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菊

作者:李新 朝代:宋代

桃花菊原文

秋雨秋风夜,闲为桃菊吟。
任香飘涧水,回翠入篱金。
苦李自胡越,幽兰初腹心。
故山千里外,回首暝烟深。

诗词问答

问:桃花菊的作者是谁?答:李新
问:桃花菊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新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新名句大全

李新桃花菊书法欣赏

李新桃花菊书法作品欣赏
桃花菊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秋雨

1、秋雨(autumna rain)夏秋过渡季节或秋冬过渡季节里连阴雨天气的通称。2、秋雨是一部文艺作品的名字,同名作品有长篇小说《秋雨》、电影《秋雨》、文学印象秋雨、散文《秋雨》以及文人名字余秋雨。

秋风

秋天的风

胡越

(1). 胡 与 越 。亦泛指北方和南方的各民族。 汉 邹阳 《上书吴王》:“臣闻 秦 倚 曲臺 之宫,悬衡天下,画地而人不犯,兵加 胡 越 。” 宋 司马光 《言施行封事上殿札子》:“ 汉武帝 详延特起之士,待以不次之位,终获其用,威加 胡 越 。” 清 姚鼐 《咏古》之二:“ 秦皇 服 胡 越 ,六合归悬衡。”后亦泛指异族。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剿抚异同》:“而听该酋置馆,杂居齐齿,胡越横行輦轂,羌夷布满街衢,自古及今,实所未闻。”

(2). 胡 地在北, 越 在南,比喻疏远隔绝。《淮南子·俶真训》:“六合之内,一举而千万里。是故自其异者视之,肝胆胡越,自其同者视之,万物一圈也。” 高诱 注:“肝胆喻近,胡越喻远。” 唐 白居易 《与微之书》:“况以胶漆之心,置於胡越之身,进不得相合,退不能相忘。” 宋 欧阳修 《与王懿敏公书》之一:“人生聚散,忧患百端,相见何时?况开年决求南去,遂益为胡越也。” 明 孙梅锡 《琴心记·相如倦游》:“当时已惭裾曳,何况飘蓬,转眼又成胡越。”

(3).比喻敌人或对立关系。 宋 苏轼 《韩愈论》:“儒墨之相戾,不啻若 胡 越 ,而其疑似之间,相去不能以髮,宜乎 愈 之以为一也。”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阁三·冢宰避内阁》:“ 孙富平 与 新建 各结强援,相攻若 胡 越 ,而阁部成两讼场矣。”

幽兰

(1).兰花。《楚辞·离骚》:“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 前蜀 韦庄 《上春词》:“幽兰报暖紫芽折,夭花愁艷蝶飞迴。” 陈毅 《冬夜杂咏·幽兰》:“幽兰在山谷,本自无人识。”

(2).古琴曲名。 战国 楚 宋玉 《讽赋》:“臣援琴而鼓之,为《幽兰》、《白雪》之曲。”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曹风》以 * 比色, 楚 謡以《幽兰》儷曲。” 唐 白居易 《听幽兰》诗:“琴中古曲是《幽兰》,为我慇懃更弄看。”

腹心

(1).肚腹与心脏,皆人体重要器官。亦比喻贤智策谋之臣。《诗·周南·兔罝》:“肃肃兔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郑玄 笺:“此罝兔之人,行於攻伐,可用为策谋之臣,使之虑事,亦言贤也。”《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 唐 陈子昂 《上军国利害事·牧宰》:“宰相陛下之腹心,刺史县令陛下之手足,未有无腹心手足而能独理者也。”《 * 词话》第十七回:“君犹元首,辅臣犹腹心也,百官犹四肢也。”

(2).指亲信。《汉书·张汤传》:“ 伍被 本 * 谋,而 助 亲幸出入禁闥腹心之臣,乃交私诸侯,如此弗诛,后不可治。”《陈书·高祖纪上》:“ 景 至闕下,不敢入臺,遣腹心取其二子而遁。” 清 洪昇 《长生殿·合围》:“原有三十二路将官,番 汉 并用,性情各别,难以任为腹心。” 郭沫若 《王阳明礼赞》:“ 刘瑾 命腹心二人尾随,原拟在途中加以暗害。”

(3).犹言至诚之心。《左传·宣公十二年》:“君之惠也,孤之愿也,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君实图之。”《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 宋 王安石 《谢林中舍启》:“比问州邸,云改县章,治所相望,私诚甚喜,谓宜朝夕,可布腹心。”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红玉》:“今实布腹心:僕之卧薪尝胆者,固有日矣。”

(4).比喻近中心的重要地区。《史记·赵世家》:“今 中山 在我腹心,北有 燕 ,东有 胡 ,西有 林胡 、 楼烦 、 秦 、 韩 之边,而无彊兵之救,是亡社稷,柰何?” 唐 韩愈 《论天旱人饥状》:“又京师者,四方之腹心,国家之根本。”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亮总兵》:“腹心千里,兵力虚弱。” 杨朔 《海罗杉》:“ 大井 深藏在 井冈山 的腹心地带,四面紧围着层层迭迭的高山。”

故山

旧山。喻家乡。 汉 应瑒 《别诗》之一:“朝云浮四海,日暮归故山。” 唐 司空图 《漫书》诗之一:“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鶯声似故山。” 宋 秦观 《吕与叔挽章》之一:“追惟献岁发春间,和我新诗忆故山。” 凌景坚 《寄十眉》诗:“应被故山猿鹤笑,我偏无计渡 汾 南。”

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回首

(1) 把头转向后方

(2) 回顾

可堪回首。——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婉辞。死亡

回首之日

暝烟

亦作“ 暝烟 ”。傍晚的烟霭。 唐 戴叔伦 《过龙湾五王阁访友不遇》诗:“野桥秋水落,江阁暝烟微。” 宋 韩元吉 《水龙吟·题三峰阁咏英华女子》词:“回首暝烟千里,但纷纷,落红如泪。”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沉江》:“仰天读罢《招魂》赋, 扬子江 头乱暝烟。”

见“ 暝烟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