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从弟幼成过西园见赠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答从弟幼成过西园见赠原文

一身自潇洒,万物何嚣喧。
拙薄谢明时,栖闲归故园。
二季过旧壑,四邻驰华轩。
衣剑照松宇,宾徒光石门。
山童荐珍果,野老开芳樽。
上陈樵渔事,下叙农圃言。
昨来荷花满,今见兰苕繁。
一笑复一歌,不知夕景昏。
醉罢同所乐,此情难具论。

诗词问答

问:答从弟幼成过西园见赠的作者是谁?答:李白
问:答从弟幼成过西园见赠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答从弟幼成过西园见赠是什么体裁?答:五古
问:李白的名句有哪些?答:李白名句大全

李白答从弟幼成过西园见赠书法欣赏

李白答从弟幼成过西园见赠书法作品欣赏
答从弟幼成过西园见赠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178_17

参考注释

身自

犹亲自。《史记·吴王濞列传》:“﹝ 吴王 ﹞乃身自为使,使於 胶西 ,面结之。”《后汉书·独行传·范式》:“乃营护 平子 妻儿,身自送丧於 临湘 。”《宋书·鲁爽传》:“ 爽 身自奋击,虏乃退走。”

潇洒

(1) 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神情潇洒)

画法潇洒

(2) 不拘谨的或无拘束的;不矫揉造作的

衣着潇洒文雅

万物

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万物生光辉。——《乐府诗集·长歌行》

善万物之得时。——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反侧于万物。——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万物莫不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嚣喧

亦作“ 嚣諠 ”。喧闹。 南朝 宋 谢灵运 《王子晋赞》:“ 王子 爱清静,区中实嚣諠。” 南朝 梁 沉约 《和左丞庾杲之移病》:“嚣喧满眼前,簿领纷盈膝。” 唐 李白 《与周刚清溪玉镜潭宴别》诗:“此中得佳境,可以絶嚣喧。”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英》:“未几,菊将开,闻其门嚣喧如市。” 艾青 《透明的夜》诗:“人的嚣喧,人的嚣喧。”

见“ 嚣喧 ”。

拙薄

笨拙浅薄。 南朝 梁 何逊 《临行公车》诗:“道胜多增荣,拙薄终难化。” 唐 李白 《答从弟幼成过西园见赠》诗:“拙薄谢明时,栖闭归故园。” 唐 白居易 《新昌新居书事四十韵》:“拙薄才无取,疎庸职不专。”

明时

(1).阐明天时的变化。《易·革》:“君子以治厤明时。” 孔颖达 疏:“脩治厤数以明天时也。” 南朝 梁 陆倕 《新刻漏铭》:“治歷明时,盈缩之度无準。”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治歷明时之本,固在于此也。”

(2).指政治清明的时代。古时常用以称颂本朝。《隶续·汉沛相范皮阙》:“嗟痛明时, 仲治 旡年。”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志欲自效於明时,立功於圣世。” 严复 《戊戌八月感事》诗:“求治翻为罪,明时误爱才。”

故园

对往日家园的称呼

别梦依稀咒浙川,故园三十二年前。——毛 * 《七律·到韶山》

二季

(1).指 夏 殷 两代的末世。《晋书·秦秀传》:“ 周公 弔二季之陵迟,哀大教之不行,於是作謚以纪其终。”

(2).指兄弟。 唐 李白 《夏日诸从弟登汝州龙兴阁序》:“ 屈 宋 长逝,无堪与言。起予者谁,得我二季。” 宋 陈师道 《赠二苏公》诗:“一翁二季对相望,奇宝横道驥服箱。”

(3).两个季度。《新唐书·王彦威传》:“坐祝辞误,夺二季俸,削一阶。”

四邻

周围的邻居;左邻右舍

街坊四邻

华轩

(1).饰有文采的曲栏。借指华美的殿堂。《文选·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诗》:“优游省闥,珥笔华轩。” 吕向 注:“华轩,殿上曲栏也。” 唐 王维 《同卢拾遗过韦给事东山别业二十韵》:“托身侍云陛,昧旦趋华轩。”

(2).指富贵者所乘的华美的车子。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左思<咏史>》:“ 金 张 服貂冕, 许 史 乘华轩。” 宋 叶适 《送陈寿老》诗:“老穷望絶华轩过,其谁幽寻穿薜萝!” 清 金人瑞 《从韦二明府实处觅绵竹三数丛》诗:“华轩得省幸早寄,莫悮明年春笋生。”

宾徒

宾客随从。《后汉书·符融传》:“二人自是名论渐衰,宾徒稍省。” 清 陈维崧 《渡江云·扬州感旧》词:“珠帘璧月宾徒盛,多少繁华。”

石门

(1). 春秋 鲁 城外门。《论语·宪问》:“ 子路 宿於 石门 。晨门曰:‘奚自?’ 子路 曰:‘自 孔氏 。’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2).借指贤者。 汉 焦赣 《易林·革之旅》:“ 石门 晨开,荷蕢疾贫,遁世隐居,竟不逢时。”《后汉书·蔡邕传》:“是故天地否闭,圣哲潜形, 石门 守晨, 沮 溺 耦耕。”

(3).控制水流的石闸。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五》:“ 灵帝 建寧 中,又增脩石门,以遏渠口,水盛则通注,津耗则輟流。”

(4).古代用于控扼要道的一种石砌防御工事。《三国志·蜀志·张嶷传》“拜为牙门将,属 马忠 ” 裴松之 注引《益部耆旧传》:“ 羌 於要厄作石门,於门上施牀,积石於其上,过者下石槌击之,无不糜烂。”

