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牧仲赣州其年简讨见和绿雪之作复遗岕茶一

作者:王士祯 朝代:清代

原文

敬亭如静女,姽婳有馀态。

洞山如道流,吐纳成沆瀣。

阳羡连故鄣,尻脽相负戴。

地灵草木异,云雾凝叆叇。

尤重罗嶰名,超轶绝流辈。

山气夕阳佳,风露非灌溉。

昨赋《绿雪诗》,莽卤乏清裁。

名流递赓唱,粲若珠百琲。

髯也实致师,拔戟成一队。

白甀题红签,细君自蒸焙。

朝来肯送似,秀色染眉黛。

下帘候鱼目,芳瓷露蟾背。

虽复遭水厄,颇亦浇垒块。

茶声正瑽琤,竹影交琐碎。

诗成遣长须,聊作三舍退。

君当贾馀勇,吾衰鼓已再。

诗词问答

问:《寄牧仲赣州其年简讨见和绿雪之作复遗岕茶一器索赋》的作者是谁?答:王士祯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王士祯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士祯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渔洋山人精华录卷四

2. 岕中茶夕阳胜朝阳

参考注释

静女

娴静的女子。《诗·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毛 传:“静,贞静也。女德贞静而有法度乃可説也。” 唐 孟郊 《静女吟》:“艷女皆妬色,静女独检踪。” 鲁迅 《野草·一觉》:“红颜的静女正在超然无事地逍遥。”

姽婳

娴静美好貌。 战国 楚 宋玉 《神女赋》:“素质干之醲实兮,志解泰而体闲。既姽嫿於幽静兮,又婆娑乎人间。”《红楼梦》第七八回:“﹝ 恒公 ﹞遂超拔 林四娘 统辖诸姬,又呼为‘姽嫿将军’。”《镜花缘》第八九回:“穠妍钟丽质,姽嫿产边陲。” 景定成 《稚伶刘箴俗哀词》之四:“双剑连骑姽嫿娘,风流妃子属 恒王 。”

道流

(1).某种主张、教义的流布。《庄子·山木》:“道流而不明居,德行而不名处。”

(2).指道家。《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谈空空於释部,覈玄玄於道流。” 李善 注:“释部,内典也。《汉书》曰:‘道家流者,出於史官,歷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也。’”

(3).道士之辈。 唐 孟浩然 《梅道士水亭》诗:“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 宋 王十朋 《龙瑞道士赠兰》诗:“清含道流气,轻带羽衣黄。” 阿英 《关于北京<燕九竹枝词>》:“至今远近道流,皆于此日聚城西 白云观 ,观即 长春 修炼处也。”

(4).指道教。《初刻拍案惊奇》卷七:“ 玄宗 虽崇奉道流,那 惠妃 却篤信佛教,各有所好。”

吐纳

(1).吐故纳新。道家养生之术。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又呼吸吐纳,服食养身,使形神相亲,表里俱济也。”《新唐书·宦者传上·高力士》:“朕将吐纳导引,以天下事付 林甫 ,若何?”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七:“ 摶 不知吐纳修养之理,假令白日冲天,亦何益于圣世?” 清 孙枝蔚 《题华山高枕图寿吴香林》诗:“那用仙家吐纳频,陶然一枕自生春。”

(2).泛指呼吸。 鲁迅 《坟·杂忆》:“因此我常常欣慕现在的青年,虽然生于 清 末,而大抵长于 民国 ,吐纳共和的空气,该不至于再有什么异族轭下的不平之气,和被压迫民族的合辙之悲罢。” 叶圣陶 《倪焕之》十五:“心脏的每一回跳动,鼻息的每一回吐纳,都奏出‘我爱着你’那句话的激动的节拍。”

(3).犹吞吐。吐出与吞进。 汉 王粲 《游海赋》:“苞吐纳之弘量,正宗庙之纪纲。” 晋 郭璞 《江赋》:“呼吸万里,吐纳灵潮。” 清 唐孙华 《同宋药洲太史登滕王阁》诗:“吐纳江流九派小,平压雉堞群峰低。”

(4).比喻贸易,买卖。 吴晗 《朱元璋传》第六章二:“商品的生产和吐纳的中心,手工业作坊和批发行号的所在地,集中着数量相当巨大的后备手工业工人和小商摊贩。”

