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令

作者:赵长卿 朝代:宋代

探春令原文

雕墙风定,绮窗烛灺,沈吟独坐。
料雪霜深处,司花神女,暗里焚百和。
恼人一阵香初过。
把清愁薰破。
更那堪得,冰姿玉貌,痛与惜则个。

诗词问答

问:探春令的作者是谁?答:赵长卿
问:探春令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探春令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赵长卿的名句有哪些?答:赵长卿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雕墙

见“ 雕墙 ”。

亦作“ 雕墻 ”。1.饰以浮雕、彩绘的墙壁;华美的墙壁。《书·五子之歌》:“甘酒嗜音,峻宇雕墙。”一本作“彫墙”。 宋 苏轼 《超然台记》:“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 * 龙 《我所思》诗之三:“我欲从之胶与漆,雕墙遥睇空踟蹰。”

(2).指雕饰墙壁。 汉 王符 《潜夫论·浮侈》:“ 晋灵 厚赋以雕墙,《春秋》以为非君。”

(3).指《书·五子之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通变》:“ 夏 歌‘雕墻’,縟於 虞 代。”

绮窗

雕刻或绘饰得很精美的窗户。《文选·左思<蜀都赋>》:“开高轩以临山,列綺窗而瞰江。” 吕向 注:“綺窗,彫画若綺也。” 唐 李商隐 《瑶池》诗:“ 瑶池 阿母 綺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宋 刘子翚 《闻筝作》诗:“月高夜鸣筝,声从綺窗来。” 清 黄景仁 《减兰·中秋夜感旧》词之二:“綺窗人静,露寒今夜无人问。”

烛灺

烛将尽。亦指烛的馀烬。《花月痕》第十四回:“正香销烛灺,月斜人定。” 章炳麟 《訄书·公言》:“烛灺钧冶之上,七色而外,有幻火变火,可以鎔金铁,而人目不能见。”

沈吟

亦作“沉吟”。1.深思。《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驰情整中带,沉吟聊躑躅。” 宋 秦观 《满园花》词:“一向沉吟久,泪珠盈襟袖。” 杨朔 《海罗杉》:“这段史实, 邹文楷 老人家说得那么清晰,那么动心,听了,使人沉吟回味,久久不能忘怀。”

(2).谓深深的思念。 三国 魏 曹操 《短歌行》之一:“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宋 姜夔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词:“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3).迟疑,犹豫。《后汉书·隗嚣传》:“ 邯 得书,沉吟十餘日,乃谢士众,归命 洛阳 。”《晋书·刘曜载记》:“ 準 自以杀 曜 母兄,沉吟未从。”《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八:“ 李方哥 见 程朝奉 要收拾起银子,便呆着眼不开口,儘有些沉吟不舍之意。” 许杰 《改嫁》:“她父亲想到这一层,便有些沉吟起来了。”

(4).低声吟味;低声自语。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风骨》:“是以怊悵述情,必始乎风;沉吟舖辞,莫先乎骨。” 唐 独孤及 《寒夜溪行舟中作》诗:“沉吟《登楼赋》,中夜起三復。” 元 张可久 《满庭芳·春晚梅发元帅席上》曲:“谁感慨 兰亭 故纸,自沉吟罗扇新词。”《再生缘》第二一回:“娘娘见説沉吟道,凉药调和或者安。”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一:“﹝ 姮娥 ﹞渴涩的歌喉,早就澜漫沉吟,醉呓依微。”

(5).沉重。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闹殇》:“今夕中秋佳节,风雨萧条,小姐病转沉吟,待我扶他消遣。”

独坐

(1).一个人坐着。旧题 汉 李陵 《答苏武书》:“独坐愁苦,终日无覩。” 唐 王维 《竹里馆》诗:“独坐幽篁里,弹琴復长啸。” 清 方文 《宛陵雨中访蔡四芹溪》诗:“与其独坐愁心烦,何如赤脚著短褌。”

(2).专席而坐。亦谓骄贵无匹。《后汉书·宣秉传》:“ 光武 特詔御史中丞与司隶校尉、尚书令会同并专席而坐,故京师号曰‘三独坐’。”《后汉书·宦者传·单超》:“其后四侯转横,天下为之语曰:‘ 左 回天, 具 独坐, 徐 卧虎, 唐 两墯。’” 李贤 注:“独坐言骄贵无偶也。”

(3). 唐 人因《后汉书·宣秉传》中“三独坐”之事,遂以“独坐”为御史中丞别名。 唐 杜甫 《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陇右节度使》诗:“通籍微班忝,周行独坐荣。”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 李 寻为独坐,三臺肃畏,而升相府。”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官称别名》:“ 唐 人好以宅名标榜官称……中丞为独坐,为中宪。”

