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

作者:陆游 朝代:宋代

春晚原文

南陌东阡自在身,黄尘不污接篱巾。
无方可梁星星鬓,有酒能留盎盎春。
下豉已添蓴菜美,衔泥又见燕巢新。
作公何益辛毗事?且是人间九十人。

诗词问答

问:春晚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问:春晚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陆游的名句有哪些?答:陆游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南陌

南面的道路。 南朝 梁 沉约 《鼓吹曲同诸公赋·临高台》:“所思竟何在, 洛阳 南陌头。” 唐 沉佺期 《李舍人山园送庞邵》诗:“东邻借山水,南陌驻驂騑。” 清 宋琬 《舟中怀米吉土作长歌寄之》:“西郊芳草梨花岸,南陌春风明月轮。”

自在身

佛教语。谓心离烦恼、舒适自在的身躯。 唐 白居易 《池上闲吟》之一:“高卧閒行自在身,池边六见柳条新。”《景德传灯录·龙树尊者》:“尊者復於坐上现自在身,如满月轮。”

黄尘

(1).黄色的尘土。《后汉书·马融传》:“风行云转,匈礚隐訇,黄尘勃滃,闇若雾昏。” 唐 王昌龄 《塞下曲》之二:“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鲁迅 《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少顷,看见大路上黄尘滚滚,一辆摩托车驰过。”

(2).比喻俗世;尘世。 唐 聂夷中 《题贾氏林泉》诗:“岂知黄尘内,迥有白云踪。” 明 高启 《江上晚眺图》诗:“观图忽起沧洲想,身堕黄尘又几年。” 清 周亮工 《有感寄舍弟靖公暨唐肯堂》诗:“看尽黄尘迷不得,相期破衲老江滨。”

(3).犹黄泉。 清 蒋士铨 《空谷香·怀香》:“黄尘碧落两难凭,神仙有数,生死无常,那不关情。”

接篱

1.见"接?"。

无方

(1) 不得法;方法不对

经营无方

(2) 没有固定的方向、处所、范围

梁星

流星名。《宋史·天文志五》:“流星有八,曰天使,曰天暉,曰天鴈,曰天保,曰地鴈,曰梁星,曰营头,曰天狗。”

星鬓

花白的鬓发。 南朝 齐 谢朓 《咏风》:“时拂孤鸞镜,星鬢视参差。” 唐 卢照邻 《和王奭秋夜有所思》:“劳歌欲有和,星鬢已将垂。” 清 黄景仁 《客中闻雁》诗:“我亦稻粱愁岁暮,年年星鬢为伊加。”

有酒

谓喝醉酒。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你且住者,今日有酒也, 红娘 扶将哥哥去书房中歇息,到明日咱别有话説。” 元 郑廷玉 《后庭花》第二折:“ 李 顺,你有酒了,你歇息咱。”《 * 词话》第四三回:“ 月娘 见他有酒了,打发他脱了衣裳,只教 李瓶儿 与他磕了头。”

盎盎

洋溢貌;充盈貌。《韩诗外传》卷二:“得尧之顙, 舜 之目, 禹 之颈, 皋陶 之喙,从前视之,盎盎乎似有王者。” 唐 杜牧 《<李贺集>序》:“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 宋 苏轼 《新酿桂酒》诗:“擣香筛辣入瓶盆,盎盎春溪带雨浑。” 清 赵翼 《陈绳武寓斋宴集》诗:“春情盎盎夜迢迢,占尽烟花 廿四 桥。”

燕巢

(1).燕子的窝。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六:“ 魏 黄初 元年, 未央宫 中,有鹰生燕巢中,口爪俱赤。” 唐 雍陶 《秋居病中》诗:“荒簷数蝶悬蛛网,空屋孤萤入燕巢。” 明 高启 《读半山绝句有感因效其作》诗:“寺里园中总倦行,闲眠看得燕巢成。”

(2).比喻栖身的庐舍。 明 陈汝元 《金莲记·焚券》:“幸復燕巢,更全蚁命,垂恩良厚,图报实难。”

公何

复姓。 春秋 时 鲁国 有 公何藐 。见《左传·定公五年》。

且是

(1).正是;确是。 宋 米芾 《题泗滨南山石壁曰第一山》诗:“莫论 衡 霍 撞星斗,且是东风第一山。” 元 乔吉 《斗鹌鹑·歌姬》套曲:“向尊席之上,谈笑其间,意思相攀。且是娘剔透玲瓏不放闲!”《西游记》第二八回:“大王,外面是个和尚哩。团头大面,两耳垂肩;嫩刮刮的一身肉,细娇娇的一张皮:且是好个和尚。”《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且説 李御史 到了 福建 ,巡歷地方,祛蠹除奸,雷厉风行,且是做得利害。”

(2).却是;倒是。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三五出:“[末]娘子有甚事,但説不妨。[旦]新及第状元何处安歇?[末]兀底便是行衙里。问那门子便知端的。[旦]万福![净]且是假夫人。” 元 秦简夫 《东堂老》第二折:“那厮们谎话儿弄你,且是娘的灵!”

(3).只是。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五出:“孩儿去则犹閒,且是无人照管我门户。”《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果然是银河倒泻,沧海盆倾,好阵大雨!且是没躲处,冒着雨又行了数十步,见一个小小竹门楼。”

(4).而且。《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 陈义 ﹞生得眉目清秀,且是聪明,无书不读,无史不通。”《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收生婆收裹起来,只听他哭得声音洪亮,且是相貌魁梧。”

人间

指整个人类社会;世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宋· 沈括《梦溪笔谈》

九十

(1).泛指多数。《诗·豳风·东山》:“亲结其縭,九十其仪。” 郑玄 笺:“女嫁,父母既戒之,庶母又申之,九十喻丁寧之多。”《诗·小雅·无羊》:“九十其犉。” 郑玄 笺:“今乃犉者九十头,言其多矣。”

(2).指九十岁。《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二:“九十行带索,飢寒况当年。” 唐 皮日休 《鲁望以花翁之什见招因次韵酬之》:“九十携锄傴僂翁,小园幽事尽能通。”

(3).谓一季。一季九十日。 唐 陈陶 《春归去》诗:“九十春光在何处,古人今人留不住。” 陈世宜 《得天梅书却寄》诗:“九十春光一梦醒,江南无数乱峯青。”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