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御园閒咏·其一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夏日御园閒咏·其一原文

几暇登楼畅远襟,喜因南亩足甘霖。

松篁籁静青含润,溪壑云生翠欲沉。

鱼唼花红浮水面,蜗盘藓绿匝阶心。

篆凝金字澄怀永,物理民情独自斟。

诗词问答

问:夏日御园閒咏·其一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夏日御园閒咏·其一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夏日御园閒咏·其一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九

参考注释

登楼

(1).上楼。 南朝 宋 谢灵运 《南楼中望所迟客》诗:“登楼为谁思,临江迟来客。” 宋 戴复古 《无策》诗:“老觉登楼懒,心知涉世疎。”《花月痕》第十回:“ 荷生 道:‘正是,我们何不登楼一望。’”

(2).指 汉 末 王粲 避乱客 荆州 ,思归,作《登楼赋》之事。 唐 杜甫 《春日江村》诗之五:“羣盗哀 王粲 ,中年召 贾生 。登楼初有作,前席竟为荣。” 宋 陆游 《秋望》诗:“一樽莫恨盘飧薄,终胜登楼忆故乡。” 金 元好问 《邓州城楼》诗:“自古江山感游子,今人谁解赋登楼。” 元 戴良 《怀宋庸庵》诗:“ 祖逖 念时空击檝, 仲宣 多难但登楼。”参见“ 登楼赋 ”。

(3).特指登上御楼,赦免囚徒。古代帝王大赦仪式之一种。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建炎二年三月》:“陛下还京,登楼肆赦,则天下之人,尽皆迁善远罪。”《宋史·礼志二十》:“﹝御楼肆赦﹞其日,刑部録诸囚以俟。驾还至 宣德门 内幄次,改常服,羣臣就位,帝登楼御坐,枢密使、宣徽使侍立,仗卫如仪。”《宋史·乐志一》:“今郊祀礼毕,登楼肆赦,然后还宫。”《宋史·乐志二》:“皇帝归大次奏《定安》,登楼礼成奏《圣安》,驾回奏《采茨》。”

畅远

形容声音悠长。 清 梅曾亮 《原任予告大学士戴公墓碑》:“吐词流音,朗润畅远。”

南亩

指田野

转而缘南晦(晦,同“亩”)。——《汉书·食货志》引汉· 贾谊《论积贮疏》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唐· 杜牧《阿房宫赋》

甘霖

久旱后下的雨;及时雨

甘霖三尺透,病体十分轻。——元· 方回《次韵金汉臣喜雨》

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元· 关汉卿《窦娥冤》

松篁

(1).松与竹。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二》:“池中起钓臺,池北亭, 郁 墓所在也,列植松篁於池侧。” 前蜀 韦庄 《春愁》诗:“后庭人不到,斜月上松篁。” 宋 辛弃疾 《贺新郎·题赵兼善龙图东山小鲁亭》词:“快满眼,松篁千亩。把似渠垂功名泪,算何如、且作溪山主。”

(2).比喻坚贞的节操。 明 吴骐 《感时书事寄计子山陆孝曾》诗:“壮志清 河 洛 ,交情重 太行 。风涛为砥柱,冰雪见松篁。”

静青

纯青。 阿英 《灰色之家》九:“静青的天空,向荣的树,悠悠的钟声。”

溪壑

山谷溪涧(多用于比喻人的欲念)

生翠

翠色鲜明。 唐 李贺 《昌谷》诗:“竹香满凄寂,粉节涂生翠。” 王琦 汇解:“生翠,谓其翠色鲜明。”

花红

(1) 为庆贺喜事而赠送的插花挂红的衣料礼品

花红缎匹

有拏获宋江者,赏钱万万贯,执双花红。——《水浒传》

(2) 盈利

(3)

(4) 一种落叶小乔木( Malus asiatica ),叶子卵形或椭圆形,花粉红色。果实球形,像苹果而小,黄绿色带微红,是常见的水果

(5) 这种植物的果实。也叫“林檎”或“沙果”

(6) 赏金

浮水

(1).漂于水面。《旧唐书·高骈传》:“蝗自西来,行而不飞,浮水缘城而入府第。”

(2).指在水上航行。《后汉书·公孙述传》:“﹝ 蜀 地﹞又有鱼盐铜银之利,浮水转漕之便。”

(3).泅水,在水里游泳。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正觉寺》:“尚书左丞 甄琛 曰:‘ 吴 人浮水自云工,妓儿掷绳在虚空。’” 鲁迅 《朝花夕拾·范爱农》:“我疑心他是 * 。因为他是浮水的好手,不容易淹死的。”

金字

(1).以金粉书就之文字。指铭刻于碑石、器物上的文字。《文选·陆倕<新漏刻铭>》:“寧可使多谢 曾水 ,有陋 昆吾 ,金字不传,银书未勒者哉!” 张铣 注:“金字银书,谓碑铭之书也。”

(2).指皇帝写的文字。 唐 张昔 《御注孝经台赋》:“金字累累以条贯,银钩歷歷而交映。” 唐 王建 《题应圣观》诗:“赐额御书金字贵,行香天乐羽衣新。”

(3).见“ 金字经 ”。

澄怀

清心,静心。《南史·隐逸传上·宗少文》:“老疾俱至,名山恐难徧覩,唯澄怀观道,卧以游之。” 清 金圣叹 《<水浒传>序三》:“学者诚能澄怀格物,发皇文章,岂不一代文物之林。”

物理

(1) 事物的内在规律或道理

人情物理

(2) 物理学

民情

(1) 人民的生产、工作以及风俗习惯等情况

熟悉地理民情

(2) 指人民的思想、意愿等

独自

只有自己一个人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