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劝沃州孙仙进道

作者:马钰 朝代:元代

满庭芳 劝沃州孙仙进道原文

神仙何处,只在蓬莱。
逍遥坦荡奇或。
或向虚无缥缈,去去来来。
赏玩十洲三岛,纵闲游、阆苑瑶台。
无穷乐,与云朋霞友,携手。
开阐琼林雅宴,遣青衣鼓掌,引凤**。
玉女金童,不住歌舞传杯。
醉卧清风明月,任祥烟、瑞我来回。
勤修道,管将来,得与相陪。

诗词问答

问:满庭芳 劝沃州孙仙进道的作者是谁?答:马钰
问:满庭芳 劝沃州孙仙进道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满庭芳 劝沃州孙仙进道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马钰的名句有哪些?答:马钰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神仙

(1) 神话中指能力非凡、超脱尘世、长生不老的人物

神仙诡诞之说,谓颜太守以兵解, 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实未尝死。——《梅花岭记》

(2) 道家指人所能达到的至高神界的人物。比喻能预料或看透事情的人;又比喻逍遥自在、无牵无挂的人

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只在

(1).总在;仍在。 宋 苏轼 《殢人娇·赠朝云》词:“朱脣筯点,更髻鬟生彩。这些箇,千生万生只在。” 宋 李莱老 《谒金门》词:“旧恨新愁都只在,东风吹柳带。”《三国志平话》卷中:“见二嫂灵前烧香奠酒啼哭, 关公 笑曰:二嫂休哭,哥哥只在里。”

(2).就在。 唐 贾岛 《寻隐者不遇》诗:“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水浒传》第八回:“那人问道:‘ 薛端公 在何处住?’ 董超 道:‘只在前边巷内。’”《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龙香 ﹞心下道:‘佳期只在今夜了,便宜了这酸子。’”

蓬莱

又称“蓬壶”。神话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另两座为“方丈”、“瀛洲”)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逍遥

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坦荡

(1) 宽且平

一片坦荡的苇丛

(2) 喻人心地正直,心胸开阔

君子坦荡荡。——《论语·述而》

胸襟坦荡

虚无缥缈

虚幻渺茫,捉摸不定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唐· 白居易《长恨歌》

去去

越去越远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宋· 柳永《雨霖铃》词

来来

(1).以来。 唐 段成式 《戏高侍御》诗之一:“ 青琴 仙子长教示,自小来来号 阿真 。” 唐 皮日休 《病中书情寄上崔谏议》诗:“十日来来旷奉公,闭门无事忌春风。”

(2).由来。 唐 黄滔 《奉和翁文尧员外文秀光贤画锦》之三:“珍重朱栏兼翠栱,来来皆自读书堂。”

赏玩

(1) 观赏游玩

有恁样好花,如何空过?须把酒来赏玩。——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2) 鉴赏品评

赏玩古董

十洲三岛

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宋 何薳 《春渚纪闻·王乐仙得道》:“某於十洲三岛,究访并无此人名籍,后检 蓬莱 謫籍中,始见其名氏乡里也。” 元 李好古 《张生煮海》第二折:“你看那縹渺间十洲三岛,微茫处閬苑 蓬莱 。”《警世通言·假神仙大闹华光庙》:“ 魏生 此时,恍恍惚惚,如已在十洲三岛之中矣。”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求仙者何必十洲三岛乎!”参见“ 十洲 ”、“ 三岛 ”。

闲游

亦作“闲游”。闲暇时到外面随便游玩;闲逛。《 * 词话》第一回:“所以这人不甚读书,终日闲游浪荡。”

阆苑

阆凤山之苑,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旧时诗文中常用来指宫苑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红楼梦》

瑶台

(1).美玉砌的楼台。亦泛指雕饰华丽的楼台。《楚辞·离骚》:“望瑶臺之偃蹇兮,见 有娥 之佚女。” 游国恩 纂义引 徐焕龙 曰:“瑶臺,砌玉为臺。”《淮南子·本经训》:“晚世之时,帝有 桀 紂 ,为琁室瑶臺,象廊玉牀。”《旧唐书·后妃传上·太宗贤妃徐氏》:“是以卑宫菲食,圣主之所安;金屋瑶臺,骄主之为丽。” 明 李梦阳 《去妇词》:“瑶臺筑就犹嫌恶,金屋装成不论钱。”

(2).指传说中的神仙居处。 晋 王嘉 《拾遗记·昆仑山》:“傍有瑶臺十二,各广千步,皆五色玉为臺基。” 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四折:“你如今上丹霄、赴絳闕、步瑶臺。比红尘中别是一重境界。”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牛相奉旨招婿》:“小娘子是瑶臺 閬苑 神仙, 蔡状元 是 天禄 石渠 贵客。”

