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开元观顾道士

作者:皮日休 朝代:唐代

伤开元观顾道士原文

协晨宫上启金扉,诏使先生坐蜕归。
鹤有一声应是哭,丹无余粒恐潜飞。
烟凄玉笥封云篆,月惨琪花葬羽衣。
肠断雷平旧游处,五芝无影草微微。

诗词问答

问:伤开元观顾道士的作者是谁?答:皮日休
问:伤开元观顾道士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伤开元观顾道士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皮日休的名句有哪些?答:皮日休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614-47

参考注释

协晨

和谐美好的晨景,道家用以称仙人居住的地方。 唐 皮日休 《伤开元观顾道士》诗:“协晨宫上启金扉,詔使先生坐蜕归。”

上启

上奏;禀告。 南朝 梁 萧统 《请停吴兴等三郡丁役疏》:“臣意见庸浅,不识事宜,苟有愚心,愿得上启。”《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某皇恐再拜,上启小娘子妆前:即日孟春谨时,恭惟懿候起居万福。”

金扉

华贵的门户。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遂排金扉而北入,宵靄靄而晻曖。” 唐 李频 《寄远》诗:“槐欲成阴分袂时,君期十日復金扉。” 前蜀 毛文锡 《纱窗恨》词:“后园里看百花发,香风拂,绣户金扉。”

诏使

皇帝派出的特使。《晋书·刘暾传》:“敢因 刘舆 拒扞詔使,私欲大府兴长狱讼。”《新唐书·崔戎传》:“时詔使尚在,民泣诣使,请白天子丐 戎 还,使许诺。” 元 黄溍 《嗣天师祷雪有应诸公咸为作诗邀予同赋》:“万人举首望 蓬莱 ,詔使函香出上台。”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典礼·救护日月》:“故处通衢,于詔使往来之际,除明探之外,尤宜另拨潜探,庶无失悮。”

先生

(1)

(2) 一般在一个男子姓氏后所用的一个习惯性的表示礼貌的称呼

对杜先生讲话

(3) 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4) 旧时称管帐的人

在商号当先生

(5) 旧时称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

算命先生

(6) 对长者的尊称

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7) 老师

从先生授经。——清· 袁枚《祭妹文》

(8) 医生

坐蜕

坐脱;坐化。 唐 皮日休 《伤开元观顾道士》诗:“ 协晨宫 上啟金扉,詔使先生坐蜕归。”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上元醮罢,语及死生之际,翌日坐蜕。” 明 袁宗道 《衡阳邹先生墓志铭》:“已乃正席,手一编倏然而逝,人疑先生坐蜕云。”

应是

(1).料想是;应当是。 唐 李白 《清平乐》词:“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宋 苏轼 《卜算子·感旧》词:“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明 刘基 《题宋子章效米元晖山水图》诗:“应是前后身,神会造化迹。”《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据此一説,自然应是父亲更重。”

(2).凡是,所有。

余粒

残剩的米粒。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孙家吕媪》:“﹝ 吕媪 ﹞性谨朴无它能,但常日晨起就厨中取食器洁之,聚所弃餘粒。” 清 唐孙华 《夏日园居杂咏》之二:“餘粒敢期分鹤料,败垣惟是并鸡栖。”

玉笥

(1).华美的盛衣食之竹箱。 南朝 梁 刘孝威 《拟古》诗:“青铺緑璅琉璃扉,琼筵玉笥金缕衣。”

(2).传说中的玉筐。《太平广记》卷三九七引《玉笥山录》:“天感其诚,乃降白玉笥置坛上。 武帝 遣使取之,至其坛,则飘风大震,捲玉笥而去。”

(3).指帝祚。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其后金行受命,玉笥南迁。”

(4).山名。在 湖南 湘阴县 东北,相传 屈原 放逐于此而作《九歌》,上有 屈子祠 。 南朝 梁 张缅 《南征赋》:“ 玉笥 登之而却老,金人植杖以尊泉。” 清 朱孝臧 《庆 * 》词:“断云 玉笥 ,感词客,依稀有灵。”

(5).山名。在 江西 永新县 。道家称为仙居之所。《云笈七籤》卷二七:“三十六小洞天……第十七 玉笥山洞 ,周廻一百二十里,名曰太玄法乐天。在 吉州 永新县 ,真人 梁伯鸞 主之。” 宋 苏辙 《青词·阁皂》:“过 临江 ,近瞻 阁皁 ,遥望 玉笥 ,诚心惕然。”

(6).山名。在 浙江 。 唐 方干 《思越中旧游寄友》诗:“断臂青猿啼 玉笥 ,成行白鸟下 耶溪 。” 宋 陆游 《游镜湖》诗:“超然登 玉笥 ,及此烟月夕。”自注:“ 玉笥峯 在 会稽山 南。”

云篆

(1).道家符箓。亦借指道家典籍。 南朝 梁 陶弘景 《吴太极左仙公葛公之碑》:“云篆龙章之牒,炳发於林岫。” 前蜀 杜光庭 《胡常侍修黄箓斋词》:“金科玉律,云篆瑶章,先万法以垂文,具九流而拯世。”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仙道·道书》:“道家字,名云篆,又曰云书。”

