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齐州曾子固学士

作者:强至 朝代:宋代

寄齐州曾子固学士原文

历山名重舜耕馀,太守文章世罕如。
但见清风变齐鲁,未闻紫诏起严徐。
最宜视草归时训,可惜挥毫落簿书。
千骑行春且乘兴,里无胜母莫回车。

诗词问答

问:寄齐州曾子固学士的作者是谁?答:强至
问:寄齐州曾子固学士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强至的名句有哪些?答:强至名句大全

强至寄齐州曾子固学士书法欣赏

强至寄齐州曾子固学士书法作品欣赏
寄齐州曾子固学士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历山

古山名。相传 舜 耕 历山 。所在地点说法不一。《书·大禹谟》:“帝初于 歷山 ,往于田。”《史记·五帝本纪》:“ 舜 耕 歷山 ,渔 雷泽 ,陶 河 滨。” 裴駰 集解引 郑玄 曰:“在 河东 。” 张守节 正义引《括地志》:“‘ 蒲州 河东县 雷首山 ,一名 中条山 ,亦名 歷山 ,亦名 首阳山 ,亦名 蒲山 ,亦名 襄山 ,亦名 甘枣山 ,亦名 猪山 ,亦名 狗头山 ,亦名 薄山 ,亦名 吴山 。此山西起 雷首山 ,东至 吴坂 ,凡十一名,随州县分之。 歷山 南有 舜井 。’又云:‘ 越州 餘姚县 有 歷山 舜井 , 濮州 雷泽县 有 歷山 舜井 ,二所又有 姚壚 ,云生 舜 处也。及 嬀州 歷山 舜井 ,皆云 舜 所耕处,未详也。’”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璇璣玉衡,以齐七政,万世巧艺之祖,无出 歷山 老农矣。”《老残游记》第二回:“又出南门,到 歷山 脚下,看看相传 大舜 昔日耕田的地方。”

守文

(1).本谓遵循 文王 法度。后泛指遵循先王法度。《公羊传·文公九年》:“继 文王 之体,守 文王 之法度。”《史记·外戚世家》:“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也。” 司马贞 索隐:“守文犹守法也,谓非受命创制之君,但守先帝法度为之主耳。” 晋 陆机 《辩亡论》上:“虔修遗宪,政无大闕,守文之良主也。”《新唐书·姚崇宋璟传赞》:“故 唐 史臣称 崇 善应变以成天下之务, 璟 善守文以持天下之正。二人道不同,同归于始,此所以佐 唐 使中兴也。” 宋 王安石 《委任》:“当是时,守文之盛者,二君( 汉文帝 、 汉武帝 )而已。” 清 姚鼐 《雄县咏周世宗》诗:“王朝庶见真英武,再世何难嗣守文。”

(2).墨守旧说;恪守成规。《后汉书·张纯曹褒等传论》:“ 汉 兴,诸儒颇修蓺文;及 东京 ,学者亦各名家。而守文之徒,滞固所禀,异端纷坛,互相诡激,遂令经有数家,家有数説,章句多者或乃百餘万言,学徒劳而少功,后生疑而莫正。”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迄至 正始 ,务欲守文, 何晏 之徒,始盛玄论。” 章炳麟 《訄书·学变》:“盖 吴 士未遭禪让,无所忿恚,故多守文。及其惑于仙道,根诸天性,亦视愤世长往者为甚也。”

清风

清凉的风

清风徐来

清风明月

变齐

谓改变耕耘方法,使禾苗整齐。《庄子·则阳》:“ 长梧 封人问 子牢 曰:‘君为政焉勿卤莽,治民焉勿灭裂。昔予为禾,耕而卤莽之,则其实亦卤莽而报予;芸而灭裂之,其实亦灭裂而报予。予来年变齐,深其耕而熟耰之,其禾蘩以滋,予终年厌飧。’” 王先谦 集解:“变齐者,更变而整齐之。”

紫诏

见“ 紫泥詔 ”。

严徐

(1). 严安 、 徐乐 的并称。 汉武帝 时二人上书言事,皆拜郎中。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南朝 梁 任昉 《奉答敕示<七夕诗>启》:“晚属天飞,比 严 徐 而待詔。” 唐 常衮 《晚秋集贤院即事寄徐薛二侍郎》诗:“ 北朝 荣 庾 薛 , 西汉 盛 严 徐 。”

