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倚帝山二首

作者:吴筠 朝代:唐代

游倚帝山二首原文

山间非吾心,物表翼所托。
振衣超烦滓,策杖追岑壑。
绝地穷山含岈,造天究磐礴。
迩临烟霞积,逖睇宇宙廓。
俯惊白云涌,仰骇飞泉落。
苔浓鲜翠屏,松古丽丹崿。
目冀睹乔羡,心希驭龙鹤。
乃知巢由情,岂伊猿鸟乐。
兹山何独秀,万仞倚昊苍。
晨跻烟霞趾,夕憩灵仙场。
俯观海上月,坐弄浮云翔。
松风振雅音,桂露含晴光。
不出六合外,超然万累忘。
信彼古来士,岩栖道弥彰。

诗词问答

问:游倚帝山二首的作者是谁?答:吴筠
问:游倚帝山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游倚帝山二首是什么体裁?答:五古
问:吴筠的名句有哪些?答:吴筠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888-13

参考注释

物表

物外,世俗之外。《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若其亭亭物表,皎皎霞外,芥千金而不盼,屣万乘其如脱。” 张铣 注:“表,外也。物表、霞外,言志高远也。” 唐 孟郊 《游韦七洞庭别业》诗:“物表易淹留,人间重离析。” 明 屠隆 《昙花记·群仙会勘》:“道韵萧疎,冲情寄于物表。”

振衣

抖衣去尘,整衣。《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王逸 注:“去尘秽也。” 晋 陆机 《招隐诗》:“明发心不夷,振衣聊躑躅。” 唐 白居易 《偶作》诗之二:“日出起盥櫛,振衣入道塲。”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胭脂》:“急起篝灯,振衣冥索。”

策杖

拄杖。也称杖策。 三国 魏 曹植 《苦思行》:“策杖从我游,教我要忘言。” 唐 杜甫 《戏题寄上汉中王》诗之二:“策杖时能出,王门异昔游。” 仇兆鳌 注:“ 慈水 姜氏 曰:杖策者,策杖而行……则古人於杖,虽少年皆用之矣。” 唐 白居易 《残春晚起伴客笑谈》诗:“策杖强行过里巷,引盃闲酌伴亲宾。”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十一:“公( 司马光 )不喜肩舆,山中亦乘马,路险,策杖以行。”《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 冯京 ﹞思欲静坐养神,乃策杖徐步入后园中。” 清 顾炎武 《与胡处士庭访北齐碑》诗:“策杖向郊坰,幽人在巖户。”

岑壑

高峰深谷。 唐 宋之问 《夜饮东亭》诗:“岑壑景色佳,慰我远游心。” 唐 高适 《宋中遇林虑杨十七山人因而有别》诗:“因声谢岑壑,岁暮一攀躋。”

绝地

(1) 极险恶的地方

这里四面是峭壁,真是个绝地

(2) 绝境

陷于绝地

穷山

(1).深山。《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穷山通谷,豪士并起,不可胜载也。” 晋 张协 《杂诗》之六:“咆虎响穷山,鸣鹤聒空林。” 宋 陆游 《夜读兵书》诗:“孤灯耿霜夕,穷山读兵书。”

(2).荒山。参见“ 穷山恶水 ”。

磐礴

雄壮;宏伟。 晋 郭璞 《江赋》:“ 虎牙 嵥竖以屹崒, 荆门 闕竦而磐礴。”

烟霞

烟雾和云霞,也指“山水胜景”

宇宙

(1)

(2) 包括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

(3) “宇”指无限空间,“宙”指无限时间。一切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的总体。哲学上又叫“世界”

惊白

惊讶地告诉。《新唐书·孙伏伽传》:“ 伏伽 拜御史时,先被内旨,而制未出,归卧于家,无喜色。顷之,御史造门,子弟惊白,徐起见之。”

云涌

(1) 云彩翻涌突兀

(2) 喻事物猛烈而迅速发展

飞泉

(1).谷名。《楚辞·远游》:“吸 飞泉 之微液兮,怀琬琰之华英。” 洪兴祖 补注引 张揖 曰:“ 飞泉 , 飞谷 也。在 崑崙 西南。” 汉 王褒 《九怀·通路》:“北饮兮 飞泉 ,南采兮芝英。” 汉 司马相如 《大人赋》:“互折窈窕以右转兮,横厉 飞泉 以正东。”

