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事十三首

作者:佚名 朝代:宋代

摄事十三首原文

煌煌真宗,善继善承。
经武耀德,臻于治平。
对祀礼光,丕昭鸿名。
陟配文庙,皇图永宁。

诗词问答

问:摄事十三首的作者是谁?答:佚名
问:摄事十三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佚名的名句有哪些?答:佚名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煌煌

明亮辉耀貌

明星煌煌

真宗

释道两教谓所持的真正宗旨;正宗。 唐 张九龄 《敕岁初处分》:“我 玄元皇帝 著《道德经》五千文,明乎真宗,致於妙用。” 唐 孟郊 《夏月谒智远禅师》诗:“謁师见真宗,何必千万劫?” 清 黄轩祖 《游梁琐记·龙门鲤》:“﹝ 朱大祺 ﹞徒步至 嵩山 东岳庙 謁 北摩禪师 。居一年,尽得 少林 真宗。”

经武

整治武备。《左传·宣公十二年》:“子姑整军而经武乎。”《后汉书·耿弇传赞》:“ 好畤 经武,能画能兵。” 严复 《原强续篇》:“致吾国君臣上下,谓经武之事,不外云云。”

耀德

显扬德化。《国语·周语上》:“先王耀德不观兵。”《国语·晋语八》:“夫乐以开山川之风也,以耀德於广远也。”

燿德:谓崇尚道化。《国语·周语上》:“先王耀德不观兵。” 韦昭 注:“耀,明也;观,示也。明德,尚道化也。”

治平

(1).治国平天下。语本《礼记·大学》:“身脩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清 侯方域 《南省试策》之三:“太子异日有天下之责者也。但得青宫读书,辨古今兴亡,识人才邪正,足以治平耳矣。”

(2).谓政治清明,社会安定。《晏子春秋·谏上七》:“故明所爱而贤良众,明所恶而邪僻灭,是以天下治平,百姓和集。” 宋 苏轼 《晁错论》:“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 清 薛福成 《筹洋刍议·变法》:“自 唐 虞 讫 夏 、 商 、 周 ,最称治平。”

(3).指官吏治理政事的功绩。《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孝文皇帝 初立,闻 河南 守 吴公 治平为天下第一。” 清 李渔 《奈何天·隐妒》:“自齠齔之年,出来应试,早登甲第之先;从学仕之日,出去临民,便擢治平之最。”

祀礼

祭祀的仪礼。《吕氏春秋·怀宠》:“民之所不欲废者而復兴之,曲加其祀礼。是以贤者荣其名,而长老説其礼,民怀其德。” 刘师培 《文学出于巫祝之官说》:“是则韵语之文,虽匪一体,综其大要,恒由祀礼而生。”

鸿名

大名;盛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前圣之所以永保鸿名而常为称首者用此,宜命掌故悉奏其义而览焉。” 唐 苏颋 《开元元年赦书》:“鸿名不可以深拒,盛典不可以固违。” 清 孙枝蔚 《蒿里曲》:“天子有道重人命,鸿名赫赫垂无穷。”

陟配

(1).谓天子升遐后,于祭天时配享。《书·君奭》:“故 殷 礼陟配天,多歷年所。” 孔 传:“故 殷 礼能升配天享,国久长,多歷年所。”《文选·颜延之<宋郊祀歌>》:“陟配在京,降德在民。” 李周翰 注:“陟,升也。言天子升祖考以配天。”《新唐书·黎干传》:“ 景皇帝 非造我区夏,不得与 夏 之 禹 、 商 之 契 、 周 之 稷 、 汉高帝 、 魏武帝 、 晋宣帝 、 唐神尧皇帝 并功,而陟配圜丘,上与天匹,曾谓圜丘不如 林放 乎?”

(2).泛指配享。 宋 苏辙 《蔡矇父挺赠开府仪同三司诰》:“治边之略,纪于一时。经远之功,著于来世。比缘陟配之享,永怀先正之良。”

文庙

孔子 庙。 唐 朝封 孔子 为 文宣王 ,称其庙为 文宣王 庙。 元 明 以后省称为文庙。 元 方回 《前参政浙西廉访徐子方得代送别》诗:“ 武林 增炳焕,文庙鬱岩嶤。”《明史·礼志四》:“天下文庙,惟论传道以列位次;闕里家庙,宜正父子以叙彝伦。”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哄丁》:“今值文庙丁期,礼当释奠。”

皇图

(1).指 河 图。《文选·班固<东都赋>》:“於是圣皇乃握乾符,阐坤珍,披皇图,稽帝文。” 吕延济 注:“皇图,谓 河 图也。”

(2).封建王朝的版图。亦指封建王朝。 唐 李贺 《出城别张又新酬李汉》诗:“皇图跨四海,百姓拖长绅。”《旧唐书·哀帝纪论》:“宇县瓜分,皇图瓦解。” 宋 岳飞 《乞本军进讨刘豫札子》:“逆 豫 逋诛,尚穴中土;陵寝乏祀,皇图偏安。”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归山》:“兵部侍郎 阮 一本,为捕灭社党,廓清皇图事。”

(3).指皇位。《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三》:“朕今纘皇图,恭修帝道。” 清 洪昇 《长生殿·定情》:“朕乃 大唐 天寳皇帝 是也。起自潜邸,入纘皇图。”

永宁

永久安宁。《逸周书·五权解》:“呜呼,敬之哉!汝慎和称,五权维中,是以以长小子於位,实维永寧。”《史记·封禅书》:“ 祖己 曰:‘修德。’ 武丁 从之,位以永寧。” 汉 司马相如 《难蜀父老》:“乃堙洪塞源,决江疏河,洒沉澹灾,东归之於海,而天下永寧。”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