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罗首

作者:汤中 朝代:宋代

过罗首原文

山势迢迢万马奔,就宽平处着只园。
门无俗驾真堪隐,院有禅僧便不村。
百顷霜黄收{左禾右罢}稏,一泓寒绿养兰荪。
我来访道连宵宿,共拨炉灰仔细论。

诗词问答

问:过罗首的作者是谁?答:汤中
问:过罗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汤中的名句有哪些?答:汤中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山势

山的形势或气势。 北周 庾信 《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水声幽咽,山势崆峒。” 唐 储光羲 《苑外至龙兴院作》诗:“山势当空出,云阴满地来。” 李準 《李双双小传·人比山更高》:“我们绕过一个山头,山势一转,脸前忽的闪出两坡十几里长的大山场。”

迢迢

(1) 形容遥远。也作“迢递”

千里迢迢

(2) 漫长;长久

夜迢迢

恨迢迢

宽平

(1).指宽阔平坦之处。《荀子·赋》:“此夫安宽平而危险隘者邪?”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黄河》:“有以为宜徙之宽平者, 王横 之説是也。”

(2).宽仁公平。《后汉书·郭躬传》:“ 躬 家世掌法,务在宽平,及典理官,决狱断刑,多依矜恕。”《新唐书·刑法志》:“盖自 高祖 、 太宗 除 隋 虐乱,治以宽平,民乐其安,重於犯法,致治之美,几乎三代之盛时。” 清 吴定 《吴殿麟程巽行传》:“仲豪迈峻厉,君宽平恂恂长者。”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 隋文帝 对待民众比较宽平。五八一年,制定 隋 律,废除前朝酷刑。”

俗驾

世俗人。驾,车驾,借指人。 金 房皞 《送王升卿》诗:“我欲从君觅隐居,却恐山灵嫌俗驾。”

禅僧

和尚。《宋书·夷蛮传·婆黎国》:“时 鬭场寺 多禪僧,京师为之语曰:‘ 鬭场 禪师窟, 东安 谈义林。’” 宋 苏轼 《次韵颖叔观灯》:“ 安西 老守是禪僧,到处应燃无尽灯。”《 * 词话》第二七回:“又有那琳宫梵刹,羽士禪僧,住着那侵云经阁,接汉鐘楼。”

百顷

(1).一万亩。极言土地之广。《汉书·王莽传下》:“於是遂营 长安 城南,提封百顷。” 北周 庾信 《奉和浚池初成清晨临泛》:“千金高堰合,百顷浚源开。”

(2).地名。在今 甘肃省 境内,旧时为氐族 杨氏 世居之处。《宋书·氐胡传》:“ 腾 ( 杨腾 )子 驹 ,勇健多计略,始徙 仇池 。 仇池 地方百顷,因以 百顷 为号。”《初学记》卷八引《三秦记》:“ 仇池山 号 百顷 ,上有 百顷池 ,壁立百仞,一人守道,万夫莫向。”

黄收

古冠名。《史记·五帝本纪》:“黄收纯衣,彤车乘白马。” 裴駰 集解:“《太古冠冕图》云:‘ 夏 名冕曰收。’《礼记》曰:‘野夫黄冠。’” 司马贞 索隐:“收,冕名。其色黄,故曰黄收,象古质素也。” 唐 皮日休 《正沉约评诗论》:“ 尧 不当乘白马,冠黄收,衣纯衣也。”

一泓

(1).清水一片或一道。 唐 李贺 《梦天》诗:“遥望 齐州 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京师园亭》:“一泓清池,茅檐数椽,水木明瑟,地颇雅洁。” 徐迟 《火中的凤凰》:“就在万顷良田之间,一泓流水前面,一座拱形石桥,通往私人藏书最大的一家--铁琴铜剑楼。”

(2).犹言一汪。 宋 陆游 《龟堂避暑》诗:“砚池湛湛一泓墨,衣焙霏霏半篆香。”

兰荪

(1).即菖蒲。一种香草。《文选·沉约<和谢宣城>》:“昔贤侔时雨,今守馥兰蓀。” 刘良 注:“兰蓀,香草也。”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辩证一》:“香草之类,大率多异名,所谓兰蓀,蓀即今菖蒲是也。”

(2).指佳子弟。 清 赵翼 《西干故里示侄亮采宝士侄孙公兰等》诗:“是我昔时初奋迹,瓣香能不望兰蓀。”参见“ 芝兰玉树 ”。

来访

来此访问;造访

欢迎来访

宵宿

(1).夜间住宿。 元 郑廷玉 《后庭花》第三折:“天色晚了,我去这店里寻一箇宵宿处。” 元 无名氏 《盆儿鬼》第三折:“前日回来,不期天色晚了,投到 瓦窰村 盆礶 赵 家宵宿。”

(2).夜间住宿之处。 元 无名氏 《硃砂担》第一折:“天色晚了也,我在这店肆中觅个宵宿咱。” 元 无名氏 《黄花峪》第四折:“天色已晚,特来借一箇宵宿。”

炉灰

燃料在炉内燃烧后所剩的粉状物。 唐 张说 《闻雨》诗:“心对炉灰死,颜随庭树残。” 清 查慎行 《冒风过东平州暮投张秋镇》诗:“土銼煤烟黑,炉灰豆火红。” 老舍 《龙须沟》第一幕:“脚下全是湿地,有的地方垫着炉灰、砖头或木板。”

细论

详论。 宋 范成大 《谒南岳》诗:“奇事不胜纪,重游当细论。”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