(2).喷泉。《后汉书·耿恭传》:“闻昔贰师将军拔佩刀刺山,飞泉涌出。”《南史·何胤传》:“ 胤 以 若邪 势处迫隘,不容学徒,乃迁 秦望山 ,山有飞泉,迺起学舍。”

(3).瀑布。 唐 白居易 《与元微之书》:“流水周於舍下,飞泉落於簷间。” 明 王猷定 《姑山草堂歌》:“我乡 * 之山四百里,上有百道神功之飞泉。” 陈毅 《题<长征会师图>》诗:“上有无尽之高峰,中有百道之飞泉。”

翠屏

(1).绿色屏风。 南朝 梁 江淹 《丽色赋》:“紫帷鉿匝,翠屏环合。” 后蜀 鹿虔扆 《思越人》词:“翠屏欹,银烛背,漏残清夜迢迢。”

(2).借指青翠的竹丛。 宋 梅尧臣 《县署丛竹》诗:“寒生緑罇上,影入翠屏中。”

(3).形容峰峦排列的绿色山岩。《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践莓苔之滑石,搏壁立之翠屏。” 李善 注:“翠屏,石桥之上石壁之名也。” 李周翰 注:“有石屏风如壁立,横絶桥上。” 唐 杜甫 《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诗:“细雨荷锄立,江猿吟翠屏。” 明 张居正 《和真一王孙八岭山韵》:“仙城杳靄何因见,悵望青霄耸翠屏。” 清 汪中 《甘露寺》诗:“中流砰訇两山动,翠屏金碧当空开。”

丹崿

赤色的山崖。 唐 吴筠 《竹赋》:“夹沧江,倚丹崿,蓄水雾之沉沉,摇巖烟之漠漠。”

龙鹤

(1).龙与鹤。《拾遗记·后汉》附 南朝 梁 萧绮 录:“ * 狗马,爱好龙鹤,非明王之所闻示於后也。” 齐治平 校注:“ 夏 帝 孔甲 命 刘累 为之豢龙,见《史记·夏本纪》。 叶公 好龙,见《新序·杂事》。又‘ 衞懿公 好鹤,鹤有乘轩者’,见《左传》 閔公 二年。”

(2).指仙人的坐骑。 唐 陈子昂 《南山家园》诗:“愿随白云驾,龙鹤相招寻。” 唐 曹唐 《三年冬大礼》诗之三:“ 太一天坛 降 紫君 ,属车龙鹤夜成羣。”

巢由

巢父 和 许由 的并称。相传皆为 尧 时隐士, 尧 让位于二人,皆不受。因用以指隐居不仕者。《汉书·薛方传》:“ 尧 舜 在上,下有 巢由 。” 五代 齐己 《题郑郎中谷仰山居》诗:“ 秦 争 汉 夺虚劳力,却是 巢 由 得稳眠。” 清 赵翼 《途次先寄京师诸故人》诗:“祗应晚节供描画,共笑 巢 由 下拜劳。”参见“ 巢父 ”、“ 许由 ”。

岂伊

犹岂,难道。伊,语中助词,无义。《诗·小雅·頍弁》:“岂伊异人,兄弟匪他。”《后汉书·杜乔传》:“故陈资斧而人靡畏,班爵位而物无劝。苟遂斯道,岂伊伤政。” 南朝 宋 何承天 《重答颜光禄书》:“岂伊好辩,未获云已。” 唐 李白 《赠崔司户文昆季》诗:“岂伊 箕山 故,特以风期亲。”

独秀

独出一时,超群出众

昊苍

苍天。《文选·班固<答宾戏>》:“不覩其能奋灵德合风云,超忽荒而躆昊苍也。” 李善 注引 项岱 曰:“昊、苍,皆天名也。” 前蜀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小孽乖躔次,中兴繫昊苍。”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三:“盖以为他日付託之本,仰告昊苍,故俾承福受祚也。”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军次实录》:“风雷寒暑遵时令,动植飞潜凛昊苍。”

灵仙

神仙。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涉海则有 方丈 、 蓬莱 ,登陆则有 四明 、 天台 ,皆玄圣之所游化,灵仙之所窟宅。” 唐 张说 《岳阳石门墨山二山相连有禅堂观天下绝景》诗:“药妙灵仙宝,境华巖壑选。” 宋 范仲淹 《太清宫九咏》序:“览灵仙之区,异其八物。益以宫题,而成九咏。”

