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二首·其二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荷二首·其二原文

一开旋引百花开,锦绣荷衣称体裁。

君子而非内地辈,移根原自敖汉来。

诗词问答

问:荷二首·其二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荷二首·其二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荷二首·其二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九

2. 今年山庄荷开稍迟盖缘春雨略短草生迟鹿皆入水啮其叶耳

参考注释

百花

亦作“ 百华 ”。各种花。 北周 庾信 《忽见槟榔》诗:“緑房千子熟,紫穗百花开。” 唐 熊孺登 《祗役遇风谢湘中春色》诗:“应被百华撩乱笑,比来天地一閒人。”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李密学会流杯亭》:“来从百花底,转向众宾前。” 郭小川 《投入火热的斗争》诗:“就连梦,都像百花盛开的旷野,那般清新。”

锦绣

色彩鲜艳,质地精美的丝织品,比喻事物的美好

锦绣山河

荷衣

(1).传说中用荷叶制成的衣裳。亦指高人、隐士之服。《楚辞·九歌·少司命》:“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焚芰製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 吕延济 注:“芰製、荷衣,隐者之服。” 唐 钱起 《送邬三落第还乡》诗:“荷衣垂钓且安命, 金马 招贤会有时。” 明 高启 《归吴至枫桥》诗:“寄语里閭休復羡,锦衣今已作荷衣。”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八五:“白头相见 山东 路,谁惜荷衣两少年?”

(2).指旧时中进士后所穿的绿袍。 明 高明 《琵琶记·杏园春宴》:“荷衣新染御香归,引领群仙下翠微。” 明 王錂 《寻亲记·报捷》:“一别后杳无音信,知他有着荷衣分。”

体裁

文学作品的分类,可用多种标准来划分

君子

(1)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

君子不齿。——唐· 韩愈《师说》

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对别人的尊称

君子书叙。——唐· 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 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内地

(1)

(2) 在一国内部;远离海岸

(3) 关于内地,属于内地,有内地特征

(4) 周围被陆地所包围或几乎被包围的地方

(5) 在国家内部

内地城市

(6) 一国或一地区中心地带

躺在那处的那个内地医院里

内地大壁炉

内地利益的代表们

根原

根源,根由。 宋 司马光 《论风俗札子》:“是知选士者,治乱之枢机,风俗之根原也。”《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抛弃在那里,倘若明日有人认出来,根究根原,连我也不得乾浄。”《老残游记》第十一回:“説无鬼就可以不敬祖宗,为他家庭革命的根原。” 梁启超 《小说与群治之关系》:“知此义,则吾 中国 群治腐败之总根原,可以识矣。”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