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杨立之赠京

作者:苏颂 朝代:宋代

次韵杨立之赠京原文

小子方承学,初心未见功。
雕虫徒好赋,舞象僅成童。
率尔多惭路,师哉远慕雄。
颛侗如可教,丈席冀趋风。

诗词问答

问:次韵杨立之赠京的作者是谁?答:苏颂
问:次韵杨立之赠京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颂的名句有哪些?答:苏颂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小子

(1) 年幼的男孩子

他有两个小子

(2) 儿子,小儿子

(3) 家伙——含有轻蔑意

(4) 长辈称晚辈

小子无所畏。——《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承学

(1).学习和继承师说。《汉书·董仲舒传》:“今陛下幸加惠,留听於承学之臣。” 颜师古 注:“言转承师説而学之。”

(2).谓从事学问。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顾炎武》:“自 梨洲 起而振其頽波, 亭林 继之,於是承学之士,知习古经义矣。”

初心

(1).本意。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五:“既不契於初心,生死永诀。” 宋 王禹偁 《求致仕第一表》:“ 岑文本 之初心,止于县令。” 郭沫若 《万引》:“我的初心是想在创作上得些观摩。”

(2).佛教语。指初发心愿学习佛法者。《景德传灯录·弘教大师》:“初心后学,近入丛林;方便门中,乞师指示。”

见功

见效;见到功效。《庄子·天地》:“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韩非子·孤愤》:“今人主不合参验而行诛,不待见功而爵禄,故法术之士安能蒙死亡而进其説,姦邪之臣安肯乘利而退其身。”《水浒传》第六八回:“﹝ 宋江 ﹞心中一喜一怒,喜者得 卢员外 见功;怒者恨 史文恭 射杀 晁天王 ,寃讐未曾报得。”

雕虫

(1).比喻从事不足道的小技艺。常指写作诗文辞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虽读千赋,愈惑体要。遂使繁华损枝,膏腴害骨,无责风轨,莫益劝戒。此 扬子 所以追悔於雕虫,貽誚於雾縠者也。” 唐 李贺 《南园》诗之六:“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三国演义》第四三回:“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 清 曾国藩 《致刘孟容书》:“今世雕虫小夫,既溺於声律繢藻之末,而稍知道者,又谓读圣贤书,当明其道,不当究其文字。”

(2).指诗文词赋。《北齐书·邢邵传》:“ 邵 雕虫之美,独步当时。”《隋书·薛道衡传》:“ 江 东雅好篇什, 陈 主尤爱雕虫。”参见“ 雕虫篆刻 ”。

(3).比喻技艺低下。《水浒传》第六三回:“大刀 闻达 不知量,狂言逞技真雕虫!”

彫蟲:指写作诗文辞赋。《北史·薛道衡传》:“ 江 东雅好篇什, 陈主 尤为彫虫, 道衡 每有所作,南人无不吟诵焉。” 唐 张说 《季春下旬诏宴薛王山池序》:“ 长卿 消渴,觉含毫之转迟; 子云 老大,见彫虫之都废。”参见“ 彫虫篆刻 ”。

舞象

(1).学象舞。象舞,武舞。古代成童所学。《礼记·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 郑玄 注:“先学勺,后学象,文武之次也。成童,十五以上。” 孔颖达 疏:“舞象,谓舞武也。 熊氏 云:‘谓用干戈之小舞也。’”后以指成童之年。 唐 邢璹 《<周易略例>序》:“臣舞象之年,鼓篋鱣序,渔猎坟典,徧习《周易》,研穷耽玩,无舍寸阴。” 明 张煌言 《<奇零草>序》:“余自舞象,輒好为诗歌。” 清 钱谦益 《泽州王氏节孝阡表》:“府君父殁时,纔舞象耳。”

(2).会舞蹈的象。《旧唐书·德宗纪上》:“丁亥,詔 文单国 所献舞象三十二,令放 荆山 之阳。”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上:“蛮王宴 汉 使於 百花楼 前,设舞象。曲乐动,倡优引入一象,以金羈络首,锦襜垂身,随膝腾踏,动头摇尾,皆合节奏。”

成童

(1).年龄稍大的儿童。或谓八岁以上,或谓十五岁以上,说法不一。《穀梁传·昭公十九年》:“羈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 范宁 注:“成童,八岁以上。”《礼记·内则》:“成童,舞象,学射御。” 郑玄 注:“成童,十五以上。”《后汉书·李固传》:“ 固 弟子 汝南 郭亮 ,年始成童,游学 洛阳 。” 李贤 注:“成童,年十五也。” 明 危素 《文献黄公神道碑》:“比成童,不妄出门,能备诵《书》《诗》。”

