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除夕泊市叉

作者:李之世 朝代:明代

小除夕泊市叉原文

江暝孤舟夜,霜残小尽年。

悄寒犹自若,阴霭转凄然。

水意连深澹,山容互晦暄。

村灯明户户,溪鼓闹船船。

序已随波逝,春应待客旋。

那堪沙际宿,林露滴涓涓。

诗词问答

问:小除夕泊市叉的作者是谁?答:李之世
问:小除夕泊市叉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小除夕泊市叉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李之世的名句有哪些?答:李之世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排律 押词韵第七部

参考注释

孤舟

孤独的船。 晋 陶潜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诗:“眇眇孤舟游,緜緜归思紆。” 宋 陆游 《戏题江心寺僧房壁》诗:“史君千骑驻霜天,主簿孤舟冷不眠。” 明 高启 《出郭舟行避雨树下》诗:“一片春云雨满川,渔簑欲借苦多缘。多情水庙门前柳,庶我孤舟半日眠。”

小尽

指夏历小月。亦指小月的末日。 唐 韩鄂 《岁华纪丽·晦日》:“大酺小尽。”原注:“月有小尽大尽,三十日为大尽,二十九日为小尽。” 宋 朱敦儒 《小尽行》:“ 藤州 三月作小尽, 梧州 三月作大尽。哀哉官历今不颁,忆昔昇平泪成阵。”《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那年七月,又是小尽,转眼之间,便到八月。”《负曝闲谈》第二回:“耳边厢忽听见有人打门的声音,想了一想今天二十九是个小尽,大约讨帐的来了。”

自若

镇静自如,毫不拘束;一如既往,依然如故

神态自若

殽函之固自若也。—— 汉· 贾谊《过秦论》

意气自若。——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阴霭

浓云。 明 高叔嗣 《病起偶题》诗:“微雨东方来,阴靄倏终夕。”

凄然

(1) 寒凉

萧瑟凄然的晚秋

(2) 凄凉悲伤

凄然泪下

山容

山的姿容。 唐 元稹 《和乐天重题别东楼》:“山容水态使君知,楼上从容万状移。” 宋 陆游 《即事》诗:“云起山容改,潮生浦面宽。” 明 袁宏道 《久雪忽晴喜而有作》诗:“柳态美如新櫛髮,山容亲似远归人。”

随波

(1).依着风波飘动。《文选·宋玉<高唐赋>》:“徙靡澹淡,随波闇蔼。” 刘良 注:“言林木繁茂,随风波而动。” 三国 魏 曹丕 《善哉行》:“随波迴转,有似客游。” 宋 汪藻 《小重山》词:“柳梢风急堕流萤,随波去,点点乱寒星。”

(2).比喻无原则地跟从他人行事。 唐 罗隐 《谗书·答贺兰友书》:“况僕求试京师,随波而上,逐队而下,亦有年矣。” 清 陈田 《<明诗纪事己籤>序》:“暨乎随波之流,摹仿太甚,为弊滋多。”

应待

(1).应接;接待。《墨子·非命上》:“外无以应待诸侯之宾客,内无以食饥衣寒。”《韩诗外传》卷十:“为宾客莫应待邪?则行人 子牛 在。” 唐 韩愈 《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中人使授命书,应待失礼。” 前蜀 尹鹗 《清平乐》词:“应待少年公子,鸳幃深处同欢。”

(2).犹应对。《文子·微明》:“道可以弱,可以强;可以柔,可以刚;可以阴,可以阳;可以幽,可以明;可以苞裹天地,可以应待无方。”

那堪

1.怎堪;怎能禁受。 2.犹言兼之;何况。

沙际

沙洲或沙滩边。 唐 王维 《泛前陂》诗:“畅以沙际鹤,兼之云外山。” 宋 陆游 《泛舟泽中夜归》诗:“渔舟容与横沙际,水鸟号鸣傍苇丛。” 元 杨载 《渡江寄俞仲连》诗:“卤翻沙际雪,潮落渡头云。” 清 邵长蘅 《浔阳舟中作》诗:“青天镜中流,浴鳬沙际乱。”

露滴

露水珠。 唐 赵彦昭 《秋朝木芙蓉》诗:“平明露滴垂红脸,似有朝愁暮落时。” 宋 卢氏 《凤栖梧·题泥溪驿》词:“鈿带双垂金缕细,玉佩玎璫,露滴寒如水。” 郁达夫 《沉沦》四:“稻上的露滴,还同明珠似的挂在那里。”

涓涓

(1) 细小的水流

绢绢源水

(2) 细水缓流的样子

泉涓涓而始流

标签:除夕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