(5).言谈;谈吐。《魏书·元翼传》:“美姿貌,善吐纳,兼有将畧。”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竺道生》:“吐纳问辩,辞清珠玉,虽宿望学僧,当世名士,皆虑挫词穷,莫敢酬抗。” 清 吴伟业 《送何省斋》诗:“吐纳既风流,姿容更瓌异。”

(6).指发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神思》:“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议论》:“ 崔 记教坊 任智方 四女皆善歌,其中二姑子,吐纳悽惋,收敛浑沦。”

沆瀣

夜间的水气,露水

呼吸沆瀣兮餐朝霞。——司马相如《大人赋》

阳羡

借指 宜兴 出产的茶。 宜兴 ,在今 江苏 。 秦 汉 时称 阳羡 ,故名。 宋 梅尧臣 《得雷太简自制蒙顶茶》诗:“顾渚及阳羡,又復下 越 茗。”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方物》:“ 张芸叟 《画墁録》云:‘ 有唐 茶品,以阳羡为上供,建溪、北苑未著也。’”

尻脽

臀部。

负戴

(1).以背负物,以头顶物。亦谓劳作。《孟子·梁惠王上》:“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宋 曾巩 《道山亭记》:“负戴者,虽其土人,犹侧足然后能进;非其土人,罕不躓也。” 清 王秀楚 《扬州十日记》:“其往来负戴者,俱焦头烂额,断臂折脛。”

(2). 汉 刘向 《列女传·楚接舆妻》: 接舆 躬耕以为食, 楚王 使使者持金百镒、车二驷往聘迎之。其妻曰:“义士非礼不动,不为贪而易操,不为贱而改行。妾事先生躬耕以为食,亲织以为衣,食饱衣暖,据义而动,其乐亦自足矣。若受人重禄,乘人坚良,食人肥鲜,而将何以待之?不如去之。”于是夫负釜甑,妻戴纴器,变名易姓而远徙,莫知所之。后因以“负戴”指夫妻一起安贫乐道,不慕富贵荣华。 清 钱谦益 《后秋兴》诗之一:“负戴相擕守故林,繙经问织意萧森。” 胡朴安 《生女慰内》诗:“来日祇应同负戴,於今何贵有鬚眉。”

地灵

(1).土地山川的灵秀之气。《韩诗外传》卷八:“惟凤为能通天祉,应地灵,律五音,览九德。” 明 何景明 《上李时楼方伯》诗:“由来天运復,谁谓地灵偏!”

(2).谓土地山川灵秀。 隋 姚察 《游明庆寺诗》:“地灵居五浄,山幽寂四禪。” 宋 欧阳修 《晋祠》诗:“地灵草木得餘润,鬱鬱古柏含苍烟。”

草木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变化,草木蕃。”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 太行 之阳有 盘谷 , 盘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鲜少。” 明 刘基 《<悦茂堂诗>序》:“故人不得其性则痛,鸟兽不得其性则瘏,草木不得其性则萎以枯。”

(2).指荒野。《韩非子·说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饿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唐 陈子昂 《谏刑书》:“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苏轼 《笏记》之一:“徒倾艸木之心,莫报乾坤之施。”

云雾

云和雾,多比喻遮蔽或障碍的东西

叆叇

(1).云盛貌。 晋 潘尼 《逸民吟》:“朝云靉靆,行露未晞。”《敦煌变文集·频婆娑罗王后宫綵女功德意供养塔生天因缘变》:“ 波旬 自领军众,来至林中,先铺靉靆之云,后降拨霖之雨。” 元 卞思义 《溪山春雨图》诗:“云林靉靆春日低,小桥流水行人稀。” 明 王錂 《寻亲记·对雪》:“彤云靉靆,茅屋顿成银界。”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十二章:“今夕月华如水,安知明夕不黑云靉靆耶?”

