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处士枸杞架歌

作者:皎然 朝代:唐代

湛处士枸杞架歌原文

天生灵草生灵地,误生人间人不贵。
独君井上有一根,始觉人间众芳异。
拖线垂丝宜曙看,裴回满架何珊珊。
春风亦解爱此物,袅袅时来傍香实。
湿云缀叶摆不去,翠羽衔花惊畏失。
肯羡孤松不凋色,皇天正气肃不得。
我独全生异此辈,顺时荣落不相背。
孤松自被斧斤伤,独我柔枝保无害。
黄油酒囊石棋局,吾羡湛生心出俗。
撷芳生影风洒怀,其致翛然此中足。

诗词问答

问:湛处士枸杞架歌的作者是谁?答:皎然
问:湛处士枸杞架歌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湛处士枸杞架歌是什么体裁?答:七古
问:皎然的名句有哪些?答:皎然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821-28

参考注释

天生

(1) 天然生成

在他身上有一股天生的活力,就像阿尔卑斯山山洪一样

天生的领袖

她天生温文有礼

他天生爱美

某种天生的进行观察上的无能

(2) 命中注定

但是功名迟早自有一定,天生应叫的苦也要吃的。——《儿女英雄传》

灵草

(1).仙草,瑞草。《文选·班固<西都赋>》:“於是灵草冬荣,神木丛生。” 李善 注:“神木、灵草,谓不死药也。”《文选·江淹<杂体诗·效郭璞“游仙”>》:“ 崦山 多灵草,海滨饶奇石。” 刘良 注:“灵草,芝草也。” 宋 苏轼 《次韵正辅同游白水山》:“朱明洞里得灵草,翩然放杖凌苍霞。”

(2).对某些植物的美称。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茶人》:“天赋识灵草,自然钟野姿。”此指茶。 唐 皎然 《湛处士枸杞架歌》:“天生灵草生灵地,误生人间人不贵。”此指枸杞。 唐 苏拯 《药草》诗:“国忠在臣贤,民患凭药力,灵草犹如此,贤人岂多得。”此指药草。

灵地

美好的精神境界。 唐 刘叉 《修养》诗:“劝君修真復识真,世上道人多忤人,披图醮録益乱神,此法那能坚此身,心田自有灵地珍。”

人间

指整个人类社会;世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宋· 沈括《梦溪笔谈》

一根

(1).谓草木的一个根茎。《史记·龟策列传》:“龟千岁乃游莲叶之上,蓍百茎共一根。” 清 赵翼 《簷曝杂记·榕树黄果树》:“久之,千百根合成一根,故根益大,槎枒嵌空,不可名状。”

(2).犹一株;一条。用于细长之物。《北史·王崇传》:“ 崇 虽除服,仍居墓侧。於其室前,生草一根,茎叶甚茂,人莫能识。”《清平山堂话本·张子房慕道记》:“前面一个仙童,指化一条大涧,横担独木高桥一根。”《儿女英雄传》第四回:“打发店伙去后,早有跑堂儿的拿了一个洗脸的木盆,装着热水,又是一大碗凉水,一壶茶,一根香火进来。”

(3).佛教语。眼耳等六根之一。 金 李俊民 《寒泉漱玉》诗:“沥沥山泉枕畔鸣,六根先得一根清。”参见“ 六根 ”。

众芳

(1).草木的香气。《文选·宋玉<风赋>》:“迴穴衝陵,萧条众芳。” 刘良 注:“萧条然散众芳之气也。” 汉 枚乘 《七发》:“众芳芬鬱,乱於五风。” 南朝 梁武帝 《孝思赋》:“木散百华,草列众芳。”

(2).百花。 唐 杜甫 《叹庭前甘菊花》诗:“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擷细琐升中堂。” 宋 林逋 《山园小梅》诗:“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清 钱澄之 《梅花》诗:“众芳久寂寞,赖汝照乾坤。”

