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相公平泉潭上喜见初月

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代

和李相公平泉潭上喜见初月原文

家山见初月,林壑悄无尘。
幽境此何夕,清光如为人。
潭空破镜入,风动翠蛾嚬。
会向琐窗望,追思伊洛滨。

诗词问答

问:和李相公平泉潭上喜见初月的作者是谁?答:刘禹锡
问:和李相公平泉潭上喜见初月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和李相公平泉潭上喜见初月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刘禹锡的名句有哪些?答:刘禹锡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358-61

参考注释

家山

谓故乡。 唐 钱起 《送李栖桐道举擢第还乡省侍》诗:“莲舟同宿浦,柳岸向家山。” 宋 梅尧臣 《读<汉书·梅子真传>》诗:“旧市 越溪 阴,家山 镜湖 畔。” 明 高明 《琵琶记·琴诉荷池》:“十二栏杆,无事閒凭遍。闷来把湘簟展,梦到家山,又被翠竹敲风惊断。”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五二:“踏徧中华窥两戒,无双毕竟是家山。”

初月

(1).新月。《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春歌五》:“碧楼冥初月,罗綺垂新风。” 宋 杨万里 《癸未上元后永州夜饮赵敦礼竹亭闻蛙醉吟》:“茅亭夜集俯万竹,初月未光让高烛。” 清 厉鹗 《东城杂记·灌园生》:“白露下,初月上,陶然一适。”

(2).指正月。《法书要录·右军书记》:“初月一日 羲之 白,忽然改年,新故之际,致叹至深,君亦同怀。”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释俗》:“宦者宫人言,正月与上讳同音,故共易为初月。” 宋 陆游 《老学庵续笔记》卷一:“ 王羲之 之先讳‘正’,故《法帖》中谓‘正月’为‘一月’,或为‘初月’。”

林壑

树林和山谷

无尘

不着尘埃。常表示超尘脱俗。 唐 崔橹 《莲花》诗残句:“无人解把无尘袖,盛取残香尽日怜。” 唐 杜荀鹤 《题战岛僧居》诗:“师爱无尘地,江心岛上居。”

幽境

幽雅的胜境。 唐 白居易 《小台》诗:“幽境与谁同?闲人自来往。”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二·景隆八发》:“黄冠不浄,寳殿无拘。睠三清之幽境,为百戏之所都。”

清光

(1).清美的风彩。多喻帝王的容颜。《汉书·晁错传》:“今执事之臣皆天下之选已,然莫能望陛下清光,譬之犹五帝之佐也。” 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今之臣不能望见陛下之光景所及。” 唐 李白 《赠郭季鹰》诗:“盛德无我位,清光独映君。” 宋 范仲淹 《除枢密副使召赴阙陈让第二状》:“窃念臣等,自临边鄙,久阻闕廷,入对清光,人臣所愿。” 明 陈与郊 《昭君出塞》:“空庭春暮矣,惊传詔,奉清光,疑错报,幸 平阳 。”

(2).清亮的光辉。多指月光、灯光之类。 南朝 齐 谢朓 《侍宴华光殿曲水》诗:“欢飫终日,清光欲暮。” 唐 崔备 《奉陪武相公西亭夜宴陆郎中》诗:“剪烛清光发,添香煖气来。” 明 刘基 《雪中》诗之二:“移床漫向明牎下,图得清光好照书。” 巴金 《家》十九:“漫天的清光洗着他们的脸。”

为人

(1) 做人和跟人交往的态度

他为人正直

为人正派

为人不忍。——《史记·项羽本纪》

公子为人。——《史记·魏公子列传》

其为人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为人迂讷。——《聊斋志异·促织》

(2) 与人友好地交往

他素日很为人

(3) 像貌特征

为人洁白晰。——《乐府诗集·陌上桑》

破镜

打破的镜子。比喻夫妻分离

试问古来几曾破镜能重圆。——清· 林觉民《与妻书》

风动

空气压力使运动或作功

风动工具

翠蛾

(1).妇女细而长曲的黛眉。 唐 薛逢 《夜宴观妓》诗:“愁傍翠蛾深八字,笑回丹脸利双刀。” 金 王浍 《感遇》诗:“游子去万里,空闺歛翠蛾。” 明 王廷陈 《闻筝》诗:“思繁纤指乱,愁剧翠蛾顰。”

(2).借指美女。 前蜀 韦庄 《河传》词:“翠娥争劝 临卭 酒,纤纤手,拂面垂丝柳。” 清 纳兰性德 《南乡子·御沟晓发》词:“曙色远连山色起,青螺。回首微茫忆翠蛾。”

会向

犹应在。 唐 李白 《清平调词》之一:“若非羣玉山头见,会向瑶臺月下逢。”

琐窗

亦作“ 琐牕 ”。镂刻有连琐图案的窗棂。 南朝 宋 鲍照 《玩月城西门廨中》诗:“蛾眉蔽珠櫳,玉鉤隔琐窗。” 宋 辛弃疾 《贺新郎·赋琵琶》词:“琐窗寒,轻拢慢捻,泪珠盈睫。” 元 周巽 《玉堂梅》诗:“归到琐牕清不寐,花边呵冻写鸞笺。”《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人在琐窗深处好,闷回罗帐静中吟。”

追思

回想;回忆

追思往昔

伊洛

(1).亦作“ 伊雒 ”。 伊水 与 洛水 。两水汇流,多连称。亦指 伊 洛 流域。《国语·周语上》:“昔 伊 洛 竭而 夏 亡, 河 竭而 商 亡。” 韦昭 注:“ 伊 出 熊耳 , 洛 出 冢岭 。 禹 都 阳城 , 伊 洛 所近。” 三国 魏 曹植 《赠白马王彪》诗:“ 伊 洛 广且深,欲济川无梁。” 唐 杜甫 《北征》诗:“ 伊 洛 指掌收, 西京 不足拔。” 宋 欧阳修 《送徐生之渑池》诗:“我昔初官便 伊 洛 ,当时意气尤骄矜。” 清 叶襄 《禹陵》诗:“泉源留俭德, 伊 洛 想神功。”

(2).指二 程 理学。参见“ 伊洛之学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