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王幼安哭韩君表

作者:苏过 朝代:宋代

次韵王幼安哭韩君表原文

公子虽轩冕,山林契夙心。

坐禅新活计,脱屣旧冠簪。

共笑谋生拙,知非涉世深。

颂诗留纩息,妙意可销沈。

诗词问答

问:次韵王幼安哭韩君表的作者是谁?答:苏过
问:次韵王幼安哭韩君表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次韵王幼安哭韩君表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苏过的名句有哪些?答:苏过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参考注释

公子

古代称诸侯的儿子或女儿,后来称豪门世家的儿子,也用来尊称别人的儿子

大公子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轩冕

(1).古时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冕服。《管子·立政》:“生则有轩冕、服位、穀禄、田宅之分,死则有棺槨、绞衾、壙垄之度。”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既轩冕之非荣,岂緼袍之为耻。” 唐 陈子昂 《昭夷子赵氏碑》:“故蓬居穷巷,轩冕结辙。”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四》:“酬酢化尊卑,尊卑化轩冕,轩冕化宫室,宫室化城郭。”

(2).借指官位爵禄。《庄子·缮性》:“古之所谓得志者,非轩冕之谓也,谓其无以益其乐而已矣。” 唐 《过陶徵君隐居》诗:“田园三亩緑,轩冕一銖轻。”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文》:“轩冕失之,有时而復来;节行失之,终身不可得矣。” 明 高叔嗣 《简袁永之狱中》诗:“本同江海人,俱为轩冕误。” 清 纳兰性德 《与顾梁汾书》:“恒抱影於林泉,遂忘情於轩冕。”

(3).指国君或显贵者。《管子·轻重甲》:“故轩冕立於朝,爵禄不随,臣不为忠。”《后汉书·崔駰传》:“临雍泮以恢儒,疏轩冕以崇贤。” 唐 王昌龄 《灞上闲居》诗:“轩冕无枉顾,清川照我门。”《明史·文苑传四·徐渭》:“当 嘉靖 时, 王 李 倡七子社, 谢榛 以布衣被摈。 渭 愤其以轩冕压韦布,誓不入二人党。”

(4).指为官。 清 侯方域 《汤御史传》:“然性素高介,当官则死其职,过即澹然无轩冕情。”

山林

有山和树木的地方

山林地区

夙心

平素的心愿。《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惟君明叡,平其夙心。”《周书·齐炀王宪传》:“吾之夙心,公寧不悉,但当尽忠竭节耳,知復何言。”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王知古》:“惟以稚女是怀,思配君子,既辱高义,乃叶夙心。” 明 高启 《过戴居士宅》诗:“不负沧洲约,重来论夙心。”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无怨於生,亦无怖於死,即将投我琼瑶,依然弄此笔墨,夙心旧习,不能改也。”

坐禅

僧尼闭目端坐,凝志静修

高台坐禅

活计

(1) 过去专指手艺或缝纫、刺绣等

针线活计

(2) 现在泛指各种体力劳动

安排活计

(3) 生计,也指维持生活

至亲数口,今后如何活计

脱屣

比喻看得很轻,无所顾恋,犹如脱掉鞋子。《汉书·郊祀志上》:“嗟乎!诚得如 黄帝 ,吾视去妻子如脱屣耳!” 颜师古 注:“屣,小履。脱屣者,言其便易,无所顾也。” 唐 李颀 《缓歌行》:“一沉一浮会有时,弃我翻然如脱屣。” 宋 王禹偁 《潘阆咏潮图序》:“脱屣场屋,耻原夫之流;栖心云泉,有终焉之计。” 清 侯方域 《重修颜鲁公碑亭记》:“夫 鲁公 之见厄於当时,而直伸其志,其视卿相王侯与其国封邸第,曾不若脱屣,而何有於亭?” 梁启超 《意大利建国三杰传》:“ 加里波的 之脱屣爵禄,兔起鶻落于 卡菩列拉 之一孤岛,其高风亮节,为史家所津津乐道。”

冠簪

(1).使冠固定于发髻上的簪子。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叛贼·发冢》:“其棺内外寳货不可胜计, 沉 得其冠簪一枚,长数寸,而古作紺碧色,出以示余。” 明 李东阳 《兆先赴试三河念之有作》诗:“髻丱能几时,忽已胜冠簪。”胜冠簪,犹言成年。

(2).比喻仕宦。 明 李东阳 《不寐》诗:“弱岁忝科籍,冠簪奉明廷。”

谋生

讨生活,营求生计

靠土地谋生

我们两个各自谋生

知非

(1).五十岁的代称。《淮南子·原道训》:“故 蘧伯玉 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谓年五十而知前四十九年之过失。后因以“知非”称五十岁。 唐 白居易 《自咏》:“诚知此事非,又过知非年。” 宋 李清照 《<金石录>后序》:“余自少 陆机 作赋之二年,至过 蘧瑗 知非之两岁,三十四年之间,忧患得失,何其多也?” 清 钮琇 《觚賸·除夜觇士》:“﹝ 陈楚产 ﹞齿踰知非,始补弟子员。”

(2).省悟以往的错误。 唐 赵嘏 《东归道中》诗之一:“平生事行役,今日始知非。” 宁调元 《东蜕庵三什》:“北瘦南肥各迥然,知非遥想待他年。”

涉世

接触社会,经历世事

宗人夷吾有美名,博学不及衍,涉世声誉过之。——《晋书·孔衍传》

纩息

弥留之际的呼吸。古人临死,置纩于其口鼻之上,以验气息之有无。 唐 柳宗元 《掩役夫张进骸》诗:“一朝纊息定,枯朽无妍媸。” 宋 苏轼 《和陶<读山海经>》之三:“奇文出纊息,岂復生死流。” 明 徐渭 《<陆氏谱>序》:“及 宋 之亡也,朝廷在楼櫓间矣,老嫠抱孤子而泣,此与纊息者何异哉?”

妙意

灵妙的意想,灵感。 明 高启 《青丘子歌》:“妙意俄同鬼神会,佳景每与江山争。”

深奥的意义。妙,通“ 眇 ”,深远。《关尹子·九药》:“非言非意在彼微言妙意之上。” 宋 苏轼 《惠州李氏潜珍阁铭》:“悼此江之独西,叹妙意之不陈。”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