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儒僧空谷二首

作者:江立信 朝代:宋代

赠儒僧空谷二首原文

当今天子尊儒宿,何事幽人在空谷。
子衿不复恋黉宫,禅衲惟其老岩屋。
菜根脱粟供其餮,野鹤孤猿为之侣。
衣冠当代多英贤,羽翮皆欲摩苍天。
名韁利锁祗自役,萧散何似林中仙。
榘山诗卷仁斋书,知音偻指皆名儒。
千峰顶上牢立脚,清风端可廉顽夫。

诗词问答

问:赠儒僧空谷二首的作者是谁?答:江立信
问:赠儒僧空谷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江立信的名句有哪些?答:江立信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当今

在这些日子里;现在

当今皇帝盛明。——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天子

古以君权为神所授,故称帝王为天子

归来见天子。——《乐府诗集·木兰诗》

天子坐明堂。

何事

(1).什么事;哪件事。 南朝 齐 谢朓 《休沐重还道中》诗:“问我劳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干 《经周处士故居》诗:“愁吟与独行,何事不伤情?”《朱子语类》卷八:“阳气发处,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2).为何,何故。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新唐书·沉既济传》:“若广聪明以收淹滞,先补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刘过 《水调歌头》词:“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来?”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谜:何事痴呆汉,到处逢佳丽?”

幽人

(1).幽隐之人;隐士。《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孔颖达 疏:“幽人贞吉者,既无险难,故在幽隐之人守正得吉。”《后汉书·逸民传序》:“ 光武 侧席幽人,求之若不及。” 清 顾炎武 《与胡处士庭访北齐碑》诗:“策杖向郊坰,幽人在巖户。”

(2).指幽居之士。 宋 苏轼 《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诗:“幽人无事不出门,偶逐东风转良夜。”

空谷

空旷幽深的山谷。多指贤者隐居的地方。《诗·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 孔颖达 疏:“贤者隐居,必当潜处山谷。”《晋书·龚玄之传》:“夫哲王御世,必搜扬幽隐。故空谷流縶维之咏,丘园旅束帛之观。” 宋 苏轼 《谪居三适·夜卧濯足》诗:“今我逃空谷,孤城啸鵂鶹。” 郑泽 《佩忍初来长沙游麓山即席奉赠》诗:“幽兰散芬芳,搴为空谷酬。”

子衿

(1).《诗·郑风》篇名。《诗序》以为刺“学校废”,谓“乱世则学校不脩焉”。 朱熹 集传则说“此亦淫奔之诗。” 晋 葛洪 《抱朴子·勖学》:“汲汲於进趋,悒闷於否滞者,岂能舍至易速达之通涂,而守甚难必穷之塞路乎!此川上所以无人,《子衿》之所为作,愍俗者所以痛心而长慨,忧道者所以含悲而頽思也。” 南朝 梁 任昉 《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之二:“鸣鸟薎闻,《子衿》不作。”

(2).《诗·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毛 传:“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后因称学子、生员为“子衿”。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二·北场口语之多》:“然向来被议者,主试皆南人,举子皆胄监,岂畿辅子衿,皆曾史耶?”

黉宫

学宫。 元 洪希文 《踏莎行·示观堂》词:“郡国兴贤,黌宫课试,书生事业从今始。” 明 谢谠 《四喜记·喜逢甘雨》:“芹水生涯淡,黌宫道味长。”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我辈身列黌宫,乃在此携酒榼,看游女,其鄙而不顾,宜矣。”

禅衲

(1).僧衣。 宋 曾慥 《类说·衡山老虎》:“食讫,即脱班衣而衣禪衲,熟视,乃老僧也。”

(2).以指僧人。 明 袁宗道 《巡抚福建右副都御史傅野司公墓志铭》:“公为太常时,常与同里一禪衲谈衲。”

