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试笔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元旦试笔原文

寅月寅朝时正寅,条风东北吉占春。

慈宁贺节千官率,元会临朝万国轃。

奉以三无畏夙夜,敛时五福锡臣民。

漕糈普逭思藏富,分省始从今岁轮。

玉胜珠幡扶绮檐,罘罳晓日煜光暹。

三阳律始资条达,万姓心殷引养恬。

岁美人和滋慄慄,地容山止牧谦谦。

例应有句倡诸作,江砚宣毫即景拈。

诗词问答

问:元旦试笔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元旦试笔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六十一

参考注释

寅月

即农历正月。古人把十二支和十二个月相配,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农历十一月配子,称为建子之月。由此顺推,十二月为建丑之月,正月为建寅之月,简称寅月。

条风

(1).东北风。一名融风,主立春四十五日。《山海经·南山经》:“﹝ 令邱之山 ﹞其南有谷焉,曰 中谷 ,条风自是出。” 郭璞 注:“东北风为条风。”《淮南子·天文训》:“距日冬至四十五日条风至。” 高诱 注:“艮卦之风,一名融。”《史记·律书》:“条风居东北,主出万物。条之言条治万物而出之,故曰条风。” 唐太宗 《正日临朝》诗:“条风开献节,灰律动初阳。”

(2).东风。一名明庶风,主春分四十五日。《淮南子·墬形训》:“东方曰条风。” 高诱 注:“震气所生也,一曰明庶风。” 宋 周邦彦 《应天长·寒食》词:“条风布暖,霏雾弄晴,池塘徧满春色。” 明 汤显祖 《紫钗记·春日言怀》:“青韶印,看条风拂水,画燕迎门,年年春色倍还人。”参见“ 八风 ”。

东北

(1) 指中国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

(2) 泛指东北方向

吉占

吉利的卜兆,吉利的征兆。《楚辞·离骚》:“欲从 灵氛 之吉占兮,心犹豫而狐疑。” 宋 范成大 《藻侄比课五言诗》之十二:“门客嗔愁思,家人献吉占。尤怜小儿女,时报鹊鸣簷。”

贺节

祝贺节日。《水浒传》第九三回:“九十二个头领,及新降将 耿恭 ,齐齐整整,都来贺节,参拜 宋江 。”《儒林外史》第二回:“想这新年大节,老爷衙门里,三班六房,那一位不送帖子来,我怎好不去贺节?” 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江苏·南京采风记》:“﹝端午节﹞午刻焚香烛敬神,亲友互相贺节。”

千官

众多的官员。《吕氏春秋·君守》:“大圣无事,而千官尽能。” 唐 曹唐 《三年冬大礼》诗之三:“千官不动旌旗下,日照南山万树云。” 叶叶 《书壬 * 驼记后》诗:“千官春殿新朝礼,万寿桐棺故主尸。” 鲁迅 《亥年残秋偶作》诗:“尘海苍茫沉百感,金风萧瑟走千官。”

元会

皇帝于元旦朝会群臣称正会,也称元会。始于 汉 。 魏 晋 以降因之。《晋书·礼志下》:“ 魏武帝 都 鄴 ,正会 文昌殿 ,用 汉 仪,又设百华灯。 晋氏 受命, 武帝 更定元会仪。”《宋书·礼志一》:“正旦元会,设 * 樽於殿庭,樽盖上施 * ,若有能献直言者,则发此樽饮酒。” 南朝 梁武帝 《罢凤凰衔书诏》:“一日元会,太乐奏凤凰衔书伎。” 唐 杜审言 《岁夜安乐公主满月侍宴应制》诗:“明朝元会日,万寿乐章陈。”

临朝

指帝王亲临朝廷处理政事

万国

万邦;天下;各国。《易·乾》:“首出庶物,万国咸寧。”《史记·东越列传》:“今小国以穷困来告急天子,天子弗振,彼当安所告愬?又何以子万国乎?” 唐 杜甫 《垂老别》诗:“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明 李梦阳 《赠何舍人赍诏南纪诸镇》诗:“日月重悬万国朝,雷雨赦过羣方悦。”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以一人之詔旨立宪,宪其所宪,非大地万国所谓宪也。” 郭沫若 《水平线下·到宜兴去》:“国际资本家万矢一的地倾向着我们这个还在资本制度以前的 中国 ,把我们 中国 已经作为了万国的商场,彼此在这儿互相争逐了。”