(3).比喻各种贤能的人。《楚辞·离骚》:“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王逸 注:“众芳,喻羣贤。”《楚辞·离骚》:“虽萎絶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4).比喻一般的人。《文选·宋玉<九辩>》:“以为君独服此蕙兮,羌无以异於众芳。” 吕向 注:“乃无异於众人之心。”

垂丝

(1).下垂的丝状枝条。多指柳条。 唐 李白 《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垂丝百尺掛雕楹,上有好鸟相和鸣。”

(2).指如丝的枝条下垂。 前蜀 李珣 《渔歌子》词:“柳垂丝,花满树。”

(3).白发下垂。 唐 李绅 《发寿阳分司勅到又遇新正感怀书事》诗:“休为建隼临 淝 守,转作垂丝入 洛 人。” 唐 白居易 《白鹭》诗:“人生四十未全衰,我为愁多白髮垂。何故水边双白鷺,无愁头上亦垂丝?”

(4).指垂丝海棠。 宋 张元干 《念奴娇·丁卯上巳燕集叶尚书蕊香堂赏海棠即席赋之》词:“烧烛呈妆,传杯绕槛,莫放春归去。垂丝无语,见人浑似羞妒。”

裴回

亦作“裵回”。1.彷徨。徘徊不进貌。《史记·吕太后本纪》:“ 吕产 不知 吕禄 已去北军,迺入 未央宫 ,欲为乱,殿门弗得入,裵回往来。”参见“ 徘徊 ”。

(2).徐行貌。《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於是 楚王 乃弭节裴回,翱翔容与。”参见“ 徘徊 ”。

(3).留恋。 唐 贾至 《送夏侯子之江夏》诗:“留欢一杯酒,欲别復裴回。”参见“ 徘徊 ”。

珊珊

(1) 形容衣裙玉珮的声音

动雾縠以徐步兮,拂墀声之珊珊。——宋玉《神女赋》

时闻杂佩声珊珊。——杜甫《郑驸马宅宴洞中》

(2) 轻盈、舒缓的样子;美好的样子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袅袅

(1) 形容烟气缭绕升腾

袅袅浮航金画龙。——温庭筠《台城晓朝曲》

青烟袅袅

(2) 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

垂杨袅袅

(3) 形容声音延长不绝,宛转悠扬

余音袅袅

(4) 体态柔美的样子

袅袅 *

湿云

湿度大的云。 唐 李颀 《宋少府东溪泛舟》诗:“晚叶低众色,湿云带繁暑。”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八:“满天湿云飞舞,瘦叶时时经风细吟。”

翠羽

(1).翠鸟的羽毛。古代多用作饰物。《逸周书·王会》:“正南: 甌邓 、 桂国 、 损子 、 产里 、 百濮 、 九菌 ,请令以珠璣、瑇瑁、象齿、文犀、翠羽、菌鹤、 * 为献。”《文选·曹植<七启>》:“戴金摇之熠燿,扬翠羽之双翘。” 刘良 注:“金摇,釵也;熠烁,光色也;又饰以翡翠之羽於上也。” 唐 卢照邻 《刘生》诗:“翠羽装剑鞘,黄金鏤马缨。”

(2).翠鸟。 唐 顾况 《芙蓉榭》诗:“文鱼翻乱叶,翠羽上危栏。” 宋 杨万里 《憩怀古堂》诗:“便有白鸥下,惊起翠羽飞。” 清 曹寅 《二十八日偕朴仙看梅清凉山》诗:“飞来翠羽正啁啾,冉冉斜阳坐衰草。”

(3).绿色的羽毛。 唐 罗隐 《鹦鹉》诗:“莫恨雕笼翠羽残, 江 南地暖 陇 西寒。”

(4).指鸟翼。 前蜀 韦庄 《归国谣》词:“早晚得同归去,恨无双翠羽。”