俯观

从上往下看。旧题 汉 苏武 《诗四首》之四:“俯观 江 汉 流,仰视浮云翔。” 晋 刘伶 《酒德颂》:“俯观万物扰扰焉,如 江 汉 之载浮萍。”

上月

(1).上弦月。 南朝 梁 刘孝绰 《饯张惠绍应令》诗:“鲜云积上月,冻雨晦初阳。”

(2).前月。《红楼梦》第二回:“我这女学生名叫 黛玉 ……可惜上月其母竟亡故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二回:“ 鸿甫 的老婆,上月在 上海 死了,所以 景翼 穿了重孝。” 丁玲 《奔》:“上月不知怎的,他眼一花,只听见一声喊,他就昏倒在地上。”

浮云

(1)

(2) 飘浮在天空中的云彩

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元· 关汉卿《窦娥冤》

(3) 比喻飘忽不定,未有定处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 李白《送友人》

松风

(1).松林之风。 南朝 宋 颜延之 《拜陵庙作》诗:“松风遵路急,山烟冒壠生。”《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特爱松风,庭院皆植松,每闻其响,欣然为乐。” 唐 杜甫 《玉华宫》诗:“溪迴松风长,苍鼠窜古瓦。” 清 姚鼐 《题张篁村万木奇峰图》诗:“松风远自云中起,摇荡云光山色里。” 李广田 《记问渠君》:“大概是大雨之后吧,山里的泉水,万马奔腾的向下驰去,发出吓人的声响,又加以松风呼啸,自己就像在海涛中夜行。”

(2).古琴曲《风入松》的别称。 唐 李白 《鸣皋歌送岑徵君》:“盘白石兮坐素月,琴《松风》兮寂万壑。” 宋 苏轼 《十二琴铭·鹤归》诗:“白鹤归来见曾玄,《陇头》《松风》入朱絃。” 明 唐顺之 《铜雀台》诗之二:“翠襦霑《薤露》,锦瑟入《松风》。”

(3).指茶。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纸窗儿明,僧房儿雅,一椀松风啜罢,两箇倾心地便説知心话。” 凌景埏 校注:“松风,指茶。”

雅音

正音,有益於风教的诗歌和音乐。《宋书·乐志一》:“ 魏文侯 虽好古,然犹昏睡於古乐,於是淫声炽而雅音废矣。” 唐太宗 《帝京篇》之四:“去兹 郑 卫 声,雅音方可悦。” 清 朱祖谋 《望江南·杂题我朝诸名家词集后·陈兰甫》词:“若举经儒长短句,岿然高馆《忆江南》。绰有雅音涵。”

桂露

秋露。秋季桂花开时,夜凉生露,故称。 南朝 梁 吴均 《秋念》诗:“箕风入桂露,璧月满瑶池。” 唐 李商隐 《玄微先生》诗:“仙翁无定数,时入一壶藏。夜夜桂露湿,村村桃水香。”

晴光

晴朗的日光或月光。 唐 杜审言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緑苹。” 清 林则徐 《中秋炮台眺月》诗:“今夕何夕正三五,晴光如此胡不游?” 郁达夫 《采石矶》:“呆着向窗外的晴光一望,他又拿起笔来伏下身去,在诗的前面填了‘秋夜’两字,作了诗题。”

超然

(1) 超脱世俗

历史家所必需的超然态度

(2) 怅惘的样子

超然不对

古来

自古以来

古来如此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唐· 李白《将进酒》

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清· 林觉民《与妻书》

岩栖

见“ 巖栖 ”。

亦作“ 巖栖 ”。1.栖宿在山岩上。旧题 师旷 《禽经》:“山鸟巖栖,原鸟地处。” 张华 注:“山巖之鸟多不巢。”

(2).巢居穴处。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絶交书》:“故 尧 舜 之君世, 许由 之巖栖, 子房 之佐 汉 , 接舆 之行歌,其揆一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序》:“古巢居穴处曰巖栖,栋宇居山曰山居。”

(3).借指隐居。 唐 杜甫 《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瓢饮唯三径,巖栖在百层。” 前蜀 韦庄 《赠薛秀才》诗:“欲结巖栖伴,何山好薜萝?”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