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台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代

雨花台原文

盘互长干有绝陉,并包佳丽入江亭。
新霜浦溆绵绵净,薄晚林峦往往青。
南上欲穷牛渚怪,北寻难忘草堂灵。
箯舆却走垂杨陌,已戴寒云一两星。

诗词问答

问:雨花台的作者是谁?答:王安石
问:雨花台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安石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安石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盘互

(1).交结;连结。《汉书·谷永传》:“百官盘互,亲疏相错。” 颜师古 注:“盘互,盘结而交互也;错,间杂也。互字或作‘牙’,言如豕牙之盘曲,犬牙之相入也。”《新唐书·藩镇传·罗绍威》:“ 魏 牙军,起 田承嗣 募军中子弟为之,父子世袭,姻党盘互,悍骄不顾法令。” 宋 王安石 《雨花台》诗:“盘互 长干 有絶陘,并包佳丽入 江 亭。” 清 钱谦益 《明故光禄大夫赠少保谥文穆成公神道碑》:“奸邪小人盘互于内,敌国外患交蹠于外。”

(2).犹盘据。《明史·广西土司传一·梧州》:“官军屡讨之,归降,然盘互如故,往往相结诸峒蛮劫掠。”参见“ 盘据 ”。

(3).谓各自盘据一方,相互为敌。《资治通鉴·魏明帝青龙元年》:“至於中夏鼎沸,九域盘互之时,率须深根固本,爱力惜费。” 胡三省 注:“盘互,谓各盘据而互为敌也。”

槃互:1.相互勾结。《三国志·魏志·曹爽传》:“今大将军 爽 背弃顾命……欲置新人以树私计,根据槃互,纵恣日甚。”

(2).各自盘踞,相互为敌。《三国志·吴志·陆瑁传》:“至于中夏鼎沸,九域槃互之时,率须深根固本,爱力惜费,务自休养,以待邻敌之闕。” 卢弼 集解:“《通鑑》作‘盘互’, 胡三省 曰:‘盘互,谓各盘据而互为敌也。’”

长干

(1).古 建康 里巷名。故址在今 江苏省 南京市 南。《文选·左思<吴都赋>》:“ 长干 延属,飞甍舛互。” 刘逵 注:“ 江 东谓山冈閒为‘干’。 建鄴 之南有山,其閒平地,吏民居之,故号为‘干’。中有 大长干 、 小长干 ,皆相属。” 宋 王象之 《舆地纪胜》卷十七:“ 长干 是 秣陵县 东里巷名。 江 东谓山陇之间曰干。” 清 陈维崧 《醉太平·江口醉后作》词:“ 钟山 后湖, 长干 夜乌。”

(2).借指 南京 。 清 戴名世 《道墟图诗序》:“今年夏,余读书 长干 。” 郑泽 《桃花》诗:“莫问 长干 旧时事,半弯眉月印天涯。”

并包

谓包括各方面。《庄子·徐无鬼》:“圣人并包天地。” 汉 司马相如 《难蜀父老》:“故驰騖乎兼容并包,而勤思乎参天贰地。”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并包畜养,无异鉅细。” 明 张居正 《杂著》:“其招徠并包,盖亦有英雄之度。”

佳丽

(1) 美丽

(2) 美貌的女子

(3) 美好

浦溆

水边。 唐 杨炯 《青苔赋》:“桂舟横兮兰枻触,浦溆邅迴兮心断续。” 唐 杜甫 《戏题画山水图歌》:“舟人渔子入浦溆,山木尽亚洪涛风。” 宋 王安石 《雨花台》诗:“新霜浦溆绵绵浄,薄晚林峦往往青。” 清 秋瑾 《送别》诗:“浦溆灯将烬,窗前泪未乾。”

绵绵

微细;连续不断的样子

秋雨绵绵

薄晚

傍晚。《北齐书·祖珽传》:“薄晚,就家掩之,缚 珽 送廷尉。” 唐 韩愈 《答张籍书》:“薄晚,须到公府,言不能尽。” 清 葆光子 《物妖志·虫·长蛇》:“屋后有林麓,﹝ 程氏 ﹞薄晚出游,逢一士人,风流醖藉。”

林峦

(1).树林与峰峦。泛指山林。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望林峦而有失,顾草木而如丧。” 唐 王昌龄 《山行入泾州》诗:“林峦信回惑,白日落何处。” 宋 朱熹 《休庵》诗:“别岭有精庐,林峦亦幽絶。” 明 皇甫冲 《维摩寺雨坐》诗:“林峦忽不见,但闻山涧响。” 清 汪懋麟 《送劳书升之任黔中》诗:“风景怜殊俗,林峦想故关。”