无畏

无所畏惧

英勇无畏

夙夜

朝夕,日夜。指天天、时时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诸葛亮《出师表》

五福

(1).五种幸福。《书·洪范》:“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汉 桓谭 《新论》:“五福:寿、富、贵、安乐、子孙众多。” 唐 陈子昂 《临邛县令封君遗爱碑》:“家膺五福,堂享三寿。” 元 沉禧 《一枝花·七月初六日为施以和寿》套曲:“似这般五福俱全世希有。”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三段:“伐千山之佳木,造万世之室,后世子孙满堂,富贵功名,应天上之三光,备人间之五福。”

(2).神名。赐福之神。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辩证一》:“正殿祠五福,而太一乃在廊廡,甚为失序。”

臣民

泛指国君统属的臣下和百姓。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遯》:“普天率土,莫非臣民。” 宋 叶适 《上光宗皇帝札子》:“然臣民奔走,爱戴无异平日。” 清 李渔 《玉搔头·媲美》:“从此励精图治,以慰臣民顒望之心。” 巴金 《秋》十二:“他们像疯狂的专制君主,凭着个人一时的好恶,任意屠戮没有抵抗力的臣民。”

分省

(1). 元 代分设于地方上的中书省机关。《元史·顺宗纪五》:“立中书分省于 济寧 。”

(2).谓派赴不同的省。 明 皇甫汸 《奉答子安兄》诗:“分省各有愆,佐郡惭所莅。”

今岁

指今年

今岁是个丰收年

玉胜

玉制的发饰。《山海经·西山经》“ 西王母 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髮戴胜” 晋 郭璞 注:“胜,玉胜也。”《南齐书·皇后传·高昭刘皇后》:“后母 桓氏 梦吞玉胜生后。” 南朝 梁 刘孝威 《赋得香出衣》:“香樱麝带缝金缕,琼花玉胜缀珠徽。”

珠幡

饰珠的旗幡。 南朝 梁简文帝 《大爱敬寺刹下铭》:“珠幡转曜,宝铃韵响;闻声者入道,见形者除累。”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秣兔罗国》:“珠幡布列,宝盖駢罗。”《花月痕》第五回:“白马素车,犹是 范 张 同气;珠幡宝盖,终殊 娟 润 双栖。”

罘罳

①古代的一种屏风,设在门外。 ②设在屋檐下防鸟雀来筑巢的金属网。‖也作罦罳。

晓日

(1).朝阳。 唐 刘禹锡 《酬令狐相公使宅别斋初栽桂树见怀之作》诗:“影近画梁迎晓日,香随緑酒入金杯。” 元 郝经 《贤台行》:“晓日曈曨赤羽旗, 燕王 北面亲前席。”《花月痕》第五回:“誊写毕,窗纸上早已晓日曈曈了。”

(2).引申为清晨。 唐 张九龄 《郡中每晨兴辄见群鹤东飞至暮又行列而返甚和乐焉遂赋以诗》:“晓日东田去,烟霄北渚归。”

阳律

(1).指阳气。《南齐书·乐志》:“阳律亢,阴晷伏。”

(2).指春季。 唐 蒋防 《春风扇微和》诗:“幸当阳律候,惟愿及佳辰。”

(3).按古代纳音之法,六律之间,亦有阴阳,其属于阳纪者,谓之“阳律”。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乐律一》:“自子至巳为阳律、阳吕,自午至亥为阴律、阴吕。”参见“ 阴律 ”、“ 阳纪 ”。

(4).阳间的法律。《黑籍冤魂》第二四回:“冥律不比阳律憒憒,凡投考不到者,便捉去下刖足狱。”

条达

(1).条理通达。《庄子·至乐》:“名止於实,义设於适,是之谓条达而福持。” 成玄英 疏:“如是之道,可谓条理通达,而福德扶持者矣。”

(2).畅达;通达。《战国策·魏策一》:“ 魏 地方不至千里,卒不过万人。埊四平,诸侯四通,条达辐凑,无有名山大川之阻。”《淮南子·俶真训》:“若夫神无所掩,心无所载,通洞条达,恬漠无事,无所凝滞,虚寂以待,势利不能诱也。”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游心乎道义,偃息乎卑室。恬愉无遌,而神气条达。”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至於日夜之所息,条达畅茂,乃是上达。” 清 侯方域 《南省试策五》:“笺书章奏之文,体在条达。” 刘师培 《论近世文学之变迁》:“ 魏 氏之文,明畅条达,然刻意求新,故杂奇语,以骇俗流。”