(5).比喻青葱的树叶。 唐 杨炯 《折杨柳》诗:“秋容凋翠羽,别泪损红颜。” 唐 杜甫 《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诗:“芊芊烱翠羽,剡剡生银汉。” 宋 苏轼 《浣溪沙》词:“废圃寒蔬挑翠羽,小槽春酒冻真珠。”

(6).借指珍宝。《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金膏翠羽将其意,脂韦便辟导其诚。” 李周翰 注:“将其意,谓以寳币申厚意也。” 唐 高适 《饯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岭南》诗:“翠羽干平法,黄金挠直绳。”

惊畏

惊慌害怕。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二使者引生下车,入其门,升自阶,己身卧於堂东廡之下。生甚惊畏,不敢前近。” 宋 张耒 《后涉淮赋》序:“朝游夕济,凡 淮 之惊畏风涛之变,无不歷之矣。”《三国演义》第八回:“ 卓 笑曰:‘诸公勿惊。 张温 结连 袁术 ,欲图害我……故斩之。公等无故,不必惊畏。’”

孤松

单独生长的松树。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景繄繄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唐 张说 《遥同蔡起居偃松篇》诗:“清都众木总荣芬,传道孤松最出羣。”

皇天

对天及天神的尊称。《书·大禹谟》:“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楚辞·离骚》:“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 汉 许慎 《五经异义·天号》引《古尚书说》:“天有五号,各用所宜称之:尊而君之,则曰皇天。” 唐 白居易 《哭微之》诗之一:“妻孥朋友来相弔,唯道皇天无所知。” 郭沫若 《女神·湘累》:“皇天在上,后土在下,这样的冤狱,要你们才知道呀!”

正气

(1)

(2) 同真气。生命机能的总称,但通常与病邪相对来说,指人体的抗病能力

(3) 四季正常气候,即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等

正气者,正风也。——《灵枢·刺节真邪》

(4) 正常气色

(5) 光明正大的风气

正气上升、邪气下降

(6) 刚正的气节

正气凛然

不得

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够

吾不得而见之矣。——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全生

(1).谓六欲皆得其所宜。《管子·立政》:“然则礼义廉耻不立,人居无以自守也。全生之説胜,则廉耻不立。”《吕氏春秋·贵生》:“ 子华子 曰:‘全生为上,亏生次之,死次之,迫生为下。’” 陈奇猷 校释:“子华子以为‘生’之至上者为六欲皆得其宜之‘全生’。”

(2).保全天性,顺其自然。也指保全天性之道。《庄子·养生主》:“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唐 元结 《喻旧部曲》诗:“劝汝学全生,随我畬 退谷 。” 胡适 《读<吕氏春秋>一》:“全生要在适性,全性即是全生。”

(3).保全生命。 唐 卢纶 《代员将军罢战后归旧里赠朔北故人》诗:“结髮事疆埸,全生俱到乡。” 宋 梅尧臣 《故原有战卒死而复苏来说当时事》诗:“纵横尸暴积,万殞少全生。”

此辈

这类人

勿与此辈来往

顺时

谓顺应时宜;适时。《左传·成公十六年》:“礼以顺时,信以守物。”《文选·王粲<从军诗>之二》:“我军顺时发,桓桓东南征。” 李善 注:“顺时,应秋以征也。《礼记》曰:‘举事必顺其时。’” 唐 元结 《治风诗·至慈》:“故莫由莫已,顺时而理。”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到京师服水土,趁程途节饮食,顺时自保揣身体。” 李炳彦 《三十六计新编·顺手牵羊》:“这里的‘微隙’,一般指突然新暴露出来的,‘微利’可能是原作战方案中没有具体考虑到的,具有来去顺路、夺之顺手、赢之顺时(有利于主要作战目标的完成,又出敌所料,能一举可歼)的特点,指挥员则应审时度势,灵活指挥。”

荣落

荣盛与衰落。 唐 宋之问 《太平公主池山赋》:“春秋寒暑兮岁荣落。” 宋 范成大 《秋日杂兴》诗之三:“春秋无终穷,荣落殊未央!” 清 吴藻 《金缕曲》:“因悟到人生荣落,回首繁华原若梦。”

相背

亦作“ 相倍 ”。1.互相背叛。《史记·张耳陈馀列传论》:“及据国争权,卒相灭亡,何乡者相慕用之诚,后相倍之戾也!”