(2).指隐居的地方。 唐 李白 《赠参寥子》诗:“长揖不受官,拂衣归林峦。”

往往

(1) 每每;时常

往往而死者相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老李往往工作到深夜才睡

(2) 处处;到处

往往山出棋置。——《史记·货殖列传》

卒中往往语。——《史记·陈涉世家》

往往有得。——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纷纷

吴王之弃其军亡也,军遂溃,往往稍降太尉、梁军。——《史记·吴王濞列传》

则文学彬彬稍进,诗书往往间出。——《汉书·司马迁传》

牛渚怪

晋 温峤 在 牛渚矶 燃犀照怪的典故。 宋 王安石 《雨花台》诗:“南上欲穷 牛渚 怪,北寻难忘 草堂 灵。” 宋 陆游 《客怀》诗:“坚坐懒穷 牛渚 怪,倦游何恨 雁门 踦。”参见“ 犀照牛渚 ”。

难忘

(1) 无法忘记

难忘的时刻

(2) 永远留在脑海里

一个具有政治胆识的难忘行动

(3) 值得记忆的

难忘的岁月

草堂

草庐。隐者所居的简陋茅屋

箯舆

竹舆;竹轿。《史记·张耳陈馀列传》:“上使 泄公 持节问之箯舆前。” 裴駰 集解引 韦昭 曰:“舆如今舆牀,人舆以行。” 宋 王安石 《雨花台》诗:“箯舆却走垂杨陌,已载寒云一两星。” 清 黄遵宪 《放归》诗:“此地可能容复壁?无人肯就问箯舆。”

却走

亦作“却走”。退避;退走。《韩非子·初见秦》:“ * 在前,斧鑕在后,而却走不能死也。” 汉 王充 《论衡·纪妖》:“ 田单 却走,再拜事之,竟以神下之言闻于 燕 军。” 唐 杜甫 《李鄠县丈人胡马行》:“迴鞭却走见天子,朝饮 汉水 暮 灵州 。”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六篇:“佛教既渐流播,经论日多,杂説亦日出,虽或悟无常而归依,然亦或怖无常而却走。”

垂杨

(1).垂柳。古诗文中杨柳常通用。 南朝 齐 谢朓 《隋王鼓吹曲·入朝曲》:“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 唐 万齐融 《送陈七还广陵》诗:“落花馥河道,垂杨拂水窗。”《老残游记》第二回:“到了 济南府 ,进得城来,家家泉水,户户垂杨。” 鲁迅 《送增田涉君归国》诗:“却折垂杨送归客,心随东棹忆华年。”

(2).词牌名。双调,一百字或九十八字。本咏垂杨,后为词牌名。参阅《词谱》卷二八。

寒云

寒天的云。 晋 陶潜 《岁暮和张常侍》诗:“向夕长风起,寒云没西山。” 唐 郎士元 《盩厔县郑礒宅送钱大》诗:“荒城背流水,远雁入寒云。”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谁知早作西行讖,老木寒云 秀野亭 。”

一两

(1).计量单位。古以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今以一斤的十分之一为一两,一两为十钱。《淮南子·天文训》:“十二銖而当半两,衡有左右,因倍之,故二十四銖为一两。” 汉 刘向 《说苑·辨物》:“十六黍为一豆,六豆为一銖,二十四銖重一两,十六两为一斤。”《宋史·律历志一》:“一两者,合二十四銖为二千四百黍之重。”

(2).古代布帛,以古尺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以币锦二两,缚一如瑱,适 齐 师” 晋 杜预 注:“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匹也。”《周礼·地官·媒氏》“凡嫁子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 唐 贾公彦 疏:“古者二端相向卷之,共为一两。”

(3).犹一双。 明 刘绩 《忆原上人》诗:“一两棕鞋八尺藤, 广陵 行徧又 金陵 。”

(4).指少数。《三国志·魏志·华佗传》:“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晋书·纪瞻传》:“然失之者亿万,得之者一两耳。”《红楼梦》第九回:“谁敢望‘请’,只求听一两句话就有了。” 老舍 《正红旗下》二:“母亲是不喜欢算计一两文钱的人。”

一辆。《史记·货殖列传》“牛车千两” 唐 张守节 正义:“车一乘为一两。”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