(3).行疾貌。《尚书大传》卷三“晦而月见西方谓之朓” 汉 郑玄 注:“朓,条也。条达,行疾貌。”《文选·颜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上清朓侧” 李善 注引 汉 郑玄 曰:“朓,犹条达也。条达,行疾貌。”

(4).断续分散貌。《孙子·行军》:“尘高而鋭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散而条达者,樵采也;少而往来者,营军也。” 杜牧 注:“条达,纵横断絶貌也。” 王晳 注:“条达,纤微断续之貌。”

(5).臂饰。《初学记》卷四引古诗:“绕背双条达。”《初学记》卷四引 晋 周处 《风土记》:“﹝仲夏端午﹞造百索繫臂……又有条达等织组杂物,以相赠遗。”参见“ 条脱 ”。

万姓

万民。《书·立政》:“式 商 受命,奄甸万姓。”《汉书·元帝纪》:“相守二千石诚能正躬劳力,宣明教化,以亲万姓,则六合之内和亲,庶几虖无忧矣。”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朱雀门外街巷》:“﹝ 迎祥池 ﹞唯每岁清明日,放万姓烧香游观一日。” 郭沫若 《长春集·歌颂中朝友谊》:“万姓欢呼连草木,满腔热血涌波涛。”

养恬

培养恬静寡欲的思想;过恬静的生活。《庄子·缮性》:“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知生而无以知为也,谓之以知养恬。” 唐 钱起 《酬陶六辞秩归旧居见柬》诗:“毕娶愿已果,养恬志寧违。” 宋 梅尧臣 《睡意》诗:“万事易厌此不厌,真可养恬无夭促。”

美人

(1)

(2) 美女

一个长着油光发亮的黑头发、红嘴唇、眼睛一点也不怯懦的大胆的美人

(3) 品德高尚的人;贤人

全州的美人和绅士都聚集在那里

慄慄

1.畏惧貌。《书·汤诰》:“慄慄危惧,若将陨於深渊。”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可不战战以待旦乎,可不慄慄而虑危乎?”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二:“是时,每举人一名,命护军二员,持刀夹两旁,与试者咸慄慄危惧。”

2.寒颤貌。 宋 王禹偁 《和冯中允炉边偶作》:“春日雨丝暖融融,人日雪花寒慄慄。”

谦谦

谦逊貌。 汉 刘向 《列女传·有虞二妃》:“二女承事 舜 於畎亩之中,不以天子之女故而骄盈怠嫚,犹谦谦恭俭,思尽妇道。” 宋 陈傅良 《祭苏训直文》:“某幸兹为寮,情相后先,即之谦谦,听之便便,一日不见,而我弃捐。” 章炳麟 《思乡原上》:“ 曹攄 、 陆云 则循吏, 任昉 、 江淹 于是乎为司直,唯退亦谦谦不竞。” 柯灵 《香雪海·红》:“它们安静地躺在玻璃柜里,默无一言,像谦谦的君子。”参见“ 谦谦君子 ”。

满足;快意。 元 李文蔚 《蒋神灵应》第二折:“赢了的似那无声之乐,无故生欢,謳歌小令,鼓腹忻然,巧言相戏,冷语相搀,精神抖擞,语话谦谦。” 明 沉璟 《义侠记·止观》:“意谦谦,愁容变喜,宾主两无嫌。”

应有

(1).所有,一切。 唐 白居易 《奏所闻状》:“自今已后,应有进奉,并不用申报御史臺,如有人勘问,便仰録名奏来者。”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一折:“将 江 上应有战舡,尽行拘收,不放 关公 渡 江 回去。”《水浒传》第一回:“应有民间税赋悉皆赦免。”

(2).应当具有。《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姑娘一进洞房,早看见摆满一分妆奩,凡是应有的,公婆都给办得齐齐整整。”

诸作

各种手工业。《史记·平準书》:“诸作有租及铸,率緡钱四千一算。”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以手力所作而卖之。”

宣毫

指 宣城 所产的毛笔。 唐 王建 《宫词》之七:“ 延英 引对碧衣郎,江砚宣毫各别牀。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酒失》:“﹝ 薛书记 ﹞醒来乃作《十离》诗献府主:‘越管宣毫始称情,红牋纸上撒花琼。都缘用久锋头尽,不得 羲之 手裡擎。’”《剪灯馀话·贾云华还魂记》:“﹝ 娉娉 ﹞徐入生室,取宣毫,写絶句一首于生练裙上,投笔而去。”

即景

(1) 就眼前的景物

即景生情

(2) 就眼前的景物即兴创作的作品

即景诗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