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岱

作者:李衷纯 朝代:明代

登岱原文

层峦绝巘转氤氲,倒影淩虚日观分。

方诧河山同带砺,忽惊嘘吸总风云。

佩环神女青霄度,陆博仙人洞府闻。

圣主明堂知欲启,将无重过稷丘君。

诗词问答

问:登岱的作者是谁?答:李衷纯
问:登岱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登岱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李衷纯的名句有哪些?答:李衷纯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御选明诗卷八十七

参考注释

层峦

重叠的山岭

层峦叠嶂

层峦叠翠

层峦起伏

氤氲

烟气、烟云弥漫的样子;气或光混合动荡的样子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唐· 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云烟氤氲

倒影

倒立的影子

虚日

空闲的日子;间断的日子。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五:“村民见之,以鱼鱣非树中之物,咸谓是神,乃依树起屋,宰牲祭祀,未尝虚日,因遂名 鱣父庙 。”《宋史·食货志上三》:“祖宗建立 真 、 楚 、 泗州 转般仓,一以备中都缓急,二以防漕渠阻节,三则纲船装发,资次运行,更无虚日。” 明 刘基 《送道士张玄中归桐柏观》诗序:“ 至正 甲午,予来 会稽 ,因得与群士大夫为 宝林 之游,而赋诗倡和,无虚日焉。” 清 曹寅 《戏题王安节画》诗:“风泉浩浩无虚日,但起诗情是俗人。”

赶集的日子。 宋 陆游 《江亭》诗:“野市逢虚日,江亭候暮潮。”

河山

河流和山岭,指国家疆土

大好河山

带砺

见“ 带厉 ”。

嘘吸

(1).大气鼓荡,吐纳呼吸。《庄子·天运》:“风起北方,一西一东,有上彷徨,孰嘘吸是?” 成玄英 疏:“嘘吸,犹吐纳也。”《三国志·魏志·管辂传》“共为欢乐” 裴松之 注引《辂别传》:“殷殷雷声,嘘吸雨灵。”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七章:“几榻之机皆含音乐,嘘吸之气并属云霞。”

(2).啼泣貌。《楚辞·刘向<九叹·忧苦>》:“长嘘吸以於悒兮,涕横集而成行。” 王逸 注:“嘘吸、於悒,皆啼泣貌也。”

风云

①风和云:天有不测~。 ②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突变。

佩环

玉制的环形佩饰物

如鸣佩环。——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神女

(1) 女神

巫山神女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毛 * 《水调歌头·游泳》

(2) 旧指妓女

青霄

(1).青天;高空。 晋 左思 《蜀都赋》:“干青霄而秀出,舒丹气而为霞。” 唐 濮阳瓘 《出笼鹘》诗:“一点青霄里,千声碧落中。” 清 纳兰性德 《望江南·咏弦月》词:“初八月,半镜上青霄。”

(2).喻帝都;朝廷。 唐 杜甫 《收京》诗之二:“叨逢罪己日,洒涕望青霄。” 宋 张元干 《满庭芳·寿》词:“朝回处,青霄路稳,黄色起天庭。” 清 黄遵宪 《五用前韵》:“忽传罪己 兴元 詔,霑洒青霄泪万行。”

(3).喻巍科,高第。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 裴公 ( 裴度 )答曰:‘……各怀器业寧推让,俱上青霄岂后先!’” 元 石德玉 《曲江池》楔子:“万丈龙门则一跳,青霄有路终须到。”《再生缘》第四五回:“恐妹命孤无福分,不能平地步青霄。”

(4).清朗的夜晚。 明 秦时雍 《醉花阴·秋怀》套曲:“白昼看云,青霄步月。”

陆博

即六博。古代的一种博戏。共十二棋,六黑六白,两人相博,每人六棋。《西京杂记》卷四:“ 许博昌 , 安陵 人也,善陆博。 竇婴 好之,常与居处。”《旧五代史·僭伪传二·刘崇》:“ 刘崇 , 太原 人, 汉高祖 之从弟也。少无赖,好陆博意钱之戏。” 明 王世贞 《立春前一日过尹汝渔副使饮》诗:“知君且住 袁丝里 ,陆博酣歌未易才。”

仙人洞

岩洞名。 江西 庐山 名胜之一,在 牯岭 西北,为悬崖绝壁上天然形成的石洞。洞口有“佛手岩”石刻,为 南宋 宝祐 三年所刻。洞深约三丈,可容纳百十人。 清 代 嘉庆 以后,洞为道士主持,改祀 吕洞宾 , 吕洞宾 为道教尊奉的仙人,故称为“仙人洞”。岩下悬壁千仞,风光险绝。参阅 周銮书 《庐山史话》五。

圣主

(1).对当代皇帝的尊称。《东观汉记·鲍永传》:“今圣主即位,天下已定,不降何待?” 唐 李白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我似浮云殢 吴 越 ,君逢圣主游丹闕,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 峨眉 月。” 明 张居正 《陈六事疏》:“臣又自惟,幸得以经术遭逢圣主,备位辅弼。”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局诈》:“目下有某处将军缺,倘不吝重金,僕嘱内兄游扬圣主之前,此任可致。”

(2).泛称英明的天子。《战国策·秦策三》:“良医知病人之死生,圣主明於成败之事。” 汉 王褒 《圣主得贤臣颂》:“及其遇明君遭圣主也,运筹合上意,諫諍则见听。”《旧唐书·忠义传上·王义方》:“臣闻附下罔上,圣主之所宜诛;心狠貌恭,明时之所必罚。” 清 曾国藩 《何君殉难碑记》:“飢寒逼身,难顾廉耻;圣主不能安其民,慈母不能抚其子。”

明堂

(1) 〈方〉∶打晒粮食的场地;院子

(2) ∶古代帝王宣明政教、举行大典的地方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乐府诗集·木兰诗》

将无

莫非。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太保居在 正始 中,不在能言之流;及与之言,理中清远。将无以德掩其言?”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四:“顷一夕,忽梦以罪贬海上,何耶?将无是乎?”

稷丘

复姓。见 汉 刘向 《列仙传·稷丘圣》。一说,居于 稷丘 者以为姓。见 南朝 宋 何承天 《姓苑》。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