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宪使继学王公

作者:梅致和 朝代:元代

寿宪使继学王公原文

叠嶂清风凛凛寒,绣衣于此偶跻攀。

宦名不在姚卢下,诗律仍居李谢间。

青史奇勋传圣代,丹砂秘诀驻仙颜。

九重政尔思贤佐,催觐芝封指日颁。

诗词问答

问:寿宪使继学王公的作者是谁?答:梅致和
问:寿宪使继学王公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寿宪使继学王公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梅致和的名句有哪些?答:梅致和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宛陵群英集卷九

参考注释

叠嶂

亦作“ 叠障 ”。亦作“迭嶂”。重迭的山峰。 南朝 梁武帝 《直石头》诗:“夕池出濠渚,朝云生叠嶂。” 隋 薛道衡 《豫章行》:“前瞻叠障千重阻,却带惊湍万里流。” 唐 孟浩然 《经七里滩》诗:“叠障数百里,沿洄非一趣。” 明 张居正 《马上见西山》诗:“迭嶂环都邑,浮光接露臺。” 李瑛 《送》诗:“狐皮帽子衬一张英俊的脸,犴皮靴子要踏平那迭嶂重峦。”

曡嶂:重迭的山峰。 宋 陆游 《还家》诗:“曡嶂出云明客眼,澄江涨雨濯京尘。”《花月痕》第四二回:“﹝ 謖如 ﹞到得山下,连峰曡嶂,壁立千仞。”

清风

清凉的风

清风徐来

清风明月

凛寒

寒冷。《白雪遗音·马头调·冬景》:“朔风动起,透体凛寒,帝自怯衣单。”

绣衣

(1).彩绣的丝绸衣服。古代贵者所服。今多指饰以刺绣的丝质服装。《左传·闵公二年》:“﹝ 卫懿公 ﹞与夫人绣衣,曰:‘听於二子!’”《南史·崔祖思传》:“ 东阿 妇以绣衣赐死, 王景兴 以折米见誚。” 元 萨都剌 《鹦鹉曲》:“ 双成 小立各宫样,绣衣乌帽 高将军 。”

(2).见“ 绣衣直指 ”。

于此

(1).在此。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顺天道以杀伐,时休息於此。”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依世尚同,诡时则异。有一於此,两非默置。”

(2).如此。 汉 阮瑀 《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思计此变,无伤於孤。何必自遂於此,不復还之。”

(3).至此;至今。 宋 苏轼 《潮州修韩文公庙碑》:“独 韩文公 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復归于正,盖三百年於此矣。”

跻攀

亦作“ 躋扳 ”。犹攀登。 唐 杜甫 《白水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清晨陪躋攀,傲睨俯峭壁。” 宋 刘克庄 《沁园春·送孙季藩吊方漕西归》词:“儘缘云鸟道,躋攀絶顶。”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一·长白山》:“云雾开散, 长白山 歷歷分明,臣等不胜骇异。又正值一路,可以躋攀。”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捐科分》:“独癸巳诸君,躋扳尺寸,竭蹶终身。”

不在

(1)

指不位于或处于某处

小王不在

我姐姐早不在机房上班上

(2)

婉称人去世了

长征干部大部分都不在了

诗律

诗的格式和韵律

李谢

唐 李白 与 南朝 齐 谢朓 的并称。 元 贡奎 《敬亭山》诗:“永言 李 谢 游,岂惜岁月零。” 陈毅 《由宣城泛湖东下》诗:“ 李 谢 诗魂今在否?湖光照破万年愁。”

青史

古时用竹简记事,所以后人称史籍为青史

青史留名

永垂青史

奇勋

见“ 奇勋 ”。

亦作“ 奇勛 ”。谓卓越的功勋。 唐 李白 《送张秀才从军》诗:“当令千古后,麟阁著奇勋。” 宋 陆游 《离堆伏龙祠观孙太古画英惠王像》诗:“奇勋伟绩旷世无,仁人志士临风慟。”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八》:“使善治败于垂成,奇勛翻为祸首,詎不惜哉!”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五章六:“他们是想建立一次奇勋……来它一个火烧 长沙市 。”

