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和秋岩重阳

作者:张之翰 朝代:元代

南乡子 和秋岩重阳原文

红树挂斜阳。
秋满淮南甓社乡。
古往今来多少恨,萦肠。
写作诗词四五行。
酒熟胜鹅黄。
直待西风醉一场。
说与多情篱畔菊,留芳。
青女能悭

诗词问答

问:南乡子 和秋岩重阳的作者是谁?答:张之翰
问:南乡子 和秋岩重阳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南乡子 和秋岩重阳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张之翰的名句有哪些?答:张之翰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红树

(1).盛开红花之树。 唐 王建 《调笑令》词:“红树,红树,燕语鶯啼日暮。” 宋 欧阳修 《丰乐亭游春》诗:“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緑无涯。”

(2).指经霜叶红之树,如枫树等。 唐 韦应物 《登楼》诗:“坐厌 淮南 守,秋山红树多。” 元 张可久 《沉醉东风·秋夜旅思》曲:“青山去路长,红树西风冷。”

斜阳

黄昏前要落山的太阳

淮南

(1) 指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地区,特指安徽的中部

(2) 安徽省的地级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偏北,面积2121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91平方公里;人口152万,其中市区人口100万。淮南煤矿是中国主要煤炭生产基地之一

甓社

即 甓社湖 。 明 王世贞 《送陈司训迁高邮》诗:“珠还收 甓社 ,剑已铸干将。”参见“ 甓社湖 ”。

古往今来

(1) 古代逝去,今世到来,也含有将来之意

自然这块玉到底有些来历。况且你女婿养下来就嘴里含着的。古往今来,你们听见过这么第二个么?——《红楼梦》

他们为振兴中华的献身精神,使我想到:古往今来,凡是真正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是不会被人们遗忘的

(2) 亦作“今往古来”

多少

(1) 指量度或数量大小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 杜牧《江南春绝句》

你有多少钱

(2) 或多或少;未特别指出的或未确定的东西(如数量或价格)

按多少钱一里收费

(3) 稍微

天气多少有些变化

(4) 疑问代词

(5) 问数量

正不曾问得你多少价钱。——《水浒传》

(6) 表示不定的数量

最后终于写出来了——作了多少努力,得到了多少欢乐,只有这位业余作者才知道

写作

创作作品

诗词

(1).诗的词句。 宋 梅尧臣 《张淳叟献诗永叔同永叔和之》:“ 张君 献诗诗词巧,美女插花娇醉春。” 明 吴应箕 《述怀》诗:“《咏怀》好诗词,能无自愧息。”

(2).诗和词。《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匡超人 初时不好问他,偷眼望那书上圈的花花緑緑,是些甚么诗词之类。” 郭小川 《痛悼敬爱的周总理》诗:“在病危时还一再聆听 毛主席 的光辉诗词。”

五行

(1) 指金、木、水、火、土,古人认为这五种物质构成世界万物,中医用五行说明生理、病理上的种种现象,迷信的人用五行推算人的命运

(2) 见“五常”

鹅黄

指淡黄色

直待

一直等到;直要。 唐 司空图 《杨柳枝寿杯词》之七:“直待玉窗尘不起,始应金雁得成行。”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僧 可遵 者,诗本凡恶,偶以‘直待众生总无垢’之句为 东坡 所赏。”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直待我挂着拐帮閒钻懒,缝合脣送暖偷寒。”

西风

(1) 从西方吹来的风

温带的盛行西风

(2)

(3) 指秋风

(4) 比喻腐朽没落的力量或气势

一场

表数量。犹一回,一番。 唐 白居易 《感樱桃花因招饮客》诗:“谁能闻此来相劝?共泥春风醉一场。”《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若是押发人是个学舌的,就有一场是非出来。”《红楼梦》第三二回:“别是想起什么来,生了气,叫他出去教训一场罢?” 巴金 《家》二九:“我想起她死得可怜,偷偷买点钱纸给他烧,也不枉生前跟她好一场。”

(1).指一次科场考试。 唐 白居易 《选人入试继烛判对》:“将期百鍊之后,思苦弥精;何意一场之中,心劳愈拙。”《金史·选举志一》:“ 承安 四年,上諭宰臣曰:‘一场放二状元,非是。’”

(2).表数量。指某些活动的一个场次。如:一场电影;一场球赛。

(3).戏剧中的一个段落亦称一场。

多情

重感情;富于感情,多指重爱情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宋· 柳永《雨霖铃》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篱畔

篱边。 宋 徐积 《花下饮》诗:“半青篱畔草,半緑畦中韭。” 欧阳予倩 《黛玉焚稿》第七场:“可怜我没娘儿寄人篱畔,我的娘呀!到今朝大解脱快快升天。”

留芳

留下芳香。亦指留下好名声。 宋 欧阳修 《答钱寺丞忆伊川》诗:“惟有嵓桂花,留芳待归客。” 明 危素 《挽达兼善》诗:“要知汗竹留芳日,只在孤舟浅水时。”《花月痕》第四四回:“留芳眉史,歌蒿借孔雀之词;证果情天,文梓起鸳鸯之塚。” 欧阳予倩 《忠王李秀成》第五幕第二场:“如今富贵荣华在你的眼前,死也在你的眼前;留芳百世也在你,遗臭万年也在你,你要仔细的想想。”

青女

(1).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淮南子·天文训》:“至秋三月……青女乃出,以降霜雪。” 高诱 注:“青女,天神,青霄玉女,主霜雪也。” 南朝 梁 萧统 《铜博山香炉赋》:“於时青女司寒,红光翳景。” 唐 杜甫 《秋野》诗之四:“飞霜任青女,赐被隔南宫。” 清 姚鼐 《问张荷塘疾》诗:“今年青女慵司令,九日黄花未吐枝。” 郭沫若 《东风吟》:“青女相欺又几时?眼前百卉竞芳菲。”

(2).借指霜雪。 唐 寒山 《诗》之一一五:“屡见枯杨荑,常遭青女杀。” 宋 王安石 《红梨》诗:“岁晚苍官纔自保,日高青女尚横陈。” 元 张可久 《一枝花·冬景》套曲:“玄冥不出权独占,青女三白势转严。” 清 纳兰性德 《浪淘沙·秋思》词:“霜讯下银塘,併作新凉,奈他青女忒轻狂。”

(3).喻指白发。 明 顾大典 《青衫记·乐天赏花》:“繁华易陨,恐青女又侵青镜。”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