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吉阳赴任中道而返作居思堂以自娱以诗赠之

作者:陈宓 朝代:宋代

原文

海山深处拥旌旗,六十红颜未是迟。
千里行程中道返,百年心事几人知。
近家园小堪娱目,插架书多足课儿。
闲看好山忙作吏,主人得计只缘思。

诗词问答

问:《叶吉阳赴任中道而返作居思堂以自娱以诗赠之》的作者是谁?答:陈宓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宓的名句有哪些?答:陈宓名句大全

书法欣赏

陈宓叶吉阳赴任中道而返作居思堂以自娱以诗赠之书法作品欣赏
叶吉阳赴任中道而返作居思堂以自娱以诗赠之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深处

(1)

(2) 很深的地方

白云深处有人家

海洋深处的宝藏

(3) 内部

心灵深处

旌旗

旗帜

旌旗裂。——《资治通鉴·唐纪》

上建旌旗。——《资治通鉴》

钟鼓旌旗。——宋· 苏轼《教战守》

遍地旌旗。——《广东军务记》

旌旗蔽日

红颜

(1).指年轻人的红润脸色。 唐 杜甫 《暮秋枉裴道州手札》诗:“忆子初尉 永嘉 去,红颜白面花映肉。”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四:“此去东山又北山,镜中强半尚红颜。”

(2).指少年。 南朝 梁 沉约 《君子有所思行》:“共矜红颜日,俱忘白髮年。” 唐 李白 《赠孟浩然》诗:“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宋 王安石 《客至当饮酒》诗之二:“自从红颜时,照我至白首。”

(3).特指女子美丽的容颜。 汉 傅毅 《舞赋》:“貌嫽妙以妖蛊兮,红颜曄其扬华。” 南朝 陈 徐陵 《和王舍人送客未还闺中有望》:“倡人歌吹罢,对镜览红颜。” 清 李渔 《玉搔头·讯玉》:“青眼难逢,红颜易改。”

(4).指美女。 明 王世贞 《客谈庚戌事》诗:“红颜宛转马蹄间,玉筯双垂别 汉 关。” 清 吴伟业 《圆圆曲》:“慟哭六军俱縞素,衝冠一怒为红颜。”

里行

官名。 唐 置, 宋 因之。有监察御史里行、殿中里行等,皆非正官,也不规定员额。 唐 刘肃 《大唐新语·举贤》:“初, 周 以布衣直门下省, 太宗 就命监察里行,俄拜监察御史。‘里行’之名,自 周 始也。”《新唐书·百官志三》:“ 开元 七年……又置御史里行使、殿中里行使、监察里行使,以未为正官,无员数。” 宋 欧阳修 《再论台官不可限资考札子》:“令举官自京官已上,不问差遣次第,惟材是举。使资浅者为里行,资深者入三院。”参阅 宋 高承 《事物纪原·持宪储闱·里行》。

中道

(1) 半路;中途

中道而返

中道还兄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而中道崩殂。——诸葛亮《出师表》

若中道而归。——《后汉书·列女传》

(2) 中庸之道

(3) 指一种特定的德操和哲理,据认为,人持有它就可以不至于趋向自满和自苦的两个极端而从速彻悟

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百年大计

(2) 指人的一生;一辈子

百年之后,即死了以后

事几

(1).事情,事体。 晋 葛洪 《抱朴子·祛惑》:“ 强 ( 古强 )转惛耄,废忘事几。 稽使君 曾以玉巵与 强 ,后忽语 稽 曰:‘昔 安期先生 以此物相遗 强 。’”

(2).同“ 事机 ”。 宋 曾巩 《自福州召判太常寺上殿札子》:“其渊谋远略,必中事几。” 宋 李纲 《论范蠡张良之谋国处身》:“当事几之会,能决断以收其功。”

(3).事情的苗头、朕兆。 明 宋濂 《衍龄堂记》:“若正梦者,则事几之所形,休禎之先兆也。”

家园

(1) 家里的庭院

(2) 故乡

(3) 泛指家庭

娱目

悦目。 汉 枚乘 《七发》:“练色娱目,流声悦耳。” 三国 魏 曹植 《辩道论》:“若夫玄黄所以娱目,鑑鏘所以耸耳。”

插架

图书馆将书刊放于藏书架上

插架的外文书有609部

课儿

教育督促儿子读书。 明 张云锦 《齐天乐·络纬》词:“客窗惊省,忆午夜机声,课儿灯晕。”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引 清 钱大昕 诗:“小楼一灯青不摇,课儿夜诵声咿咬。”

看好

(1) 以为前景不错或希望较大

股市仍然看好

(2) 看重

许多名家都看好她

作吏

谓担任官职。 晋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游山泽,观鱼鸟,心甚乐之。一行作吏,此事便废。” 唐 高适 《封丘县》诗:“乍可狂歌草泽中,寧可作吏风尘下。”

主人

(1) 在社交或商业活动中接待客人或顾客的人

抵主人所。——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逆旅主人。——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财物的所有人

无罪于主人。——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3) 权力的所有人;有其他人为其工作或在他手下工作的人;狗、马等的所有者

国家的主人

主人与仆人

打狗也得看主人

(4) 接待宾客的人

主人下马客在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

主人忘归客不发。

得计

计谋获得成功

夺取对政府的控制权的阴谋得计

只缘

只因为。 唐 任华 《杂言寄杜拾遗》诗:“只缘 汲黯 好直言,遂使 安仁 却为掾。” 宋 苏轼 《题西林壁》诗:“不识 庐山 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只缘身作延年药,一服曾经送主终。”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