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杞下第作诗示之

作者:司马光 朝代:宋代

亨杞下第作诗示之原文

清白君家旧,文章时态新。
何妨偶蹉跌,未必遂沉沦。
莫叹科名晚,惟忧道谊贫。
进修专在已,得失尽由人。
孝友亦为政,箪瓢足养亲。
那将少年泪,容易辄伤春。

诗词问答

问:亨杞下第作诗示之的作者是谁?答:司马光
问:亨杞下第作诗示之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司马光的名句有哪些?答:司马光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清白

(1) 品行纯洁,没有污点

以清白相承。——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

清白女子

清白好汉

(2) 特指廉洁;不贪污

清白方正

清白奉公

(3) 清楚明白

说不清白

记不清白

(4) 明亮

一颗清白的大星

(5) 清秀白皙

一张清白的瘦脸

(6) 旧指未操所谓卑贱职业的

本族亲友皆清白自守

(7) 完毕

忙了两个钟头才忙清白

君家

(1).敬词。犹贵府,您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南史·颜延之传》:“﹝ 颜延之 ﹞答曰:‘身非三公之公,又非田舍之公,又非君家阿公,何以见呼为公?’” 唐 韩愈 《醉赠张秘书》诗:“今日到君家,呼酒持劝君。”

(2).敬称对方。犹您。《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嘉泰三年》:“我与君家是白翎雀,他人鸿雁耳!” 明 高明 《琵琶记·官媒议婚》:“秦楼此日招凤侣,遣妾每特来执伐,望君家殷勤肯首,早谐结髮。”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都道君家一可人,亦随儕侣问来因。”

文章

(1) 原指文辞,现指篇幅不很长而独立成篇的文字

你看了晨报上的那篇文章了么?

(2) 泛指著作

为文章。——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每为文章。

(3) 比喻曲折隐蔽的含义

话里有文章

(4) 事情;程序

照例文章总得做好

时态

(1) 动词中一种形式区别,表示过去、现在或将来,或它所指示的动作或状态的持续时间

过去时态

(2) 表示时间的差别的

时态变化

何妨

(1) 为什么不

何妨一试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妨

你何妨试一试

蹉跌

失足跌倒,比喻失误

专必成之功,而忽蹉跌之败者也。——《后汉书·蔡邕传》

未必

不一定;不见得

未必有其实也。——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清· 刘开《问说》

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

未必不过此已忘。——《聊斋志异·促织》

他未必去北京

科名

科举考中而取得的功名

道谊

(1).道义。 宋 戴复古 《送侄孙汝白往东嘉》诗:“道谊无穷达,文章有是非。” 元 虞集 《牟先生墓志铭》:“父子之间,讨论经学,以忠孝道谊相切劘。” 郭沫若 《序<志愿军一日>》:“我们就在道谊上也打了一次大胜仗。”

(2).指道术,技艺。《儒林外史》第三一回:“ 韦四太爷 问 张俊民 道:‘你这道谊,自然着实高明的?’ 张俊民 道:‘熟读 王叔和 ,不如临症多。’”

进修

一般指已工作的人为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水平而进一步学习

进修是急。——清· 刘开《问说》

得失

(1) 得到和失去;成功和失败

不计较个人的得失

(2) 利弊;好处和坏处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 杜甫《偶题》

孝友

(1).事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诗·小雅·六月》:“侯谁在矣, 张仲 孝友。” 毛 传:“善父母为孝,善兄弟为友。”《后汉书·韩棱传》:“ 棱 四岁而孤,养母弟以孝友称。及壮,推先父餘财数百万与从昆弟,乡里益高之。” 唐 韩愈 《楚国夫人墓志铭》:“夫人在家,以聪明孝友为父母所偏爱。” 宋 王安石 《送郊社朱兄除郎东归》诗:“宦游虽晚何妨久,饿显从来不必高,孝友父兄家法在,想能清白遗儿曹。” 清 钮琇 《觚賸续编·李生孝友》:“余因叹其处人伦之变,而孝友不失其常,可谓贤矣。”