(3).积雪的楼台。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赞》:“气徧霜繁,年丰雪积……权陋瑶臺,暂践盈尺。” 唐 许浑 《看雪》诗:“客醉瑶臺曙,兵防玉塞寒。” 宋 柳永 《望远行》词:“长空降瑞,寒风翦,淅淅瑶花初下……须信幽兰歌断,彤云收尽,别有瑶臺琼榭。”

(4).玉镜台。妆台的美称。 唐 刘禹锡 《伤往赋》:“寳瑟僵兮弦柱絶,瑶臺倾兮镜匳空。” 明 汤显祖 《南柯记·御饯》:“冠裳俊雅,正瑶臺镜里,凤妆浓乍。”

无穷

没有穷尽;没有止境

接天莲叶无穷碧。——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乐亦无穷。——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无穷逸致。——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受享无穷。——清· 黄宗羲《原君》

传之无穷。

后患无穷

无穷的悔恨

携手

手拉手

携手并肩

开阐

(1).犹开辟;发展。《宋书·礼志一》:“又南出道狭,未议开阐,遂於东南巳地创立丘坛。” 南朝 梁简文帝 《 * 颂》序:“庄严国界,建立道场,广行利益,开阐佛事。” 元 德异 《<坛经>序》:“﹝ 可大师 ﹞受衣绍祖,开阐正宗,三传而至 黄梅 。”

(2).广为开设。 唐 独孤及 《代百官贺芝草表》:“开阐学校,尊教劝德。” 元 杨暹 《西游记》第六本第二二出:“我佛座下弟子四人……送你到于东土,开阐戒坛,大兴妙法。”

(3).发挥阐述。 唐 杨炯 《<王勃集>序》:“揣摩三古,开阐八风。” 宋 曾巩 《<王深父文集>序》:“文集二十卷,其辞反復辨达,有所开阐。” 清 方苞 《书<陈氏集说补正>后》:“先生於诸经多开阐,兹其仅存者耳。”

琼林

亦作“璚林”。1.琼树之林。古人常以形容佛国、仙境的瑰丽景象。 晋 支遁 《<阿弥陀佛像赞>序》:“閶闔无扇於琼林,玉响天谐於簫管。”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二:“丞乃令 子良 襞纸染笔口授曰:‘华景辉琼林,清风散紫霄。’”《云笈七籤》卷五一:“洞观上清,色如白云,形如玉山,上有琼林之宫,则 魄灵帝君 所处。”

(2).比喻披雪的树林。 唐 许敬宗 《奉和喜雪应制》:“忽若琼林曙,俄同李径春。” 唐 刘禹锡 《和乐天洛下雪中宴集》:“遥想 兔园 今日会,琼林满眼映旂竿。” 前蜀 韦庄 《对雪》诗:“璚林瑶树忽珊珊,急带西风下晚天。”

(3).喻白色的花树。 元 无名氏 《一枝花·妓名张道姑》曲:“梨花月琼林捧玉,杨柳露緑线穿珠。”

(4). 唐 内库名。 德宗 时设,以藏贡品。《新唐书·陆贽传》:“至是天下贡奉稍至,及於行在夹廡署 琼林 、 大盈 二库,别藏贡物。”《宋史·食货志下一》:“ 元丰 及内库财物山委,皆先帝多蓄藏,以备缓急。若积而不用,与 东汉 西园 钱, 唐 之 琼林 、 大盈 二库何异?”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七五:“ 琼林 何不积緡泉?物自低昂人自便。”

(5). 宋 内苑名。 宋徽宗 《眼儿媚》词:“玉京曾忆旧繁华。万里帝王家。 琼林 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 明 童冀 《题钩勒竹二首为程将军赋》之二:“玉帐屯兵 渭水 湄, 琼林 锡宴夜归迟。” 清 孙枝蔚 《族侄斗槎登第喜而有作》诗:“为人夙昔耻骄矜,宴罢 琼林 喜不胜。”参见“ 琼林苑 ”、“ 琼林宴 ”。

雅宴

亦作“ 雅燕 ”。高雅的宴饮。 宋 秦观 《满庭芳·咏茶》词:“雅燕飞觴,清谈挥麈,使君高会羣贤。” 马其昶 《<濂亭集>序》:“世固有能审雅宴之声,而别 淄 澠 之味者。”

青衣

(1) 黑色的衣服

青衣小帽

(2) 汉以后卑贱者衣青衣,故称婢仆、差役等人为青衣

(3) 指评剧角色之一。扮演庄重的中年或青年妇女,因穿青衫而得名

鼓掌

(1) 拍巴掌

(2) 今多表示赞成或欢悦的意思

等我明日得了官,你就从贡院里鼓着掌,掴着手叫到我家里来。——关汉卿《状元堂陈母教子》

玉女

(1).对他人之女的美称。《礼记·祭统》:“故国君取夫人之辞曰:‘请君之玉女,与寡人共有敝邑。’” 郑玄 注:“言玉女者,美言之也。君子於玉比德焉。”《史记·秦本纪》:“乃妻之 姚 姓之玉女。” 唐 张谔 《三日岐王宅》诗:“玉女贵妃生,嫛婗始发声。” 宋 黄庭坚 《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诗:“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

