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歌效杜陵体

作者:丘葵 朝代:宋代

七歌效杜陵体原文

三宫北狩何时返,猿啼鬼哭尘沙远。
李陵卫律甘匪人,岂无蔡琰吹胡管。
江南江北骨成山,箭瘢纷纷剑痕满。
呜呼二歌兮未休,潸然出涕滂沱流。

诗词问答

问:七歌效杜陵体的作者是谁?答:丘葵
问:七歌效杜陵体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丘葵的名句有哪些?答:丘葵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三宫

(1).古代诸侯夫人之宫。《礼记·祭义》:“及大昕之朝,君皮弁素积,卜三宫之夫人、世妇之吉者,使入蚕于蚕室。” 郑玄 注:“诸侯夫人三宫,半王后也。”《穀梁传·桓公十四年》:“甸粟而纳之三宫。” 范宁 注:“三宫,三夫人也。” 杨士勋 疏:“礼,王后六宫,诸侯夫人三宫也。故知三宫是三夫人宫也。”

(2).指后妃之宫。 唐 李憕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应制》诗:“别馆春还淑气催,三宫路转凤凰臺。”

(3).谓天子、太后、皇后。《汉书·王嘉传》:“自贡献宗庙三宫,犹不至此。” 颜师古 注:“三宫,天子、太后、皇后也。” 清 方文 《宋遗民咏·汪大有》:“三宫既北迁,侍卫同驱驰。”

(4).谓明堂、辟雍、灵台。《文选·张衡<东京赋>》:“乃营三宫,布教颁常。” 薛综 注:“三宫,明堂、辟雍、灵臺。” 汉 李尤 《辟雍赋》:“太学既崇,三宫既章,灵臺司天,群曜弥光。” 唐 武则天 《明堂乐章·迎送王公》:“载延百辟,爰集三宫。”参见“ 三雍 ”。

(5).指紫微、太微、文昌三星座。《楚辞·远游》“后文昌使掌行兮” 汉 王逸 注:“天有三宫,谓紫宫、太微、文昌也。” 唐 杨炯 《送刘校书从军》诗:“天将下三宫,星门召五戎。”

(6).道教谓双目为絳宫、两耳为玉堂宫,鼻口为明堂宫。合称“三宫”。 唐 吕岩 《别诗》之二:“三宫自有迴流法,万物那无运用方。”《云笈七籤》卷八二:“远世弃欲,息役沉光,涤清三宫,凝定九府。”

(7).道教指 西玄山 清灵宫 、 葛衍山 紫阳宫 、 郁绝根山 极真宫 。《云笈七籤》卷一○五:“三山有三府名曰三宫。 西玄山 为 清灵宫 , 葛衍山 为 紫阳宫 , 鬱絶根山 为 极真宫 。”

北狩

(1).到北方狩猎。《魏书·和跋传》:“后车驾北狩 豺山 ,收 跋 ,刑之路侧。”

(2).借指向北进军。 南朝 梁 江淹 《为萧骠骑让太尉赠封第二表》:“将陪云驂以北狩,扈朝服以济师,乃为少雪庸诚,微谢天眷耳。”

(3).皇帝被掳到北方去的婉词。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卷四:“逮二圣( 宋徽宗 、 钦宗 )北狩, 彭 以无名位,独得留内庭。”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二·内官子弟登第》:“又二年而 敬 殁, 英宗 北狩不返, 徐埕 辈议南迁, 于谦 等争之不能得。”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大戏节戏》:“又谱 宋 政和 间 梁山 诸盗及 宋 金 交兵、 徽 钦 北狩诸事,谓之《忠义璇图》。”

何时

(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楚辞·九辩》:“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乾?”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

尘沙

(1).尘埃与沙土。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疾风千里兮吹尘沙。” 元 虞集 《城东观杏花》诗:“緑水满沟生杜若,暖云将雨少尘沙。” 李季 《玉门儿女出征记》诗十七:“寒流随风漫大地,午夜里风怒号飞卷尘沙。”