(2).指对兄弟友爱。《书·君陈》:“惟孝友於兄弟,克施有政。”《国语·晋语四》:“ 文王 在母不忧,在傅弗勤,处师弗烦,事王不怒,孝友二 虢 ,而惠慈二 蔡 ,刑于 大姒 ,比於诸弟。” 韦昭 注:“善兄弟为友。二 虢 , 文王 弟 虢仲 、 虢叔 。” 唐 韩愈 《顺宗实录四》:“ 城 孝友,不忍与其弟异处,皆不娶,给侍终身。”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议论》:“昔 王祥 、 王览 当 东汉 之末,兄弟隐居者三十餘年,以孝友著名于世。” 清 刘大櫆 《张豹林墓志铭》:“先君性孝友,以授徒为生,而所得馆俸,輒分以与诸兄弟无难色。”

为政

(1).治理国家;执掌国政。《诗·小雅·节南山》:“不自为政,卒劳百姓。”《左传·宣公元年》:“於是 晋侯 侈, 赵宣子 为政,骤諫而不入,故不竞於 楚 。” 北周 庾信 《周五声调曲·商调曲一》:“ 有熊 为政,访道於 容成 。” 宋 苏轼 《朝辞赴定州论事状》:“陛下为政九年,除执政臺諫外,未尝与羣臣接,然天下不以为非者,以谓垂帘之际,不得不尔也。” 清 姚鼐 《<左传补注>序》:“ 魏献子 合诸侯,干位之人,而述其为政之美,词不恤其夸。”

(2).指执政者。《仪礼·大射》:“﹝司射﹞自阼阶前曰:‘为政请射。’” 郑玄 注:“为政谓司马也。司马,政官,主射礼。”

(3).处理政事。 唐 宋之问 《送许州宋司马赴任》诗:“当闻力为政,遥慰我心愁。” 唐 岑参 《冬宵家会饯李郎司兵赴同州》诗:“应须力为政,聊慰此相思。”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旧闻·为政不相师友》:“公虽受知于 文端 ,而为政不相师友,一切听从民便。”

(4).做主。《左传·宣公二年》:“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 宋 沉作喆 《寓简》卷七:“盖金微,不能为政,但随气所胜,革化而已。”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公孙九娘》:“小娘子不肯自草草,得舅为政,方此意慊得。”

(5).作宫。《论语·为政》:“子奚不为政?”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他日,妻谓生曰:‘子岂不思为政乎?’” 明 宋濂 《赵侯神道碑铭》:“士君子能建治功於隆平之日,而或不能保大节於危难之时,盖为政以及物者易,而杀身以成仁者难。” 清 汪懋麟 《送劳书升之任黔中》诗之三:“时艰为政好,地逈得官閒。”

箪瓢

(1).盛饭食的箪和盛饮料的瓢。亦借指饮食。 晋 陶潜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诗:“劲气侵襟袖,簞瓢谢屡设。”《北史·薛辩传》:“ 濬 遗书 謨 曰:‘吾以不造,幼丁艰酷,穷游约处,屡絶簞瓢。’” 清 唐孙华 《闲居写怀》诗之五:“簞瓢取自给,此外復奚须?”

(2).见“ 簞食瓢饮 ”。

养亲

奉养父母。《庄子·养生主》:“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 张魏公 作都督,欲辟之入幕, 元受 力辞曰:‘ 尽言 方养亲,使得一神丹,可以长年,必持之以遗老母,不以献公也。’”

少年

古称青年男子,现在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

少年儿童读物

容易

(1) 可能性大

容易上当

(2) 不费什么力或没什么困难

不是这么容易能下来的

(3) 轻松自在地;流畅地

现在糊墙纸很容易撕下来

伤春

(1).因春天到来而引起忧伤、苦闷。 唐 司空曙 《送郑明府贬岭南》诗:“青枫江色晚, 楚 客独伤春。” 唐 朱绛 《春女怨》诗:“欲知无限伤春意,尽在停针不语时。” 明 高明 《琵琶记·牛氏规奴》:“呀,老姥姥,你怎的説这话。 惜春 年纪小,也怪他伤春不得。你年纪这般老大,也説这般伤春的话,成甚么样子!” 清 龚自珍 《西郊落花歌》:“西郊落花天下奇,古来但赋伤春诗。”

(2).旧指春日施刑,不顺天时,故谓之伤春。《旧唐书·于志宁传》:“令时属阳和,万物生育而特行刑罚,此谓伤春。窃案《左传》 声子 曰:‘赏以春夏,刑以秋冬。’顺天时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