(2).相违;相反。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简与礼相背,嬾与慢相成。” 唐 杜甫 《 * 送李二十九弟入蜀》诗:“檣乌相背发,塞雁一行鸣。”

斧斤

各种斧子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宋· 苏轼《石钟山记》

无害

(1) 没有妨害

(2) 没有能胜过的;无比

请择吏之忠信者,无害可任事者。——《墨子·号令》

以文无害,为沛主吏掾。——《史记·萧相国世家》

汤给事内吏,为宁成掾,以 汤无害。——《汉书·张汤传》。 颜师古注:“无害,言其最胜也。”

黄油

(1) 一种重要食品,系固体乳化产物,主要是从牛奶里提取出来的乳脂(稀奶油),通过搅拌工序,使脂肪球、气泡、水珠聚结起来而成,特别使用于涂在面包片上或烹饪中

(2) 从石油中分馏出来的膏状油脂,黄色或褐色,粘度大,多用做润滑剂

酒囊

(1).盛酒的袋子。 汉 王充 《论衡·别通》:“今则不然,饱食快饮,虑深求卧,腹为饭坑,肠为酒囊,是则物也。”

(2).喻无能的人。 明 吴炳 《西园记·冥拒》:“则我那酒囊还胜却诗囊润,饭肠更赛过文肠敏。”

棋局

(1) 对阵的形势

(2) 旧指棋盘

生心

引起某种念头;多心

我怕你生心,才这么做的

出俗

(1).超出凡俗。 晋 夏靖 《答陆士衡》诗:“允诚伊何,拔羣出俗。华文不修,抱此素朴。” 南朝 梁 沉约 《桐柏山金庭馆碑》:“自惟凡劣,识鉴鲜方,徒抱出俗之愿,而无致远之力。” 唐 卢照邻 《秋霖赋》:“抗高情以出俗,驰精义以入神。”

(2).谓出家。《周书·皇后传·孝闵帝元皇后》:“ 孝閔帝 元皇后 名 胡摩 , 魏文帝 第五女……﹝ 孝閔 ﹞帝被废,后出俗为尼。”

撷芳

采摘芳草。 唐 刘禹锡 《送王师鲁协律赴湖南使幕》诗:“ 楚 水多兰若,何人事擷芳。” 明 陈子龙 《讨山寇至平昌憩项中丞双溪园》诗:“擷芳聊可玩,启卷覯所钦。” 清 杜岕 《永宁寺试泉》诗:“抗手弄花雨,擷芳度前栈。”

翛然

无拘无束貌;超脱貌。《庄子·大宗师》:“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 成玄英 疏:“翛然,无係貌也。” 前蜀 韦庄 《赠峨嵋李处士》诗:“如今世乱独翛然,天外鸿飞招不得。” 明 归有光 《南云翁生圹志》:“翁为人有风致,可谓翛然于生死之际,则予之所谓命者,又不足为翁道也。” 冰心 《寄小读者》十一:“有时夜半醒来,万籁俱绝,皓月中天,翛然四顾,觉得心中一片空灵。”

迅疾貌。 宋 司马光 《馆宿遇雨怀诸同舍》诗:“佳雨濯烦暑,翛然生晓凉。”

中足

中等的马。《史记·孝文本纪》“餘皆以给传置” 司马贞 索隐引 三国 魏 如淳 曰:“律:四马高足为传置;四马中足为驰置。”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