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舫三首·其二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石舫三首·其二原文

昆明冰凝镜光平,妥帖不波雅惬情。

漫道岸傍艰动转,篷窗日影岂非行。

诗词问答

问:石舫三首·其二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石舫三首·其二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石舫三首·其二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十

2. 去声

参考注释

昆明

中国云南省省会。市区面积2199平方公里,市区人口129万.中国西南重镇,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南交通枢纽。别名“春城”

冰凝

结冰;冻结。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工部·两京街道》:“但冬月冰凝,尚堪步屧,甫至春深,晴暖埃浮。” 戴望舒 《过旧居》诗:“而一切都在那里,原封不动,欢笑没有冰凝,幸福没有尘封。?”

镜光

(1).镜子的光。借指镜。 清 黄遵宪 《山歌》:“一家女儿做新娘,十家女儿看镜光。”

(2).明亮的光。 唐 刘长卿 《水西渡》诗:“伊水摇镜光,纤鳞如不隔。” 唐 许浑 《重游飞泉观》诗:“松叶正秋琴韵响,菱花初晓镜光寒。” 唐 广宣 《驾幸普济寺应制》诗:“寺压山河天宇静,楼悬日月镜光新。”

妥帖

亦作“ 妥怗 ”。亦作“ 妥贴 ”。1.稳当;合适。 晋 陆机 《文赋》:“或妥帖而易施,或岨峿而不安。”《南齐书·文学传·陆厥》:“岨峿妥怗之谈,操末续颠之説。” 宋 梅尧臣 《次韵和长吉上人淮甸相遇》:“文字皆妥贴,业术无倾敧。”《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小人们商议,不如教他写一纸靠身文书,方才妥帖。” 朱自清 《背影》:“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

(2).安定。 唐 杜甫 《故司徒李公光弼》诗:“拥兵镇 河 汴 ,千里初妥贴。”《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元年》:“ 泌 曰:‘易帅之际,军中烦言,乃其常理, 泌 到,自妥贴矣。’” 清 陈维崧 《 * ·上巳阴雨慨然成咏》词:“宾朋妥贴,心情安顿。”

(3).平静,宁静。 唐 陆龟蒙 《奉和太湖诗·初入太湖》:“斯须风妥怗,若受命平秩。” 宋 史达祖 《醉落魄》词:“江痕妥贴,日光熨动黄金叶。” 元 汪元亨 《醉太平·警世》曲:“门前山妥帖,窗外竹横斜。”

(4).齐备,停当。《英烈传》第四七回:“正在安置妥贴,只听一声炮响喨,即便同时发作起来。”《老残游记》第十九回:“一一安排妥帖。” 鲁迅 《而已集·再谈香港》:“十箱书收拾妥帖,至少要五点钟。”

惬情

(1).合乎情理。《梁书·止足传·顾宪之》:“临终为制敕其子曰:‘……常谓中都之制,允理愜情。衣周於身,示不违礼;棺周於衣,足以蔽臭。’”

(2).满意,符合心意。 唐 张九龄 《使还湘水》诗:“于役已弥岁,言旋今愜情。”

道岸

佛教语。菩提岸;彻悟的境界。 明 沉鲸 《双珠记·元宵灯宴》:“道岸先登,天街思陟。” 清 沉起凤 《谐铎·荆棘里》:“俗传菩提善岸,即儒家所谓道岸。”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张孟词贡士》:“誓余登道岸,度汝上层天。苍昊如求士,呼空首荐贤。”

动转

活动;行动。《梁书·陈庆之传》:“权柄一去,动转听人。” 元 关汉卿 《五侯宴》第三折:“我这里立不定虚气喘,无筋力手腕软,瘦身躯急难动转。”《红楼梦》第九回:“説着,要起来,那知连日饮食不进,身子岂能动转。” 萧军 《八月的乡村》三:“机车里没燃尽的煤火,现在不再有多少烟可冒,所听到的声音,是几个伤残的士兵不能动转的呻吟。”

篷窗

犹船窗。 宋 张元干 《满江红·自豫章阻风吴城作》词:“倚篷窗无寐,引杯孤酌。” 清 文德翼 《池口阻风》诗:“伸脚篷窗西日移,打头芦渚北风吹。” 清 曹寅 《北行杂诗》之六:“日气挟飞燕,篷窗晚食时。”

日影

日光照射物体所成的阴影

岂非

难道不是…?用于反问

岂非咄咄怪事?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