饯赵可斋朝京

作者:杨公远 朝代:宋代

饯赵可斋朝京原文

秋高秣马理征鞍,琴鹤相随上帝关。
已有声名闻草木,又将诗句动夷蛮。
金銮未赐金莲炬,玉陛将催玉笋班。
管取来年三二月,定年昼著锦衣还。

诗词问答

问:饯赵可斋朝京的作者是谁?答:杨公远
问:饯赵可斋朝京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杨公远的名句有哪些?答:杨公远名句大全

杨公远饯赵可斋朝京书法欣赏

杨公远饯赵可斋朝京书法作品欣赏
饯赵可斋朝京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秋高

谓秋日天空澄澈、高爽。 唐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 陈润 《赋得秋河曙耿耿》:“晚望秋高夜,微明欲曙河。” 唐 翁承赞 《题壶山》诗:“秋高巖溜白,日上海波红。”

秣马

饲马。《左传·襄公二十六年》:“简兵蒐乘,秣马蓐食。”《国语·吴语》:“ 吴王 昏乃戒,令秣马食士。”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 尚 使人慰劳曰:‘蛮人多寳,足富数世,诸卿但不併力耳!所亡何足介意。其明旦秣马蓐食,径赴城屯。’” 唐 岑参 《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洗兵鱼海云迎阵,秣马龙堆月照营。” 宋 黄庭坚 《送伯氏入都》诗:“王侯不可謁,秣马兴言归。”

征鞍

犹征马。指旅行者所乘的马。 唐 杜审言 《经行岚州》诗:“自惊牵远役,艰险促征鞍。” 宋 谢薖 《蝶恋花》词:“留定征鞍君且住,人间岂有无愁处。” 明 屠隆 《綵毫记·湘娥思忆》:“王孙何处解征鞍,灵妃怨,瑶瑟与谁弹?” 刘国钧 《饯春词》之一:“若个多情解相忆,征鞍还带落花飞。”

相随

(1).亦作“ 相隋 ”。谓互相依存。《老子》:“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之相随。” 马王堆 汉 墓帛书《老子·道经》作“相隋”。

(2).伴随;跟随。《史记·苏秦列传》:“是何庆弔相随之速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夫説贵抚会,弛张相随。” 马烽 《饲养员赵大叔》:“说完,匆匆忙忙相随那女人走了。”

帝关

天帝、天子的宫门。 南朝 梁 江淹 《倡妇自悲赋》:“於是怨帝关之遂岨,悵平原之何极。” 唐 张乔 《哭陈陶》诗:“神理今难问,予将叫帝关。”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四:“‘冰’字 唐 书音作去声。 欧阳文忠公 诗乃有‘独宿冰厅梦帝关。’,冰字作平声用。”

声名

名声;名誉

第三是三仙姑的声名不好。——《小二黑结婚》

草木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变化,草木蕃。”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 太行 之阳有 盘谷 , 盘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鲜少。” 明 刘基 《<悦茂堂诗>序》:“故人不得其性则痛,鸟兽不得其性则瘏,草木不得其性则萎以枯。”

(2).指荒野。《韩非子·说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饿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唐 陈子昂 《谏刑书》:“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苏轼 《笏记》之一:“徒倾艸木之心,莫报乾坤之施。”

诗句

诗的句子。亦泛指诗。 唐 韩愈 《和侯协律咏笋》:“ 侯生 来慰我,诗句读惊魂。” 元 萨都剌 《登北固山无传上人小楼》诗:“百年诗句里, 三国 酒杯间。” 郭小川 《把家乡建成天堂》诗:“我的诗句是战鼓。要永远永远催动你们前进。”

夷蛮

古代对东方和南方各族的泛称。《史记·太史公自序》:“嘉 句践 夷蛮能脩其德,灭强 吴 以尊 周 室,作《越王句践世家》第十一。” 唐 韩愈 《祭郑夫人文》:“微嫂之力,化为夷蛮。” 明 刘基 《过闽关》诗之四:“驛路高低过岭关,兠离人语杂夷蛮。”

金銮

(1).帝王车马的装饰物。金属铸成鸾鸟形,口中含铃,因指代帝王车驾。 前蜀 毛文锡 《柳含烟》词:“昨日金鑾巡上苑,风亚舞腰纤輭。”