(2).飘拂貌;缭绕貌。 唐 刘禹锡 《和汴州令狐相公到镇改月偶书所怀二十二韵》:“衣风飘靉靆,烛泪滴巉巖。” 元 盍西村 《脱布衫·春讌》套曲:“锦綉云红窗縹緲,麝兰烟翠帘靉靆。”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通惠河》:“ 曹代萧 诗:靉靆烟光上苑通,紫泉繚绕玉河东。” 钱锺书 《围城》五:“自己不会喝酒,只在水里冲一点点红酒,常看这红液体在白液体里泛布叆叇,做出云雾状态。”

(3).眼镜。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叆叇》:“提学副使 潮阳 林公 有二物,如大钱形,质薄而透明,如硝子石,如琉璃,色如云母,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细书,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笔画倍明。中用綾绢联之,缚於脑后。人皆不识,举以问余。余曰:此靉靆也。”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九:“相传 翁覃谿 ……六七十时犹能於灯下作细书,閲蝇头字,不假靉靆。”

重罗

(1).重重罗网。 唐 司空图 《喜山鹊初归》诗之一:“翠衿红觜便知机,久避重罗稳处飞。”

(2).器具名。即细罗筛。

超轶

(1).超越;胜过。 宋 苏轼 《答舒焕书》:“足下文章之美,固已超軼世俗而追配古人矣。” 明 张居正 《请重修<大明会典>疏》:“比之《周官》《唐典》,信为超軼矣。” 梁启超 《泰西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一章:“此其持论之精确,所以超軼前哲也。”参见“ 超軼絶尘 ”。

(2).谓高超不同凡俗。 唐 柳宗元 《答吴武陵论<非国语>书》:“足下以超軼如此之才,每以师道命僕,僕滋不敢。” 宋 曾巩 《祭王平甫文》:“每心服於超軼,亦情亲於乐易。” 清 侯方域 《与宋公子牧仲书》:“公子才气超軼。”

流辈

同一辈份或同一类人

评论时文,高出流辈

山气

(1).山中的云雾之气。 汉 淮南小山 《招隐士》:“山气巃嵸兮石嵯峨,谿谷崭巖兮水曾波。” 唐高宗 《九月九日》诗:“野浄山气歛,林疏风露长。” 金 元好问 《僧寺阻雨》诗:“山气森岑入葛衣,砧声偏与客心期。”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石牌楼后面的夕阳在西方一抹淡紫的山气中隐没下去。”

(2).山中气候;山中空气。 明 袁宗道 《夏日小斋杂兴》诗之三:“最怜山气爽,徙榻傍窗纱。” 郭沫若 《游里加湖》:“傍晚在湖边林际散步,山气肃穆,沁人心脾。”

夕阳

傍晚的太阳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风露

(1).风和露。《韩非子·解老》:“时雨降集,旷野閒静,而以昏晨犯山川,则风露之爪角害之。” 唐 王昌龄 《东溪翫月》诗:“光连虚象白,气与风露寒。” 郁达夫 《采石矶》二:“昨天晚上,因为月亮好得很, 仲则 竟犯了风露,在园里看了一晚的月亮。”

(2).犹风寒。《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那老妈又是高年,船上早晚感冒些风露,一病不起。”

灌溉

(1) 同“灌 2 ”

(2) 供给水

这条小渠弯弯曲曲地绕着果子园流着,灌溉了这一带二三十亩地的果子。——丁玲《太阳照在桑乾河上》

雪诗

咏雪的诗。 宋 欧阳修 《渔家傲》词:“腊月年光如激浪,冻云欲折寒根向。 谢 女雪诗真絶唱,无比况,长堤柳絮飞来往。” 元 张雨 《雪斋》诗:“骑驴吟雪诗,煮茶煎雪水。”参见“ 雪絮 ”。

莽卤

(1).粗疏;马虎。 唐 寒山 《诗》之一六一:“男儿大丈夫,作事莫莽卤。” 宋 王禹偁 《观邻家园中种黍示嘉祐》诗:“播种甚莽卤,苗稼安能起。” 宋 叶适 《太府少卿福建运判直宝谟阁李公墓志铭》:“上玩下怠,施置莽卤,恐祸不可测。”

(2).模糊不明。 宋 叶适 《寄题锺秀才咏归堂》:“课儿读《易》夜参五,香烬销沉灯莽卤。”

清裁

(1).清明的裁断。《后汉书·党锢传·范滂》:“ 范滂 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今日寧受笞死,而 滂 不可违。”

(2).清峻的风操。 清 陈田 《明诗纪事丙籤·吴宽》:“ 匏翁 诗,体擅臺阁之华,气含川泽之秀,冲情逸致,雅制清裁。”

(3).清新别致。 清 王士禛 《渔洋诗话》卷中:“ 曲周 刘半舫 尚书诗,雅有清裁。”