惟其

表示因果关系,和“正因为”近似

惟其他还幼小,所以要多帮助他

岩屋

指利用天然洞穴或石壁修砌的石屋。 唐 杨衡 《游陆先生故岩居》诗:“上有一巖屋,相传灵人宅。” 宋 梅尧臣 《送良玉上人还昆山》诗:“水烟晦琴徽,山月上巖屋。”《宋史·韩世忠传》:“贼深据巖屋,为三窟,诸将莫知所入。”

脱粟

粗粮,只脱去谷皮的粗米。

布袍脱粟。——清· 张廷玉《明史》

鹤孤

谓孤寂。鹤性孤高,故称。 宋 苏轼 《次韵刘景文见寄》:“细看落墨皆松瘦,想见掀髯正鹤孤。” 金 元好问 《病中》诗:“风柳留蝉蜕,霜松映鹤孤。”

衣冠

(1) 衣服和礼帽

(2) 服饰

衣冠不整

(3) 指绅士,借指礼教、斯文

衣冠之弟

当代

目前这个时代

英贤

德才杰出的人。《后汉书·马严传》:“能通《左氏春秋》,因览百家羣言,遂结英贤,京师大人咸器异之。” 唐 杜甫 《喜晴》诗:“英贤遇轗軻,远引蟠泥沙。” 宋 司马光 《呈范景仁》诗:“地灵物秀气淑美,由来袞袞生英贤。” 王闿运 《丁文诚诔》:“窃微生之逢辰,交当代之英贤。”

羽翮

(1).指鸟羽。翮,羽轴下段不生羽瓣而中空的部分。《周礼·地官·羽人》:“羽人掌以时徵羽翮之政于山泽之农,以当邦赋之政令。” 郑玄 注:“翮,羽本。”《荀子·王制》:“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

(2).指翅膀。 南朝 梁 何逊 《仰赠从兄兴宁寘南》诗:“相顾无羽翮,何由总奋飞。” 唐 杜甫 《独坐》诗:“仰羡黄昏鸟,投林羽翮轻。” 李大钊 《平民政治与工人政治》:“若把他的光芒万丈飞翔上腾的羽翮,拘限于狭隘的唯知论者的公式的樊笼中,决不能得到他那真正的概念。”

(3).泛指鸟类。《史记·乐书》:“羽翮奋,角觡生。” 张守节 正义:“羽翮,鸟也。角觡,兽也。” 晋 左思 《魏都赋》:“羽翮頡頏,鳞介浮沉。”

(4).比喻辅翼或辅佐者。《后汉书·隗嚣传》:“今俊乂并会,羽翮并肩。”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转受经旨,以授於后,实圣文之羽翮,记籍之冠冕也。”

(5).比喻力量。 章炳麟 《秦力山传》:“ 孙公 之在东国,羽翮未具, 力山 独先与游。”

(6).犹飞腾。 宋 苏泂 《雨中花·怀刘改之》词:“十载尊前,放歌起舞,人间酒户诗流。尽期君凌厉,羽翮高秋。”

(7).指翼星。《史记·天官书》:“翼为羽翮,主远客。”

苍天

(1) 古时指春天

(2) 上天;上苍

悠悠苍天

萧散

犹萧洒。形容举止、神情、风格等自然,不拘束;闲散舒适。《西京杂记》卷二:“ 司马相如 为《上林》、《子虚》赋,意思萧散,不復与外事相关。” 唐 张九龄 《林亭咏》:“从兹果萧散,无事亦无营。” 宋 曾巩 《招隐寺》诗:“我亦本萧散,至此更怡然。” 清 方苞 《重建润州鹤林寺记》:“佛之理吾不信,而窃喜其教,絶婚宦,公货财,布衣疏食,随地可安,士之萧散孤介,而不欲违其本心者,往往匿跡於其中。”

(1).消散;消释。《晋书·恭帝纪论》:“虽有手握戎麾,心存旧国,迴首无良,忽焉萧散。” 唐 皎然 《送大宝上人归楚山》诗:“独鹤翩翻飞不定,归云萧散会无因。” 明 刘基 《自天章入城作》诗:“烦襟得萧散,似欲忘覉旅。”