雪霜

(1).雪和霜。《礼记·月令》:“﹝孟冬之月﹞行秋令,则雪霜不时,小兵时起,土地侵削。” 唐 李绅 《发寿阳分司敕到又遇新正感怀书事》诗:“渐喜雪霜消解尽,得随风水到天津。” 宋 程大昌 《感皇恩》词:“周遭松竹,任是雪霜长緑。”

(2).比喻一尘不染。 南朝 梁 陶弘景 《授陆敬游十赉文》:“涤荡纷秽,表里雪霜。”

(3).比喻白色。 唐 刘禹锡 《望夫山》诗:“肌肤销尽雪霜色,罗綺点成苔蘚斑。” 唐 杜牧 《寄李播评事》诗:“春来烟渚上,几浄雪霜毫。”

(4).借指某些白色事物。(1)白发。 唐 白居易 《同微之赠别郭虚舟炼师五十韵》:“雪霜各满鬢,朱紫徒为衣。” 宋 苏轼 《次韵子由种杉竹》:“糟麴有神熏不醉,雪霜夸健巧相沾。”(2)芦花。 唐 黄滔 《题山居逸人》诗:“十亩餘芦苇,新秋看雪霜。”(3)盐。 宋 龚鼎臣 《东原录》:“ 王钦若 三司勾当,来 亳州 散食盐钱。知州有诗一句云:‘雪霜散处民心悦。’ 钦若 对曰:‘鼎鼐调时众口知。’”

深处

(1)

(2) 很深的地方

白云深处有人家

海洋深处的宝藏

(3) 内部

心灵深处

司花

“ 司花女 ”的省称。 宋 范成大 《雨后戏书》诗:“司花好事相邀勒,不著笙歌不肯春。” 金 元好问 《紫牡丹》诗之一:“如何借得司花手,徧与人间作好春。”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声容·选姿》:“但言情性之刚柔、心思之愚慧,四者非他,即异日司花执爨之分途,而狮吼堂与温柔乡接壤之地也。”参见“ 司花女 ”。

神女

(1) 女神

巫山神女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毛 * 《水调歌头·游泳》

(2) 旧指妓女

暗里

(1) 暗中

(2) 在心里

百和

见“ 百和香 ”。

恼人

使人烦恼

这里 * 天天下雨,真恼人

一阵

一段时间

一阵笑声

清愁

凄凉的愁闷情绪。 宋 陆游 《枕上作》诗:“犹有少年风味在, 吴 笺著句写清愁。” 清 龚自珍 《湘月·壬申夏》词:“纔见一抹斜阳,半隄香草,顿惹清愁起。” 戴望舒 《烦忧》诗:“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那堪

1.怎堪;怎能禁受。 2.犹言兼之;何况。

冰姿

淡雅的姿态。 宋 苏轼 《木兰花令·梅花》词:“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 金 庞铸 《梨花》诗:“縞袂清无染,冰姿淡不粧。”

玉貌

(1).对人容颜的敬称。《战国策·赵策三》:“ 辛垣衍 曰:‘今吾视先生之玉貌,非有求於 平原君 者。’” 汉 刘向 《说苑·修文》:“故君子衣服中而容貌得,接其服而像其德,故望玉貌而行能有所定矣。” 清 姚鼐 《遇刘朴夫》诗:“新诗别更奇,玉貌看犹昨。”

(2).谓貌美如玉。 南朝 宋 鲍照 《芜城赋》:“东都妙姬,南国丽人;蕙心紈质,玉貌絳脣。”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酒失》:“为惊玉貌郎君坠,不得华轩更一嘶。” 明 单本 《蕉帕记·幻形》:“昨见 东吴 龙驤 ,羡他玉貌冰姿,兼有仙风道骨。”

(3).指青春年少。 唐 卢纶 《送黎燧尉阳翟》诗:“玉貌承严训,金声称上才。”

(4).指美女。 战国 楚 宋玉 《笛赋》:“頳颜臻,玉貌起;吟《清商》,追流徵。” 唐 长孙佐辅 《古宫怨》诗:“三千玉貌休自夸,十二金釵独相向。” 明 范廷瓒 《玉钩斜》诗:“ 吴公 臺下坟,玉貌化为土。”《说岳全传》第七八回:“玉貌娉婷,嬾傍妆臺骋马游。”

则个

早期白话句末语助词,有“便了”之意

全望舅舅看觑则个。——《水浒传》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