流递

(1).流放;发配。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三折:“想着那引萧娘写恨书千里,搬倩女离魂酒一杯,携 文君 逃走琴三尺,恁秀才每那一桩儿不该流递。”《水浒传》第八三回:“ 宋江 叩头称谢,端简启奏:‘臣乃鄙猥小吏,误犯刑典,流递 江州 。’”

(2).佛教谓生死展转轮回。 明 叶宪祖 《北邙说法》:“万劫轮廻,多生流递,从初最到的今日,滚滚如汤沸。”

赓唱

谓以诗歌相赠答。 宋 赵抃 《有怀程给事》诗:“ 元和 賡唱今犹古,此乐情怀岂有涯。”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四》:“及归田, 吴 每自 丰中 相讯不废, 俞 同里賡唱尤密。”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木兰行围制度》:“或有时上引诸文士賡唱终夕,以示暇焉。”

百琲

极言珍珠之多。 晋 王嘉 《拾遗记·晋时事》:“﹝ 石崇 ﹞又屑沉水之香,如尘末,布象床上,使所爱者践之,无迹者赐以真珠百琲。” 清 朱琦 《感事》诗:“珊瑚斗七尺,明珠炫百琲。”按,《玉篇·玉部》:“琲,珠五百枚也。”

致师

挑战。《逸周书·克殷》:“ 周 车三百五十乘陈于 牧野 , 帝辛 从。 武王 使 尚父 与伯夫致师。” 孔晁 注:“挑战也。”《周礼·夏官·环人》:“环人,掌致师。” 郑玄 注:“致师者,致其必战之志。古者将战,先使勇力之士犯敌焉。”《新唐书·尉迟敬德传》:“令 敬德 执矟,略其垒,大呼致师。”

题红

见“ 题红叶 ”。

细君

(1) 妻子的代称

归遗细君,又何仁也。——《汉书·东方朔传》

(2) 妾

我家老爷…另娶两位细君。——清· 李渔《奈何天》

朝来

早晨。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简傲》:“ 西山 朝来,致有爽气。” 元 顾德辉 《青玉案》词:“晴日朝来升屋角,树头幽鸟,对调新语,语罢双飞却。”

送似

送与;送给。 唐 韩愈 《谁氏子》诗:“谁其亲友能哀怜,写吾此诗持送似。” 宋 黄庭坚 《次韵钱穆父赠松扇》:“银钩玉唾明璽纸,松箑轻凉并送似。”

秀色

秀美的容色

丽姿秀色

眉黛

古代女子用黛画眉,所以称眉为眉黛。黛,青黑色的颜料

鱼目

(1).鱼的眼珠子。《尚书大传》卷一下:“东海:鱼须、鱼目。”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自连珠以下,拟者间出。 杜篤 、 贾逵 之曹, 刘珍 、 潘勖 之辈,欲穿明珠,多贯鱼目。” 唐 李白 《鞠歌行》:“玉不自言如桃李,鱼目笑之 卞和 耻。” 胡先驌 《诗别萧叔絅燕京》:“碔砆鱼目徵上选,遗珠弃璧空晶莹。”参见“ 鱼目混珠 ”。

(2).泪眼。 唐 李贺 《题归梦》诗:“劳劳一寸心,灯花照鱼目。” 董懋策 注:“鱼目,泪目也。” 王琦 汇解:“鱼目有珠,故以喻含泪珠之目。”

(3).相传鳏鱼眼睛终夜不闭,旧称无妻曰鳏,故诗文中多以鱼目用为无偶独宿或不娶之典。 清 金农 《短睡十韵》:“长袖善舞更擅曲,行云行雨迷 阳臺 ……斯须拱揖遽别去,依旧独眠鱼目开。”

(4).骏马名。《汉书·西域传赞》:“蒲梢、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於黄门。”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四骏马名也。”

(5).俗以汤未煮沸者为盲汤,初沸称蟹眼,渐大称“鱼目”,也称鱼眼。 唐 陆羽 《茶经·煮》:“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

蟾背

茶叶名。 宋 杨伯嵒 《臆乘·茶名》:“茶之所产,六经载之详矣,独异美之名未备……若蟾背、虾鬚、鹊舌、蟹眼、瑟瑟尘、霏霏靄及鼓浪、涌泉、琉璃眼、碧玉池,又皆茶事中天然偶字也。”

