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庙朝会歌辞建隆乾德朝会乐章二十八首

作者:佚名 朝代:宋代

原文

尧天协纪,舜日扬光。
淑慎尔止,率由旧章。
佩环济济,金石锵锵。
威平炳焕,至德昭彰。

诗词问答

问:《郊庙朝会歌辞建隆乾德朝会乐章二十八首》的作者是谁?答:佚名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佚名的名句有哪些?答:佚名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尧天

《论语·泰伯》:“巍巍乎,唯天为大,唯 尧 则之。”谓 尧 能法天而行教化。后因以“尧天”称颂帝王盛德和太平盛世。 唐 杜审言 《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应制》:“小臣持献寿,长此戴 尧 天。” 明 王錂 《春芜记·宸游》:“主公统绍千春,名高三 郢 ,山河鼎盛,寰宇恩敷,正宜招寻胜地,共乐 尧 天。” 清 方文 《送缪湘芷水部北上》诗:“ 尧 天有宿归郎署,虞部无钱付酒家。” 郭沫若 《归国杂吟》:“托身期 泰岱 ,翘首望 尧 天。”

扬光

发出光辉。《淮南子·本经训》:“日月淑清而扬光,五星循轨而不失其行。”《三国志·蜀志·郤正传》:“小屈大申,存公忽私,虽尺枉而寻直,终扬光而发辉也。” 唐 贾岛 《辩士》诗:“善哉君子人,扬光掩瑕玼。”

淑慎

(1).贤良谨慎。《隶释·汉中常侍樊安碑》:“制詔:中常侍 樊安 ,宿卫歷年,恭恪淑慎。” 南朝 梁 沉约 《奏弹秘书郎萧遥昌》:“淑慎之迹未彰,违惰之容已及。” 宋 曾巩 《祖母陈氏追封蜀郡太守夫人》:“淑慎恭俭,化行闺门。” 清 曾国藩 《邓湘皋先生墓表》:“妻 曹氏 ,仁厚淑慎,里党钦之。”

(2).使和善谨慎。《诗·邶风·燕燕》:“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郑玄 笺:“淑,善也。” 孔颖达 疏:“又终当颜色温和,且能恭顺,善自谨慎其身。”《仪礼·士冠礼》:“敬尔威仪,淑慎尔德。”《东观汉记·梁冀传》:“大将军夫人,躬先率礼,淑慎其身。”《艺文类聚》卷十八引 晋 张林 《陈夫人碑》:“芳徽风迈,淑慎其身。”

率由旧章

全按老规矩办事

佩环

玉制的环形佩饰物

如鸣佩环。——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济济

(1).众多貌。《诗·大雅·旱麓》:“瞻彼 旱 麓,榛楛济济。” 毛 传:“济济,众多也。” 唐 卢纶 《元日早朝呈故省诸公》诗:“济济延多士,躚躚舞百蛮。” 郑观应 《盛世危言·西学》:“数年之后有不人才济济者,吾不信也。” 李劼人 《 * 》第三部第九章:“偌大的广场,已是人众济济。”

(2).整齐美好貌。《诗·齐风·载驱》:“四驪济济,垂轡濔濔。”《隋书·音乐志中》:“昭昭车服,济济衣簪。” 元 戴善夫 《风光好》第二折:“空那般衣冠济济,状貌堂堂,却为甚偏嫌俺妓女,怕见婆娘?”

庄敬貌。济,通“ 齐 ”。《诗·大雅·公刘》:“蹌蹌济济,俾筵俾几。” 郑玄 笺:“济济,士大夫之威仪也。”《管子·形势解》:“济济者,诚庄事断也。”《汉书·刘向传》:“臣闻 舜 命九官,济济相让,和之至也。”《隋书·音乐志上》:“其容穆穆,其仪济济。” 宋 司马光 《乞罢详定押班札子》:“朝廷不闻肃雍济济之风,数有变色分争之丑,臣窃为陛下惜之。” 孙中山 《香港兴中会章程》:“堂堂 * ,不齿於列邦;济济衣冠,被轻於异族,有志之士,能不痛心!”

金石

金属和石头,比喻坚固的东西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锵锵

(1) 同“锵”

(2) 盛的样子

子将之陕,门人从者锵锵焉被于路。——《文中子》

(3) 高的样子

逾高阁之锵锵。——《后汉书》。李贤注:“锵锵,高貌也。”

(4) 行走的样子

出车槛槛,被练锵锵。——《文选·左思·吴都赋》

炳焕

(1).鲜明华丽。《文选·张衡<东京赋>》:“龙雀蟠蜿,天马半汉,瑰异譎诡,灿烂炳焕。” 薛综 注:“灿烂炳焕,絜白鲜明之貌。” 唐 崔令钦 《教坊记》:“观者忽见众女咸文绣炳焕,莫不惊异。”《东周列国志》第二六回:“寡人忽若身在云中,縹緲无际,至一宫闕,丹青炳焕。”

(2).显著。《宋书·武帝纪中》:“灵祥炳焕,不可胜纪。”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惟文章之用,实经典枝条,五礼资之以成,六典因之致用。君臣所以炳焕,军国所以昭明,详其本源,莫非经典。”

至德

最高的道德;盛德。《易·繫辞上》:“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论语·泰伯》:“ 泰伯 其可谓至德也已矣。”《史记·商君列传》:“论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谋於众。”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荀君 清识难尚, 钟君 至德可师。”

昭彰

显而易见;深重;远扬

丑行昭彰

信义昭彰。——唐· 李朝威《柳毅传》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