(2).美女。《吕氏春秋·贵直》:“ 惠公 即位二年, * 暴慢,身好玉女。” 高诱 注:“玉女,美女也。”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玉格》:“一夕,悉化为玉女,惑其徒。”《宣和遗事》前集:“到晚后乘龙车凤輦,去三十六宫二十四苑闲游,有多少天仙玉女。”

(3).仙女。《神异经·东荒经》:“﹝ 东王公 ﹞恒与一玉女投壶。”《楚辞·贾谊<惜誓>》:“建日月以为盖兮,载玉女於后车。” 朱熹 集注:“玉女, 青要 、 乘弋 等也。”《文选·张衡<思玄赋>》:“载 太华 之玉女兮,召 洛浦 之 虙妃 。” 刘良 注:“玉女, 太华 神女。” 唐 李商隐 《寄远》诗:“ 桓娥 擣药无时已,玉女投壶未肯休。” 清 龚自珍 《戒将归文》:“造亭亭之高宫兮,接玉女於云涯。”

(4).常与“金童”对举,指侍奉仙人的女童。《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一时仙乐数声,画阁开处,左有金童,右有玉女。”

(5).草名,即女萝。《尔雅·释草》:“蒙,玉女。” 郭璞 注:“蒙,即唐也,女萝别名。”

金童

仙人的侍童。 唐 徐彦伯 《幸白鹿观应制》诗:“金童擎紫药,玉女献青莲。” 宋 苏轼 《奉敕祭西太一和韩川韵》之二:“玉璽亲题御笔,金童来侍天香。” 郭沫若 《高渐离》第三幕:“那些仙人、神人都是百病消除,长生不老,男是金童,女是玉女。”

不住

(1).不停;不断。 南朝 梁 沉约 《千佛颂》:“不常不住,非今非昔。” 唐 李白 《早发白帝城》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宋 岳飞 《小重山》词:“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茅盾 《小巫》:“ 菱姐 看见老爷脸上有点喜色,不住的点头。”

(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目的没有实现。 鲁迅 《故事新编·补天》:“﹝伊﹞疑心这东西就白薯似的原在泥土里,禁不住很诧异了。” 艾蕉 《雨》:“母亲忍不住了,连忙帮女儿脱下了湿衣。”

歌舞

合称歌唱与舞蹈

歌舞晚会

传杯

亦作“ 传盃 ”。谓宴饮中传递酒杯劝酒。 唐 杜甫 《九日》诗之二:“旧日重阳日,传杯不放杯。” 仇兆鳌 注引 明 王嗣奭 《杜臆》:“‘传杯不放杯’,见古人只用一杯,诸客传饮。”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李主簿》:“ 龙邱 李主簿 者,不知何许人也,偶於知闻处见 干 ,而与之传盃酌。” 明 文徵明 《马上口占谢诸送客》诗:“诸君送我帝城东,立马传杯犯朔风。” 感惺 《游侠传·侠圆》:“好待俺与二位好汉传杯拼饮也。”

见“ 传杯 ”。

清风明月

(1) 形容清闲无事

不妄交接,门无杂宾。有时独醉,曰:“入吾室者,但有清风;对吾饮者,惟当明月。”——《南史·谢晦传》

金马玉堂三学士,清风明月两闲人——宋· 欧阳修《会老堂致语》

(2) 也作“明月清风”

祥烟

祥瑞的烟气。 南朝 梁简文帝 《玄圃园讲颂》序:“停瑞气於三辰,汎祥烟於五节。”《旧唐书·礼仪志五》:“皇帝初至 桥陵 ,质明,柏树甘露降,曙后祥烟遍空。” 宋 柳永 《透碧霄》词:“月华边,万年芳树起祥烟。”

来回

(1) 含有以相反方向交替出动的活动

钟表摆动的一个来回

(2) 往往在返回时走同一路线的旅行

打个来回

修道

(1).犹行道,谓实践某种原则或思想。《孙子·形》:“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南史·袁粲传》:“混其声迹,晦其心用……修道遂志,终无得而称焉。”

(2).特指道家修炼以求成仙。 汉 王充 《论衡·道虚》:“夫修道求仙,与忧职勤事不同。”

(3).指学习、实行宗教教义。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一人修道,济度几许苍生?免脱几身罪累?幸熟思之!”《警世通言·金明池吴清逢爱爱》:“ 皇甫 真人已知斩妖剑不灵,自去入山修道去了。”

(4).遵循某种原则、规律。《管子·正世》:“今使人君行逆不修道,诛杀不以理,重赋敛,竭民财……财竭则不能无侵夺。”

将来

未来;现在以后的时间

少年人常思将来。——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惟思将来。

据前事推将来。

制出将来。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