《高阳台》词:“朝朝準拟清明近,料燕翎、须寄银笺。” 清 纳兰性德 《蝶恋花》词:“準拟春来消寂寞。愁风愁雨,翻把春担搁。”

(3).准备;打算。 唐 韩愈 《北湖》诗:“应留醒心处,準拟醉时来。” 金 元好问 《白屋》诗:“明年準拟 莱芜 住,寄谢东邻 范史云 。” 明 高明 《琵琶记·寺中遗像》:“奴家準拟今日抄化几文钱钞,就此追荐公婆。谁知撞着这两个风子,搅闹了一场。” 林学衡 《寓言》诗之一:“吟成準拟凌风去,一叶飘然向十洲。”

(4).准定;一定。 宋 张孝祥 《西江月·黄陵庙》词:“明日风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準拟 岳阳楼 上。” 明 徐霖 《绣襦记·正学求君》:“嘉言敢忘,喜青云有路终须上,凤凰雏準拟朝阳。”

(1).料想;打算;希望。 唐 白居易 《不准拟》诗之二:“不准拟身年六十,游春犹自有心情。”《敦煌曲子词·送征衣》:“今世共你如鱼水,是前世因缘,两情准拟过千年。” 宋 王安石 《耿天骘许浪山千叶梅见寄》诗:“闻有名花即谩栽,殷勤准拟故人来。” 清 陈维崧 《贺新郎·甲寅除夕十四》词:“准拟东风来岁好,屏当春衫细马,看士女鞦韆笑打。”

(2).准备;安排。 唐 元稹 《董逃行》:“缝缀难成裁破易,何况曲针不能伸巧指,欲学裁缝须准拟。”《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太子国中第二贵,出入百司须准拟,因何从骑不过十,耸轡途程来至此?”

(3).旧时公文用语。谓批准下级的拟议。《元典章·朝纲·省部减繁格例》:“如已断(案)公当,别无枉屈,准拟施行。”

桂林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地级市。位于广西东北部漓江西岸,面积1983平方公里,人口69万。历来为南岭以南的交通要冲和军事重镇。同时也是著名的风景城市,以奇丽的喀斯特风光闻名于世,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称

佳处

(1).优美之处。《世说新语·文学》“ 孙兴公 作《天台赋》”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 赤城 霞起而建标,瀑布飞流而界道。’此赋之佳处。”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附录引 宋 周密 《题<保母帖>》诗:“佳处将无同,閟妙未易语。” 鲁迅 《呐喊·故乡》:“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象,没有言辞了。”

(2).谓胜境。 唐 杜甫 《次空灵岸》诗:“迴帆覬赏延,佳处领其要。” 唐 韩愈 《将至韶州借图经》诗:“愿借图经将入界,每逢佳处便开看。” 宋 文同 《奉寄兴州分判诚之蒲兄》诗:“ 武兴 山水郡,左右有佳处。” 明 唐顺之 《茅处士妻李孺人合葬墓志铭》:“尝欲邀诸诗客相与入 天台 雁宕 ,访 赤城 佳处以为快。”

春残

春将尽。 唐 王建 《谢田赞善见寄》诗:“自知酒病衰肠怯,遥怕春残百鸟凌。” 五代 齐己 《蝴蝶》诗:“日晚来仍急,春残舞未慵。” 宋 陆游 《南郑马上作》诗:“ 南郑 春残信马行,通都气象尚峥嶸。”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