虽复

犹纵令。 三国 魏 嵇康 《家诫》:“虽復守辱不已,犹当絶之。” 北周 庾信 《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自尔承基纂基,保受姓氏,虽復千年一圣,终是百世同宗。”

水厄

(1).溺死之灾。《北齐书·循吏传·房豹》:“ 绍宗 自云有水厄,遂於战舰中浴,并自投於水,冀以厌当之。” 唐 谷神子 《博异志·李全质》:“ 全质 纔寐,即见戴圆笠紫衣人来拜谢曰:‘公平生有水厄,但危困处,某则必至焉。’”《醒世恒言·马当神风送滕王阁》:“郎君奇才,能动江神,乃得获安;不然,诸人皆不免水厄。”《林则徐日记·道光二十一年闰三月十五日》:“闻旬日前……遭风覆舟。 补之 眷属俱救起, 瑞令 则一男两女并遭水厄矣。”

(2). 三国 魏 晋 以后,渐行饮茶,其初不习饮者,戏称为“水厄”。后亦指嗜茶。《太平御览》卷八六七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 晋 司徒 王濛 好饮茶,人至輒命饮之,士大夫皆患之。每欲候 濛 ,必云:‘今日有水厄。’”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正觉寺》:“﹝ 刘縞 ﹞专习茗饮, 彭城王 谓 縞 曰:‘卿不慕王侯八珍,好苍头水厄。’” 清 金农 《湘中杨隐士寄遗君山茶奉答》诗之三:“答他纱帽笼头坐,水厄虚名直浪传。”

垒块

比喻心中郁积的不平之气

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烧之。——《世说新语·任诞》

瑽琤

(1).象声词。玉石等碰撞声。 宋 袁褧 《枫窗小牍》卷上:“剑珮瑽琤,交暎左右。” 元 乔吉 《一枝花·合筝》套曲:“迸琼珠万颗瑽琤,间驪珠一串分明。”

(2).形容乐声、水声。 清 朱彝尊 《题汪检讨楫乘风破浪图》诗:“ 中山 君长搓手迎,道旁张乐声瑽琤。” 清 唐孙华 《闲居写怀》诗之三:“瑽琤听奔溜,巷陌成深谿。”

琐碎

零碎细小

他从不屑于做这些琐碎小事

长须

汉 王褒 《僮约》:“ 资中 男子 王子渊 ,从 成都 安志里 女子 杨惠 ,买亡夫时户下髯奴 便了 。”后因以“长鬚”指男仆。 唐 韩愈 《寄卢仝》诗:“先生又遣长鬚来,如此处置非所喜。”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妓女类》:“僕曰长鬚。” 明 叶宪祖 《鸾鎞记·诗激》:“为嘱长鬚蚤出门,寸牋好与递归辕。”

三舍

(1).古代一舍三十里,三舍为九十里。《国语·晋语四》:“若以君之灵,得復 晋国 , 晋 、 楚 治兵,会于 中原 ,其避君三舍。” 韦昭 注:“古者师行三十里而舍,三舍为九十里。”

(2).泛指距离远。 清 赵翼 《高黎贡山歌》:“层椒青青日西下,借问下山尚三舍。”

(3).二十八宿,一宿为一舍。三舍指三座星宿的位置。《吕氏春秋·制乐》:“君有至德之言三,天必三赏君,今夕荧惑,其徙三舍。”《淮南子·览冥训》:“ 鲁阳公 与 韩 搆难,战酣日暮,援戈而撝之,日为之反三舍。” 唐 卢照邻 《宴梓州南亭》诗:“愿得迴三舍,琴樽长若斯。” 清 曹寅 《避热》诗之四:“他日一瓻重命酒,愿回三舍倒戈鋋。”

(4). 宋 代 元丰 以后,太学分三舍;上舍、内舍、外舍。 宋 曾慥 《高斋漫录》:“ 崇寧 初, 蔡京 用事。 章公 惇 谓客曰:‘ 蔡元长 必行三舍,奈何?’客曰:‘三舍取士,《周官》宾兴之法,相公何为不取。’” 明 康海 《王兰卿﹞》第四折:“九天仙客正疑猜,三舍书生莫打乖。”参见“ 三舍生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