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谹父将赴浮光九日无酒赋二诗次韵

作者:王洋 朝代:宋代

原文

中虚卧北窗,岁月惊兔脱。
侧目一愁胡,已寒不须泼。
吾闻金鼎象,次第有本末。
千里尚疏封,五浆何用设。
它年激沱江,大救相如渴。
丈夫属有念,行行勿骚悄。

诗词问答

问:《曾谹父将赴浮光九日无酒赋二诗次韵》的作者是谁?答:王洋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洋的名句有哪些?答:王洋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中虚

(1).指胸腔。《荀子·天论》:“心居中虚,以治五官。” 杨倞 注:“心居於中空虚之地。” 梁启雄 释:“指人体上的胸腔。”

(2).指心。《子华子·北宫子仕》:“夫人之中虚也,不得其所欲则疑,得其所不欲则惑;疑惑载於中虚,则荆棘生矣。” 宋 苏轼 《读道藏》诗:“至人悟一言,道集由中虚。”

(3).里面空虚。《鹖冠子·学问》:“中虚外博,虽博必虚。” 晋 傅咸 《琵琶赋序》:“观其器,中虚外实,天地之象也。”

(4).犹虚心。 明 李贽 《与耿司寇告别》:“是故 曾点 终於狂而不实,而 曾参 信道之后,遂能以中虚而不易终身之定守者,则夫子来归而后得斯人也。”

(5).中气虚弱。 唐 韩愈 《病中赠张十八》诗:“中虚得暴下,避冷卧北窗。”

岁月

年月日子;时间

岁月如流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兔脱

像兔子一样迅速逃跑。形容逃得快

神光兔脱飞雪霜,宝气龙腾贯霄汉。——苏平仲《玄潭古剑歌》

侧目

(1) 偏着头看,形容听得入神

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2) 不敢从正面看,形容畏惧

乡之行劫缚者,侧目莫敢过其门。——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童区寄传》

愁胡

谓胡人深目,状似悲愁。多用以形容鹰眼。语本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胡人遥集於上楹……状若悲愁於危处。” 晋 孙楚 《鹰赋》:“深目蛾眉,状如愁胡。” 唐 杜甫 《王兵马使二角鹰》诗:“二鹰猛脑絛徐坠,目如愁胡视天地。” 明 李梦阳 《林良画两角鹰》诗:“载角森森爪拳铁,迥如愁胡眦欲裂。”

不须

不用;不必。《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 尧 不须 许由 、 巢父 ,而建号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齐 ,而王道以成。” 唐 张志和 《渔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哥哥若到 襄阳府 ,怕你不须见我爹爹妈妈。”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养着四大盆石榴,两盆夹竹桃,和许多不须费力而能开花的小植物。”

鼎象

相传 夏禹 时以百物之象铸于鼎,使民知善恶。典出《左传·宣公三年》:“昔 夏 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姦。” 杜预 注:“象所图物,著之於鼎。” 明 唐顺之 《零陵县知县题名记》:“是则其为令也,善而名之也,甚于旂常之载焉;其为令也,恶而名之也,甚于鼎象之铸焉。”

次第

依一定顺序,一个挨一个地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之一)》

次第花开

本末

(1) 树木的根和梢,比喻事物的根源和结局,原委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礼记·大学》

(2) 主次,先后

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疏封

分封。帝王把土地或爵位分赐给臣子。 唐 元稹 《追封王蟠母李氏等》:“朕宅帝位,思弘大孝,乃詔执事,追用疏封。” 唐 白居易 《崔元备张惟素郑覃陆瀍韦弘景赐爵制》:“赏不敢忘,爵不敢爱,尔宜疏封,服命而扬之。” 宋 张孝祥 《画堂春·上老母寿》词:“看取疏封汤沐,何妨频棹觥舡。”

奏疏;奏章。

何用

(1).为什么。《诗·小雅·节南山》:“国既卒斩,何用不监?” 孔颖达 疏:“何以不监察之而令相伐也?”《穀梁传·庄公六年》:“何用弗受也?为以王命絶之也。”

(2).凭什么;用什么。《穀梁传·僖公元年》:“是 齐侯 与? 齐侯 也。何用见其是 齐侯 也?” 汉 王充 《论衡·骨相》:“人曰命难知。命甚易知。知之何用?用之骨体。” 唐 韩愈 《食曲河驿》诗:“杀身谅无补,何用答生成?”

(3).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用、不须。《后汉书·孔融传》:“ 文举 舍我死,吾何用生为?” 唐 王泠然 《题河边枯柳》诗:“今日摧残何用道!数里曾无一株好。”《续资治通鉴·帝显德元年》:“今皆国家臣子也,何用致疑!”《二刻拍案惊奇》第十七卷:“﹝ 景小姐 ﹞遂也回他一首,和其末韵云……知音已有新裁句,何用重挑焦尾琴。”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如果那时不去射杀它,留到现在,足可以吃半年,又何用天天愁饭菜?”

它年

以后的某年或某一时期。《秦併六国平话》卷上:“讲武储粮图再举,它年六国一齐休。” 明 高启 《九日与客登虎丘》诗:“它年何必问谁健,但令不负持螯手。”

相如渴

汉 司马相如 患有消渴疾。后即用“相如渴”作患消渴病的典故。 唐 李商隐 《汉宫词》:“侍臣最有 相如 渴,不赐金茎露一杯。” 宋 梅尧臣 《魏文以予病渴赠薏苡二丛植庭下走笔戏谢》诗:“媿无 相如 才,偶病 相如 渴, 潩水 有丈人,薏苡分丛茂。” 明 高启 《赠医师王立方》诗:“诗人亦有 相如 渴,愿乞丹砂旧井泉。”参阅《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丈夫

(1) 已婚女子的配偶

古者丈夫不耕。——《韩非子·五蠹》

(2) 男子

生丈夫,…生女子。——《国语·越语》

(3) 成年男子

丈夫气

丈夫亦爱怜。——《战国策·赵策》

行行

(1).不停地前行。《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宋 张孝祥 《鹧鸪天》词:“行行又入笙歌里,人在珠帘第几重?” 陈毅 《赴延安留别华中诸同志》诗:“行行过 太行 ,迢迢赴 延安 。”

(2).指情况进展或时序运行。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六:“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逯钦立 注:“行行,渐渐。” 唐 王建 《行见月》诗:“月初生,居人见月一月行。行行一年十二月,强半马上看盈缺。”

(3).犹言走一走。《西游记》第五二回:“ 老君 笑道:‘这猴儿不去取经,却来我处何干?’ 行者 道:‘取经取经,昼夜无停;有些阻碍,到此行行。’”

(4).行旅。 宋 梅尧臣 《送毛秘校罢宣城主簿被荐入补令》诗:“以此赠行行,无酒勿我怪。”

(1).每行。 唐 韩愈 《柳溪》诗:“柳树谁人种?行行夹岸高。” 明 袁凯 《京师得家书》诗:“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归乡。” 林庚白 《坡行即目》诗:“炊烟燹后行行泪,物价兵间寸寸金。”

(2).各行各业。参见“ 行行出状元 ”。

刚强负气貌。《论语·先进》:“ 子路 ,行行如也; 冉有 、 子贡 ,侃侃如也。子乐。” 何晏 集解:“ 郑 曰:‘乐各尽其性,行行,刚强之貌。’” 唐 元稹 《青云驿》诗:“上天勿行行,潜穴勿悽悽,吟此青云諭,达观终不迷。”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仇大娘》:“明日,拘牒已至, 赵 行行殊不置意。”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