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子·五陵儿女

作者:敦煌曲子 朝代:唐代

渔歌子·五陵儿女原文

睹颜多。思梦误。

花枝一见恨无门路。声哽噎。

泪如雨。见便不能移步。

五陵儿。恋娇态女。

莫阻来情从过与。畅平生。

两风醋。若得丘山不负。

诗词问答

问:渔歌子·五陵儿女的作者是谁?答:敦煌曲子
问:渔歌子·五陵儿女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敦煌曲子的名句有哪些?答:敦煌曲子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敦煌歌辞总编卷一

参考注释

花枝

(1).开有花的枝条。 唐 王维 《晚春归思》诗:“春虫飞网户,暮雀隐花枝。” 明 谢谠 《四喜记·花亭佳偶》:“浅印花鞋小,斜插花枝鬢欲烧。” 萧红 《夏夜》:“她过来似用手打我,嘴里似乎咒我,她依过的那花枝,立刻摇闪不定了。”

(2).比喻美女。 前蜀 韦庄 《菩萨蛮》词:“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宋 张景修 《虞美人》词:“旁人应笑髯公老,独爱花枝好。” 清 唐孙华 《五舫诗为同年狄向涛太史赋》:“花枝斜倚镜臺前,晚妆人倦娇相向。”

门路

(1) 实现某种目的的道路或途径

既无门路又无家庭背景

(2) 做事的诀窍、方法;解决问题的途径

摸到了点门路

哽噎

同“哽咽”

怎么忍,也忍不住喉头的哽噎。——《一封终于发出的信》

如雨

(1).形容多。《诗·齐风·敝笱》:“ 齐 子归止,其从如雨。” 毛 传:“如雨,言多也。” 汉 李陵 《答苏武书》:“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2).谓别后很难重逢,就像落下的雨不再回到天空。 汉 王粲 《赠蔡子笃》诗:“风流云散,一别如雨。”

(3).凄苦貌。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湫兮如风,凄兮如雨。”

见便

犹知趣。《古今小说·明悟禅师赶五戒》:“ 红莲 已经十岁, 清一 见他生得清秀,诸事见便,藏匿在房裡。”《醒世恒言·郑节使立功神臂弓》:“﹝ 张员外 ﹞见他会书算,又且见便,诸色周全,便叫他在店中做主管。”

不能

(1)

不可能;不能够

又北向,不能得日。——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实现

(2)

〈方〉∶不允许,不可以

不能不谈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并论

(3)

〈方〉∶不至于

移步

(1).挪动脚步。《韩诗外传》卷一:“容貌态度,进退移步,由礼则夷。”

(2).请别人行走的客气说法。 茅盾 《子夜》十六:“ 陈行长 、 朱经理 ,请移步见见敝厂的工人代表!”

五陵儿

犹言五陵年少。 唐 罗隐 《西川与蔡十九同别子超》诗:“肠断门前旧行处,不堪全属五陵儿。” 元 马致远 《湘妃怨·和卢疎斋西湖》曲:“春风骄马五陵儿,暖日 西湖 三月时。” 清 吴伟业 《送纪伯紫往太原》诗之四:“归将出塞曲,唱与五陵儿。”详“ 五陵 ”。参见“ 五陵年少 ”。

娇态

妩媚的姿态。 南朝 梁简文帝 《咏舞》:“逐节工新舞,娇态似凌虚。” 唐 宋之问 《伤曹娘》诗:“ 河伯 怜娇态, 冯夷 要姝妓。” 宋 柳永 《迎春乐》词:“怎得依前灯下,恣意怜娇态。”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二三:“新染的石榴花,又在枝头露笑脸了,鲜红似去年,娇态也不差。”

来情

(1).指将来的情况。《后汉书·冯衍传论》:“义直所以见屈於既往,守节故亦弥阻於来情。” 李贤 注:“守节之人,见 衍 被黜,弥阻难於将来。”

(2).情由。《水浒传》第五七回:“行了两日,早到山下,那里小嘍囉问了备细来情。”《水浒传》第七三回:“ 燕青 细问他来情。”

过与

(1).过多的赏赐。《吕氏春秋·务本》:“古之事君者,必先服能然后任,必反情然后受,主虽过与,臣不徒取。” 高诱 注:“过,多。”

(2).交给;送给。 唐 孟郊 《自惜》诗:“倾尽眼中力,抄诗过与人。”《敦煌曲子词·抛球乐》:“当初姊妹分明道,莫把真心过与他。”亦作“ 过以 ”。《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长者手中执得饭,过以闍梨发大愿,非但和尚奉慈亲,合狱罪人皆饱满。” 蒋礼鸿 通释:“‘过以’: 王庆菽 校作‘过与’,是对的,‘与’、‘以’变文常通用。”

平生

(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风醋

形容风韵美好动人。《敦煌曲子词·洞仙歌一》:“酒醒后多风醋,少年夫壻,向緑窗下左偎右倚。”参阅 任二北 《敦煌曲初探》。

丘山

(1).山丘;山岳。《庄子·则阳》:“丘山积卑而为高, 江 河 合水而为大。”《荀子·修身》:“累土而不輟,丘山崇成。” 唐 黄滔 《以不贪为宝赋》:“提携而日月耀手,跪拜而丘山属意。”

(2).指山林。 汉 蔡邕 《陈太丘碑文》:“时年七十,遂隐丘山,悬车告老。” 晋 陶潜 《归田园居》诗之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3).坟墓。《文选·张载<七哀>》:“昔为万乘君,今为丘山土。” 李善 注:“《方言》曰:冢大者为丘。”

(4).比喻重、大或多。《汉书·王莽传上》:“及至 青戎 摽末之功,一言之劳,然犹皆蒙丘山之赏。”此言重赏。 汉 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故乃建丘山之功,享不訾之誉。”此言大功。 宋 苏轼 《论河北京东盗贼状》:“常平之粟,累经振发,所存无几矣,而饥寒之民所在皆是,人得升合,官费丘山。”此言费用之多。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