(5).古道路名。(1) 隋 唐 时自 四川盆地 通向 云贵高原 的重要道路,在 秦 五尺道的基础上修筑而成,因路经今 四川省 高县 境内的 石门山 得名。起自今 四川 宜宾 ,南抵 云南 曲靖 ,再通往 昆明 、 大理 等处。 唐 与 南诏 之间的交通,多经由此道。(2)指古 褒斜谷 通道。在今 陕西 西南,道旁多摩崖刻石,以 东汉 的《石门颂》、 北魏 的《石门铭》最为著名。

山童

(1).山村儿童。 唐 王勃 《益州绵竹县武都山净惠寺碑》:“山童采葛,入丹竇而忘归;野老紆花,向清溪而不返。” 唐 李白 《答从弟幼成》诗:“山童荐珍果,野老开芳尊。” 元 虞集 《后续咏贫士》诗之一:“山童衣百鶉,唤之愧匆匆。”

(2).僧道或隐士的侍者。 唐 孙逖 《奉和崔司马游云门寺》:“觉路山童引,经行谷鸟随。” 宋 陈达叟 《<本心斋食谱>叙》:“客从方外来,竟日清言,各有饥色,唤山童供蔬饌,客尝之,谓无人间烟火气。” 元 袁桷 《题巨然<枫林雅集图>》诗:“山童注新泉,支鼎拾薪籜。” 清 厉鹗 《徵招·为蒋丈雪樵赋》词:“酒熟倒葫芦,有山童相待。”

(3).谓山无草木。参见“ 山童石烂 ”。

珍果

亦作“ 珍菓 ”。珍贵的果品。《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帝以 苍 冒涉寒露,遣謁者赐貂裘,及太官食物珍果。” 唐 李白 《答从弟幼成过西园见赠》诗:“山童荐珍果,野老开芳樽。” 金 元好问 《临锦堂记》:“嘉花珍菓,灵峯玉湖,往往而在焉。”

野老

村野的老百姓,农夫

野老鄙夫。——清· 周容《芋老人传》

芳樽

亦作“ 芳尊 ”。亦作“ 芳罇 ”。精致的酒器。亦借指美酒。《晋书·阮籍等传论》:“ 嵇 阮 竹林之会, 刘 毕 芳樽之友。” 唐 李颀 《夏宴张兵曹东堂》诗:“云峯峨峨自冰雪,坐对芳罇不知热。” 唐 杜甫 《赠虞十五司马》诗:“过逢连客位,日夜倒芳樽。” 宋 刘敞 《独行》诗:“却谢芳尊酒,悠悠谁与欢。” 清 纳兰性德 《金缕曲》词之三:“生怕芳尊满,到更深迷离醉影,残鐙相伴。”

上陈

向尊长陈述。 唐 柳宗元 《为户部王叔文陈情表》:“进退穷蹙,昧死上陈。”《水浒传》第九八回:“ 叶清 望 宋江 磕头不已,道:‘某有机密事,乞元帅屏退左右,待 叶 某备细上陈。’” 郭孝成 《直隶革命记》:“目睹实情,用敢冒死上陈。”

樵渔

(1).樵夫和渔夫。亦泛指村舍中人。 唐 岑参 《终南山双峰草堂作》诗:“有时逐樵渔,尽日不冠带。” 唐 于鹄 《题邻居》诗:“虽然在城市,还得似樵渔。”

(2).打柴和捕鱼。 宋 苏轼 《唐陆鲁望砚铭》:“甘杞菊,老樵渔。” 清 方文 《赠张甥晢如冠》诗之二:“翱翔天尺五,勿似舅樵渔。”

农圃

1.农田园圃。 2.指农家。 3.耕稼,农耕。

昨来

近来。 唐 岑参 《河西春暮忆秦中》诗:“别后乡梦数,昨来家信稀。”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想昨来枉了身心,初间唤做得为夫妇;谁知今日,唤俺做哥哥。”《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四年》:“臣闻昨来西师出界,中缀而还,将下师徒,颇有飢冻溃散。”

荷花

(1)

(2) 多年生草本,生于水中,叶圆大,花红或白,种子称莲,地下茎为藕

(3) 莲的花

映日荷花别样红。——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荷花之异馥。——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兰苕

兰花。《文选·郭璞<游仙诗>》:“翡翠戏兰苕,容色更相鲜。” 李善 注:“兰苕,兰秀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南楼中望所迟客》诗:“瑶华未堪折,兰苕已屡摘。” 唐 杜甫 《戏为六绝句》之四:“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 金 元好问 《望云谣》:“登山採兰苕,兰苕霜早凋。”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夕景

(1).指夕阳。 晋 挚虞 《思游赋》:“星鸟逝而时反兮,夕景潜而且融。” 南朝 宋 鲍照 《登大雷岸与妹书》:“夕景欲沉,晓雾将合。”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及其晨光初起,夕景斜辉,霜文翠照,陆离眩目。”参见“ 夕阳 ”。

(2).傍晚景象。《宋史·乐志八》:“西顥沆碭,夕景已肃。”

具论

详细讨论。 唐 孔颖达 《周易论·论谁加经字》:“但纬文鄙伪不可全信。其八卦方位之所,六爻上下之次,七八九六之数,内外承乘之象,入经别释,此未具论也。” 宋 秦观 《寄题傅钦之草堂》诗:“出处士所重,其微难具论。”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文具於前而略於后例》:“《荀子》此文,传写旧有错误,余作《诸子平议》已订正之,兹不具论。”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