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巡抚福宁奏报前后得雨均已沾足秋禾普种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畿南普渥大田茂,齐北驰询晚种情。

幸值五朝连霁好,预披千里卜秋成。

高原下隰无不遍,旧种新耕争发荣。

实感天恩实切畏,夙钦谦益损由盈。

诗词问答

问:《山东巡抚福宁奏报前后得雨均已沾足秋禾普种诗以志慰》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九十一

2. 前据梁肯堂奏畿南广平顺德大名三府于初十十一等日并得透雨大田播种齐全其已种者亦俱长发畅茂因念福宁虽奏东省于六月初三以前各属俱得雨泽而仅止一二寸者究未沾足嗣后曾否续得透雨随即驰谕询问令其速行覆奏以慰廑注

参考注释

大田

(1) 面积很大种有作物的田地

大田还没有开镰,人们都呆在家里打杂

(2) 指良田

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秋成

(1).秋季成熟。 南朝 梁 王僧孺 《吏部郎表》:“寧为天覆地长,復与雨露相滋,秋成春发,必如暄寒无爽。”

(2).收获;收成。 唐 杜牧 《八月十二日得替后移居霅溪馆因题长句四韵》:“万家相庆喜秋成,处处楼臺歌板声。”《元史·李元礼传》:“时当盛夏,禾稼方茂,百姓岁计,全仰秋成,扈从经过,千乘万骑,不无蹂躪。”《醒世姻缘传》第三一回:“这秋成的时候尚且如此,若到了冬春,这些飢民若不设法救济,必定半个不存。”

(3).指秋季成熟的庄稼。 隋 李播 《周天大象赋》:“荐秋成於八穀,务春採於扶筐。”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 復之 ( 胡復之 )有庄,与 马士英 之庄邻,田甚腴。 士英 令其子以三千金强买之……未几国变,田仍归 胡 ,官价半原值耳,田中秋成已熟, 马氏 之工本也。”

高原

海拔较高、地形起伏较小的大块平地

黄土高原

无不

没有不;全是。《礼记·中庸》:“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幬。”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序:“风雨晦明,无不从顺。”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序》:“凡六经 孔子 之书,无不牵合其论,而上下其词也。” 鲁迅 《朝花夕拾·<狗·猫·鼠>》:“ 日耳曼 人走出森林虽然还不很久,学术文艺却已经很可观,便是书籍的装潢,玩具的工致,也无不令人心爱。”

发荣

(1).(草木)生长茂盛。 汉 张衡 《南都赋》:“芙蓉含华,从风发荣,斐披芬葩。” 宋 梅尧臣 《拟宋之问<春日剪綵花应制>》诗:“不是将春竞,天心重发荣。” 明 刘基 《旅兴》诗之四六:“今晨视郊原,草木皆发荣。”

(2).开花。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之二:“夫辩言之艳,能使穷泽生流,枯木发荣。” 明 张宁 《方洲杂言》:“祝曰:‘倘吾子获荐,花其发荣。’淹宿盛开,香气满室。”

(3).泛指成长壮大。 叶圣陶 《未厌集·小病》:“只想她怎样使他欢喜,怎样给他安慰,怎样将护他生命的发荣。”

实感

真实有个性的感情或思想

真情实感

天恩

(1).指帝王的恩惠。《后汉书·班超传》:“幸得以微功,特蒙重赏,爵列通侯,位二千石,天恩殊絶。”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控代》:“蒙圣主天恩高旷。”《红楼梦》第五三回:“咱们家虽不等这几两银子使,多少是皇上天恩。”

(2).泛指极大的恩德。《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四:“ 李氏 道:‘多谢老爷天恩。’”

实切

实在;的确。《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只是萍踪相遇,受此深恩,无地可报,实切惶愧耳。”

益损

增减;兴革。《战国策·宋卫策》:“子听吾言也以説君,勿益损也,君必善子。” 宋 曾巩 《上欧阳舍人书》:“今世贤士,上以知而进之矣,然未免於庸人邪人杂然而处也;於事之益损张弛有戾焉,不辨之,则道不明。”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