(2).泛指有才识之士。 宋 曾巩 《送李莘太傅》诗:“君王览豪俊,应復召 严 徐 。”

视草

(1).古代词臣奉旨修正诏谕一类公文,称“视草”。《汉书·淮南王刘安传》:“每为报书及赐,常召 司马相如 等视草乃遣。”《旧唐书·职官志二》:“ 玄宗 即位, 张説 、 陆坚 、 张九龄 、 徐安贞 、 张洎 等召入禁中,谓之翰林待詔。王者尊极,一日万机,四方进奏,中外表疏批答,或詔从中出,宸翰所挥,亦资其检讨,谓之视草。” 宋 辛弃疾 《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词:“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

(2).泛指代皇帝起草诏书。《明史·文苑传四·陈仁锡》:“ 魏忠贤 冒边功、矫旨锡上公爵,给世券。 仁锡 当视草,持不可。其党以威劫之,毅然曰:‘世自有视草者,何必我!’ 忠贤 闻之怒。”参阅 明 张萱 《疑耀》卷七、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卷二一。

时训

指先王遗教。《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去肃表乎时训,行庆动於天瞩。” 张铣 注:“时训,谓先王之教也。”

可惜

怜惜;爱惜

他不愿吃那些零七八碎的东西,可惜那些钱。——老舍《骆驼祥子》

挥毫

写毛笔字或作画

此君动辄挥毫于人前

挥毫题字

簿书

(1).记录财物出纳的簿册。《周礼·天官·小宰》“八曰听出入以要会” 汉 郑玄 注:“要会,谓计最之簿书。” 宋 苏轼 《谢秋赋试官启》:“方将区区於簿书米盐之间,碌碌於尘埃箠楚之地。” 清 刘大櫆 《乞捐输以待周急引》:“其取息几何,其已用及未用几何,登之簿书,岁终会计。” 阿英 《袁中郎做官》:“他说:上官如云,过客如雨,簿书如山,钱谷如海,朝夕趋陈检点,尚恐不及,苦哉!苦哉!”

(2).官署中的文书簿册。《汉书·贾谊传》:“而大臣特以簿书不报,期会之间,以为大故。” 唐 李绅 《宿越州天王寺》诗:“休按簿书惩黠吏,未齐风俗昧良臣。” 明 李东阳 《再哭体斋迭见慰哭子韵》:“山斗正悬天下望,簿书长绕病中身。” 清 李渔 《慎鸾交·谲讽》:“宪驾经临,自当远接,只因簿书碌碌,致失郊迎,多有得罪。”

骑行

骑马行进。 明 归有光 《钱一斋七十寿序》:“翁游京师最久,轻装却傔从,骑行往返,常不及二十日。” 清 钮琇 《觚賸·金银变化》:“数月后骑行夜归,路间有物,光燄闪鑠,惊马不前。”

乘兴

乘着一时高兴

胜母

古地名。《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臣闻盛饰入朝者不以利污义,砥厉名号者不以欲伤行,故县名 胜母 而 曾子 不入,邑号 朝歌 而 墨子 回车。” 司马贞 索隐:“《淮南子》及《盐铁论》并云里名 胜母 , 曾子 不入,盖以名不顺故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昔者,邑号 朝歌 , 颜渊 不舍;里名 胜母 , 曾子 敛襟。”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请斩赵忠定》:“故 胜母 之里不可入,迫人之驛不可居。”

回车

回转其车。 汉 邹阳 《狱中上书》:“邑号 朝歌 , 墨子 回车。”《后汉书·锺离意传》:“ 曾参 回车於 胜母 之閭。”《三国志·魏志·陈矫传》:“‘若臣不称其职,则请就黜退,陛下宜还。’帝惭,回车而反。”

掉转车头。《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道尽涂殫,迴车而还。” 三国 魏 曹植 《与吴质书》:“ 墨翟 不好伎,何为过 朝歌 而迴车乎?”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六五:“青鸟衔来双鲤鱼,自缄红泪请迴车。”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