(2).见“ 金鑾殿 ”。

(3).翰林学士的美称。 唐 元稹 《祭翰林白学士太夫人文》:“仲则金鑾之英,季则蓬山之选。” 宋 梅尧臣 《送白鹇与永叔依韵和公仪》:“玉兔精神怜已久,金鑾人物世无双。”《文献通考·职官八》:“前朝因 金鑾坡 以为门名,与翰林院相接,故为学士者称金鑾以美之。”

(4). 白居易 女儿的名字。后借指 * 。 唐 白居易 《金銮子晬日》诗:“行年欲四十,有女曰 金鑾 。” 清 王继香 《<小螺庵病榻忆语>书后》:“古人如 昌黎 志女 孥 之壙, 乐天 哀 金鑾 之辞,有此鬱伊,无此悱惻也。”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五:“ 吴兴 * 严静 甫九龄,善书,兼工墨竹。 莆田 吴荔娘 题云:……晴窗书破洪儿纸,谁识金鑾未十龄。”

金莲炬

见“ 金莲华炬 ”。

玉陛

(1).帝王宫殿的台阶。《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常愿得一奉朝覲,排金门,蹈玉陛……死不恨矣。” 唐 王昌龄 《夏月花萼楼酺宴应制》诗:“玉陛分朝列,文章发圣聪。” 宋 陆游 《十二月二十七日祭风师归道中作》诗:“束带敢言趋玉陛,横戈犹忆戍 天山 。”

(2).指朝廷。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玉陛舒奇抱。看琐尾啼饥众纷扰,惟改柱张弦,抡才访道。” 清 陈梦雷 《秋兴》诗之八:“紫誥恩荣辞玉陛,彩衣秋好舞牙檣。”

玉笋班

亦作“ 玉笋班 ”。指英才济济的朝班。 唐 郑谷 《九日偶怀寄左省张起居》诗:“浑无酒泛金英菊,漫道官趋玉笋班。” 宋 张元干 《奉送晁伯南归金溪》诗:“文元勛业金甌字,昭德风流玉笋班。” 金 元好问 《王子端内翰山水同屏山赋》诗之二:“眼明今日题诗处,却见明昌玉笋班。” 明 刘基 《送金华何生还乡觐亲》诗:“故家文物依然在,似汝须归玉笋班。”参见“ 玉笋 ”。

见“ 玉笋班 ”。

管取

包管。 宋 杨万里 《竹枝歌》:“ 吴 儂一队好儿郎,只要舩行不要忙,着力大家齐一拽,前头管取到 丹阳 。” 元 郑光祖 《三战吕布》第一折:“破阵弓开秋月满,催军鼓凯阵云孤,明朝管取成功效,方显人间大丈夫。”《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老哥哥,你明日切切不可提起;如提着一字,管取你我今日这片心神都成画饼。”

来年

未来的一年;下一年

二月

中篇小说。柔石作。1929年发表。青年知识分子萧涧秋来到芙蓉镇小学任教,与校长之妹陶岚相爱。萧因同情、资助在北伐战争中牺牲的老同学的寡妻文嫂,而招致非议和诬蔑。为了彻底帮助文嫂,他决定牺牲与陶岚的爱情,娶文嫂为妻,不料招致更大的攻击。文嫂终于不堪舆论压力上吊自尽。萧涧秋受此打击,毅然离开芙蓉镇,陶岚决意随他而去。

锦衣

(1).精美华丽的衣服。旧指显贵者的服装。《诗·秦风·终南》:“君子至止,锦衣狐裘。” 毛 传:“锦衣,采色也。” 孔颖达 疏:“锦者,杂采为文,故云采衣也。” 唐 李白 《越中览古》诗:“ 越王 句践 破 吴 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行仪卫》:“象七头,各以文锦被其身……锦衣人跨其颈。”

(2).指禁卫军士卒。《前汉书平话》卷上:“黄罗旗盖下,见三千个锦衣簇拥,二百员战将遮护。”

(3).指锦衣卫。亦指锦衣卫的官员。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察智·周新异政》:“公在 浙 多异政,时锦衣纪纲擅宠,使千户往 浙 辑事,作威受赂, 新 捕治之。” 清 余怀 《板桥杂记·轶事》:“ 定生 大为锦衣 冯可宗 所辱。”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会狱》:“听説要拿廵按 黄澍 、督抚 袁继咸 、大锦衣 张薇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