圣代

旧时对于当代的谀称。 晋 陆云 《晋故豫章内史夏府君诔》:“熙光圣代,迈勋九区。”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故与夫篇什,杂而集之,远自 周 室,迄于圣代,都为三十卷,名曰《文选》云耳。” 唐 李白 《献从叔当涂宰阳冰》诗:“吾家有季父,杰出圣代英。” 清 金农 《新编拙诗四卷手自抄录付女儿收藏杂题》诗之一:“圣代空嗟骨相癯,常裁别体闢榛芜。”

丹砂

同“丹沙”。一种矿物,炼汞的主要原料。可做颜料,也可入药。又叫辰砂、朱砂

秘诀

不公开的能解决问题的窍门、办法

九重

(1).九层;九道。《楚辞·天问》:“圜则九重,孰营度之?”《韩诗外传》卷八:“ 齐景公 使人於 楚 , 楚王 与之上九重之臺。” 三国 魏 曹植 《当墙欲高行》:“愿欲披心自説陈,君门以九重,道远 河 无津。”

(2).泛指多层。 元 无名氏 《气英布》第四折:“九重围里往来,直似攛梭;万队营中上下,浑如走马。”

(3).指天门;天。《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一·汉郊祀歌一》:“九重开,灵之斿,垂惠恩,鸿祜休。” 唐 李白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我皇手把天地户, 丹丘 谈天与天语。九重出入生光辉,东来 蓬莱 復西归。”京剧《贵妃醉酒》:“好一似 嫦娥 下九重,清清冷落在 广寒宫 。”

(4).指宫门。 汉 赵壹 《刺世疾邪赋》:“虽欲竭诚而尽忠,路絶险而靡缘。九重既不可啟,又羣吠之狺狺。”

(5).指宫禁,朝廷。 唐 卢纶 《秋夜即事》诗:“九重深锁禁城秋,月过南宫渐映楼。”

(6).指帝王。 唐 李邕 《贺章仇兼琼克捷表》:“遵奉九重,决胜千里。” 明 无名氏 《金雀记·作赋》:“明朝入禁中,奏闻九重。” 清 钮琇 《觚賸续编·人觚》:“先是, 宝 ( 法宝 )出奔时,九重大怒,命大索天下。”

(7).指皇位。《敦煌曲子词·酒泉子》:“队队雄军惊御輦,驀街穿巷犯皇宫,祇拟夺九重。”

政尔

正尔;正当。政,通“ 正 ”。 宋 辛弃疾 《永遇乐·检校停云新种杉松戏作》词:“投老空山,万松手种,政尔堪嘆。” 宋 杨万里 《过杨村》诗:“政尔清和还在道,为谁辛苦不归田?” 宋 陈岩肖 《庚溪诗话》卷下:“ 范蠡 忘名载 西子 , 介推 逃跡累 山樊 。先生政尔无多事,聊把渔竿坐水村。”

贤佐

贤明的辅臣。《管子·宙合》:“夫绳扶拨以为正,准坏险以为平,鉤入枉而出直,此言圣君贤佐之制举也。” 汉 刘向 《说苑·尊贤》:“得民心者民往之,有贤佐者士归之。” 唐 杜甫 《上韦左相二十韵》:“霖雨思贤佐,丹青忆旧臣。”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杨升庵诗》:“盖 桂洲 居相位时,亦復贪婪倨傲,原非贤佐,不过为 分宜 所陷,死非其罪,人多悯之。”

指日

犹不日。谓为期不远。 三国 魏 曹植 《应诏》诗:“弭节长騖,指日遄征。” 唐 韩愈 《送进士刘师服东归》诗:“还家虽闕短,指日亲晨餐。” 明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翠》:“公急出,则客去远。闻其故,惊颜如土,大哭曰:‘此祸水也,指日赤吾族矣!’” 陈毅 《潜艇上留题》诗:“大哉新 中国 ,指日富且强。”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