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幼度许过访两诗问讯

作者:张镃 朝代:宋代

曾幼度许过访两诗问讯原文

寒窗不住阅清文,炼石真为五色云。
拄杖横担东鲁教,长安今次欲谁闻。

诗词问答

问:曾幼度许过访两诗问讯的作者是谁?答:张镃
问:曾幼度许过访两诗问讯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张镃的名句有哪些?答:张镃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寒窗

指冬日寒冷的窗前,比喻艰苦的学习环境

十年寒窗

不住

(1).不停;不断。 南朝 梁 沉约 《千佛颂》:“不常不住,非今非昔。” 唐 李白 《早发白帝城》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宋 岳飞 《小重山》词:“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茅盾 《小巫》:“ 菱姐 看见老爷脸上有点喜色,不住的点头。”

(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目的没有实现。 鲁迅 《故事新编·补天》:“﹝伊﹞疑心这东西就白薯似的原在泥土里,禁不住很诧异了。” 艾蕉 《雨》:“母亲忍不住了,连忙帮女儿脱下了湿衣。”

清文

(1).清新俊雅的诗文。 南朝 齐 谢朓 《新治北窗和何从事》:“清文蔚且咏,微言超已领。” 唐 杜甫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诗:“清文动哀玉,见道发新硎。”

(2).即满文。 清 昭槤 《啸亭续录·清字经馆》:“ 乾隆 壬辰,上以大藏佛经有 天竺 番字、汉文、 蒙古 诸翻译,然其禪悟深邃,故 汉 经中咒偈,惟代以翻切,并未译得其秘指。清文句意明畅,反可得其三昧,故设清字经馆於 西华门 内。”

炼石

(1).烧炼丹石。 金 元好问 《尚药吴辨夫寿冢记》:“世乃有烹金炼石,合驻景之剂;衔刀被髮,为厌胜之术。”参见“ 炼丹 ”。

(2).“炼石补天”之省。比喻挽回不利局势。 明 陈汝元 《金莲记·焚券》:“苦相投,花值繁霜候,真是愁上添愁,又无个炼石奇谋。”

五色云

五色云彩。古人以为祥瑞。《陈书·徐陵传》:“母 臧氏 ,尝梦五色云化而为凤,集左肩上,已而诞 陵 焉。”《旧唐书·郑肃传》:“ 仁表 文章尤称俊拔……自谓门地、人物、文章具美,尝曰:‘天瑞有五色云,人瑞有 郑仁表 。’”《宋史·韩琦传》:“ 琦 风骨秀异,弱冠举进士,名在第二。方唱名,太史奏日下五色云见,左右皆贺。” 元 方回 《次韵刘君鼎见赠》之二:“名场早捷千军阵,臚陛应符五色云。”详“五云体”。

拄杖

(1).执持。 三国 魏 曹操 《陌上桑》:“食芝英,饮醴泉,拄杖桂枝佩秋兰。”

(2).支撑着拐杖。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 韩康伯 病,拄杖前庭消摇。” 宋 苏轼 《次韵参寥寄少游》:“当年步月来幽谷,拄杖穿云冒夕烟。”

(3).手杖,拐杖。 唐 钱起 《题延州圣僧穴》诗:“四时树长书经叶,万岁巖悬拄杖籐。” 宋 陆游 《晚步江上》诗:“高柳阴中扶拄杖,平沙稳处据胡牀。” 明 马愈 《马氏日抄·憨皮袋》:“乃 贯休 所画 弥勒佛 像,横一拄杖挑皮袋於背,腰间曳一蕉扇。”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 禹 来治水,一定不成功,如果他是 鲧 的儿子的话,’一个拿拄杖的学者说。”

东鲁

(1).原指 春秋 鲁国 。后以指 鲁 地(相当今 山东省 )。《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世有 周子 ,雋俗之士,既文且博,亦玄亦史。然而学遁 东鲁 ,习隐 南郭 。” 李善 注引《庄子》:“ 鲁 君闻 颜闔 得道人也,使人以币先焉…… 颜闔 对曰:‘恐听谬而遗使者罪,不若审之。’使者反审之,復来求之,则不得矣。” 唐 李白 《赠武十七谔》诗:“爱子隔 东鲁 ,空悲断肠猿。”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七:“二公表章经籍,篤古崇儒,至求淑相攸,必属之 东鲁 圣人之裔,诚不愧儒雅风流矣。” 黎元洪 《檄山东文》:“ 东鲁 开化最早,文明独先。”

(2).指 孔子 。 孔子 为 春秋 鲁 人,故称。《陈书·周弘正传》:“ 东鲁 絶编之思, 西伯 幽忧之作。”

长安

长安地名始于秦朝,西汉、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陕西西安一带

今次

这回,这番。《水浒传》第三六回:“今次正从这里经过,如何不结识他?”《水浒传》第五六回:“放着有高手弟兄在此,今次却用着 鼓上蚤 时迁 去走一遭。”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