(2).萧条;凄凉。 南朝 梁 何逊 《和司马博士咏雪》:“萧散忽如尽,徘徊已復新。” 唐 韦应物 《独游西斋寄崔主簿》诗:“秋斋正萧散,烟水易昏夕。” 宋 苏轼 《和李太白》:“野情转萧散,世道有翻覆。” 清 曹寅 《宿金氏园亭》诗:“萧散人问意,孤云第几峰。”

何似

(1).如何;怎样。《北史·崔伯谦传》:“朝贵行过郡境,问人太守政何似?” 唐 张九龄 《敕幽州节度张守珪书》:“卿比疹疾,今復何似?宜善将疗,不得自勤。”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先生:在坐之友,比来工夫何似?”

(2).何如,比……怎么样。 唐 聂夷中 《燕台》诗之二:“何似 章华 畔,空餘禾黍生?” 宋 刘克庄 《贺新郎·再和前韵》词:“妃子将军瞋未已,问 匡山 、何似 金鑾殿 ?休更待,杜鹃劝!”

(3).何如。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如。 宋 朱淑真 《愁怀》诗:“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似休生连理枝?”

(4).何不,何妨。 明 高明 《琵琶记·乞丐寻夫》:“奴家自幼薄晓得些丹青,何似想像画取公婆真容,背着一路去,也似相亲傍的一般?”

(5).什么。 许地山 《命命鸟》:“佛问 摩邓 曰:‘女爱 阿难 何似?’女言:‘我爱 阿难 眼;爱 阿难 鼻;爱 阿难 耳;爱 阿难 声音;爱 阿难 行步。’”

诗卷

诗集。 唐 杜甫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诗卷长留天地间,钓竿欲拂珊瑚树。”《旧五代史·梁书·罗隐传》:“ 畋 女幼有文性,尝览 隐 诗卷,讽诵不已。” 清 顾炎武 《自笑》诗:“自笑今年未得归,酒樽诗卷欲何依。”

知音

(1) 古代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他寄托的心意

子期死, 伯牙绝弦,以无知音者。——《列子·汤问》

(2) 后来用知音称知己,能赏识的人

(3) 知心朋友

偻指

屈指而数;屈指。《荀子·儒效》:“虽有圣人之知,未能僂指也。” 元 李冶 《敬斋古今黈》卷五:“大抵僂,曲也,未能僂指,言未能曲指以一二数也。” 明 宋濂 《生生堂记》:“僂指计之,诚甲子一周矣。” 清 丘逢甲 《汕头海关歌》:“岁十万人出此关,僂指来归十无四。”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一:“此类可歌文,尤不胜僂指,红簫铁板,异曲同工已。”

峰顶

1.亦作"峰顶"。

2.山峰的顶端。

3.喻事物发展的顶点。

上牢

谓牛羊豕等美味。牢,古代祭祀用的牺牲。《吴子·励士》:“於是 武侯 设坐庙廷,为三行饗士大夫。上功坐前行,餚席,兼重器上牢。”

立脚

见“立足”

清风

清凉的风

清风徐来

清风明月

顽夫

(1).贪婪的人。顽,通“ 忨 ”。《孟子·万章下》:“故闻 伯夷 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赵岐 注:“顽贪之夫。”《明史·刘应秋传》:“至於今,外逃贪黷之名,而顽夫债帅多出门下。” 庞树柏 《朱舜水祠落成征题敬赋》诗:“允堪配食到千秋,顽夫以廉懦夫起。”

(2).冥顽不灵的人。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格言不吐庸人之口,高文不堕顽夫之笔。”

(3).顽民。 明 李梦阳 《鄱阳湖十六韵》:“ 康山 巍庙在,忠武激顽夫。” 清 吴孟坚 《明洪武》诗:“当日 成贤街 柳满,人材应得激顽夫。”参见“ 顽民 ”。

(4).凶恶的人。 清 王夫之 《夕堂永日绪论外编》:“逆恶顽夫语,覆载不容,而为之引伸,心先丧矣。”《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入寇志》:“照得尔 义律 等,本化外顽夫,我虽乡愚小民,乃亦天朝赤子。”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