(2).指焚香时缭绕的烟气。 宋 程俱 《夜坐》诗:“青灯耿耿夜何其,云篆吐兰初一线。” 宋 侯寘 《柳梢青·送吕子绍守峡》词:“帘捲湘鬟,香飞云篆,叵看轻别。”

(3).谓形如篆书的云。《宋史·乐志十四》:“虹辉灿烂,云篆绸繆。”

琪花

亦作“ 琪华 ”。1.仙境中玉树之花。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二:“万树琪花千圃药,心知不敢輒形相。” 明 刘基 《为杭州郑善止题蓬莱山图》诗:“琪华烂日珠炫夜,翠楼玉殿虎守閽。”《镜花缘》第一回:“连那瑶草琪花,也分外披拂有致。”

(2).指莹洁如玉的花。 清 赵翼 《虎丘寺玉兰树歌》:“岂知中有逆风香,一树琪花开万箇。”

羽衣

(1).以羽毛织成的衣服。《史记·孝武本纪》:“天子又刻玉印曰‘天道将军’,使使衣羽衣,夜立白茅上。”《汉书·郊祀志上》:“五利将军亦衣羽衣。” 颜师古 注:“羽衣,以鸟羽为衣,取其神僊飞翔之意也。”按,五利将军 栾大 , 汉武帝 时方士。

(2).常称道士或神仙所著衣为羽衣。 三国 魏 曹植 《平陵东行》:“閶闔开,天衢通,被我羽衣乘飞龙。” 唐 郑谷 《寄同年礼部赵郎中》诗:“仙步徐徐整羽衣,小仪澄澹转中仪。” 宋 苏轼 《后赤壁赋》:“梦一道士,羽衣翩仙,过 临皋 之下。”《西游记》第二四回:“道服自然襟绕雾,羽衣偏是袖飘风。”

(3).道士的代称。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上:“有夷坦曰 芙蓉平 ,道人於彼种芎,非留旬日不可登,且涉入夷界,虽羽衣辈亦罕到。” 宋 钱易 《南部新书》丙:“忽有羽衣诣门,延之与语。” 清 黄景仁 《石鳌坞洞天福地遗址》诗:“羽衣散尽香火絶,时有丐者僵苔阶。”

(4).指轻盈的衣衫。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紵舞歌词》之一:“ 吴 刀 楚 製为佩褘,纤罗雾縠垂羽衣。” 明 许潮 《写风情》:“我安排彩袖,慇懃捧玉髓,轻盈舞羽衣。” 冰心 《赞美所见》诗:“倘若是那夜我在星光中独泛,你羽衣蹁跹飞到我的舟旁。”

(5).指《霓裳羽衣曲》。 唐 吴融 《华清宫》诗之二:“一曲《羽衣》听不尽,至今遗恨水潺潺。” 宋 汪元量 《唐多令·吴江中秋》词:“舞罢《羽衣》尘满面,谁伴我,广寒游?” 清 李渔 《玉搔头·呼嵩》:“《羽衣》不奏人间曲,宝鼎时焚异国香。”

肠断

喻非常悲痛

游处

(1).出游和家居。借指相处,波此生活在一起。 汉 祢衡 《鹦鹉赋》:“感平生之游处,若壎篪之相须。”《南史·虞寄传》:“ 衡阳王 既出閤,须得一人旦夕游处,兼掌书记,宜求宿士有行业者。”

(2).交游;来往。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二·二王好佛》:“ 王右丞 兄弟好佛,多与名僧游处。” 子虚子 《湘事记·军事篇一》:“﹝ 陈作新 ﹞颇工铁笔篆刻,摹 汉 印,因得与学界游处。”

犹游憩。 晋 潘岳 《秋兴赋》:“高阁连云,阳景罕曜,珥蝉冕而袭紈綺之士,此焉游处。” 唐 怀素 《自叙》:“今礼部侍郎 张公 谓 ,赏其不羈,引以游处。”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八》:“余致仕后,住 南都 又五年,浮沉里巷中,与乡人游处甚久,故知 南京 之事最详。” 清 吴敏树 《新修吕仙亭记》:“余虽老,不喜入城,犹愿得游处亭下,如往时也。”

五芝

五种灵芝。《后汉书·冯衍传下》:“饮六醴之清液兮,食五芝之茂英。” 李贤 注引《茅君内传》:“ 句曲山 上有神芝五种:一曰龙仙芝,似交龙之相负,服之为太极仙卿。第二名参成芝,赤色有光,其枝叶如金石之音,折而续之即復如故,服之为太极大夫。第三名燕胎芝,其色紫,形如葵,叶上有燕象,光明洞澈,服一株拜为太清龙虎仙君。第四名夜光芝,其色青,其实正白如李,夜视其实如月,光照洞一室,服一株为太清仙官。第五名曰玉芝,剖食拜三官正真御史。”《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八桂森梃以凌霜,五芝含秀而晨敷。” 李善 注引《神农本草经》:“赤芝一名丹芝,黄芝一名金芝,白芝一名玉芝,黑芝一名玄芝,紫芝一名木芝。” 唐 顾况 《曲龙山歌》:“九仙傲倪折五芝,翠凤白麟回异道。”

微微

(1) 稍微;表示数量不多或程度不深

微微风簇浪。——清·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2) 微贱

微微小子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