(2).喻污浊,战乱。 清 顾炎武 《吴兴行赠归高士祚明》诗:“遥望 天寿山 ,犹在浮云间。长叹未及往,尘沙没中原。” 蔡有守 《送陈树人居若明之日本》诗:“乡邦回首尘沙恶,一往夷嵎欲几年。”

(3).犹尘世。 宋 梅尧臣 《和永叔景灵致斋见怀》:“不嗟门外尘沙苦,只觉壶中岁月长。” 宋 王安石 《蒙城清燕堂》诗:“飘然一往何时得,俯仰尘沙欲作翁。”

陵卫

古代皇帝陵墓的宿卫。 清 顾炎武 《孝陵图》诗:“奄人宿其中,无乃致褻污。陵衞多官军,残毁法不捕。”

匪人

(1).不是亲近的人。《易·比》:“比之匪人。” 王弼 注:“所与比者皆非己亲,故曰比之匪人。”

(2).引申指孤独无亲的人。《后汉书·张奂传》:“俱生圣世,独为匪人,孤微之人,无所告诉。” 章炳麟 《蕲黄母铭》:“左处侧室独匪人,蓬头茧足为子勤。”

(3).行为不端正的人。《易·否》:“否之匪人。” 李鼎祚 集解引 虞翻 曰:“以臣弑其君,子弑其父,故曰匪人。” 唐 李朝威 《柳毅传》:“ 涇阳 之妻,则 洞庭君 之爱女,淑性茂质,为九姻所重,不幸见辱於匪人,今则絶矣。” 清 沉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 华 家盟姊赠以匪人,彼无颜见卿;卿何反谓无颜见彼耶!”

(4).盗寇。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审盗》:“捕役得其厚利,心知不是匪人,反作乾情。” 洪深 《贫民惨剧》第五幕引:“就是那个卖皮袍子的 王一声 ,邀着一帮匪人来抢的。”

蔡琰

东汉诗人。字文姬,又作昭姬,陈留圉(今河南杞县西南)人。女。蔡邕女。自幼博学通音律,初嫁河东人卫仲道,夫死,回娘家。董卓之乱中,被掠入南匈奴十二年。后被曹操用重金赎回,再嫁屯田都尉董祀。有五言诗及骚体《悲愤诗》各一篇,前者为其代表作。另有《胡笳十八拍》一篇,现一般认为是后人假托之作。

江南

(1) 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就是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江南草长,杂花生树。——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江南好风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能不忆江南。——唐· 白居易《忆江南》

春风又绿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泛指长江以南

江南出楠梓。——《史记·货殖列传》

江北

(1) 长江下游江苏、安徽两省靠近长江北岸的地区

引次江北。——《资治通鉴》

(2) 泛指长江以北

纷纷

(1) 多而杂乱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 高适《别董大》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一个接一个地,接二连三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呜呼

(1) 对不幸的事表示叹息、悲痛等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柳宗元《捕蛇者说》

(2) 指人丧命

呜呼哀战

潸然

流泪的样子

不觉潸然泪下

出涕

因伤心而流眼泪。《易·离》:“出涕沱若。” 孔颖达 疏:“所以出涕滂沱,忧戚而咨嗟也。”《诗·小雅·大东》:“君子所履,小人所视。睠言顾之,潸焉出涕。” 唐 杜甫 《与严二郎奉礼别》诗:“出涕同斜日,临风看去尘。” 宋 梅尧臣 《永叔自南阳至余郊迓马首访谢公奄然相与流涕作是诗以写怀》:“及郊逢故友,出涕各霑襦。”

滂沱

(1)

(2) 形容雨下得很大

(3) 比喻眼泪流得很多,哭得厉害

涕泪滂沱

(4) 形容水流盛大的样子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