(2).引申指神童。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篇:“﹝ 张博山 ﹞少有成童之目,九龄作《梅花赋》惊其师。”

率尔

(1).急遽貌。《论语·先进》:“ 子路 率尔而对。” 何晏 集解:“率尔,先三人对。”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轻诋》:“﹝ 桓公 ﹞慨然曰:‘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 王夷甫 诸人不得不任其责。’ 袁虎 率尔对曰:‘运自有废兴,岂必诸人之过?’” 清 黄宗羲 《五军都督府都事佩于李君墓志铭》:“忆昔与 冯儼公 湖上偶谈 东林 事。其门人率尔问曰:‘ 杨大洪 何人也?’ 儼公 正色曰:‘汝不知 杨大洪 先生乎?正復读书何益。’”

(2).轻率貌。 唐 韩愈 《答刘秀才论史书》:“僕虽騃,亦粗知自爱,实不敢率尔为也。” 宋 范仲淹 《答手诏条陈十事》:“盖由朝廷采百官起请,率尔颁行,既昧经常,即时更改。此烦而无信之验矣。” 孙中山 《第二次护法宣言》:“为国家谋长治久安之道,岂有率尔弃职之理。”

(3).随便,无拘束貌。《晋书·文苑传·袁宏》:“ 谢尚 时镇 牛渚 ,秋夜乘月,率尔与左右微服泛 江 。” 清 黄宗羲 《韦庵鲁先生墓志铭》:“岁辛亥,余邂逅 鲁韦庵 先生於 越城 之公所,率尔谈文,有契。”

(4).直率貌。《晋书·后妃传上·胡贵嫔》:“帝每有顾问,不饰言辞,率尔而答,进退方雅。” 清 恽敬 《答吴白厂书》:“今敢率尔有所言者,盖以古人待二兄,不得不以古人自待,交友之道贵如是也。”

(5).犹索然。 五代 刘兼 《梦归故园》诗之二:“宦情率尔拖鱼艇,客恨依然在 燕 梁 。”

(6).你;你们。率,语助词。《孔子家语·冠颂》:“率尔祖考,永永无极,此 周公 之制也。” 汉 蔡邕 《考城县颂》:“我君勤心,德音邈成,率尔 苗 民,慎不敬听。”

丈席

《礼记·曲礼上》:“若非饮食之客,则布席,席间函丈。” 郑玄 注:“谓讲问之客也。函,犹容也。讲问宜相对容丈,足以指画也。”后因以“丈席”指讲席。 宋 岳珂 《桯史·吕东莱祭文》:“ 吕东莱 居于 婺 ,以讲学唱诸儒。四方翕然归之。 陈同甫 盖同郡,负才頡頏,亦游其门,以兄事之。尝於丈席间,时发警论, 东莱 不以为然。”

趋风

亦作“趍风”。1.疾行至下风,以示恭敬。《左传·成公十六年》:“ 郤至 三遇 楚子 之卒,见 楚子 ,必下,免胄而趋风。” 汉 刘向 《新序·善谋一》:“是故 虞卿 一言,而 秦 之震惧趋风,驰指而请备。” 宋 张耒 《答林学士启》:“ 耒 , 淮 楚 晚进,场屋后来,辱登门墻,尝备官属,当趋风於末座,乃首贄於长牋。”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双缢庙》:“縞袂趋风,匹夫之志难夺;红颜赴义,匹妇之谅可悲。”

(2).引申指瞻仰风采。 宋 曾巩 《越州贺提刑夏倚状》:“ 巩 於此备官,云初託庇,喜趋风之甚邇,谅考履之惟和。”

(3).闻风而来。 唐 聂夷中 《燕台》诗之一:“自然 乐毅 徒,趋风走天下。何必驰凤书,旁求向林野。”

(4).引申指追随仿效。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章碣》:“ 碣 有异才,尝草创诗律,於八句中,足字平侧,各从本韵……自称变体。当时趋风者亦纷纷而起也。” 明 汤显祖 《与许仰亭吏部书》:“太学趍风之后,音徽邈绵,南国多年,山川映发。”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三:“见朋辈中钻研古书,不工制艺者,遇稍解风雅之主司,多以二三场殫洽见收;而一二揣摩时尚,趋风乘沫之士,迄老死不获知遇。”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