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梅山弟感时四首

作者:陈著 朝代:宋代

次韵梅山弟感时四首原文

边将才无日越晖,中朝人是李斯非。
顺流兵马竟揿舞,死战规模谁发挥。
忍看金茎移露去,空歌玉树送春归。
不图世变今如此,真与尘埃蠓蚋飞。

诗词问答

问:次韵梅山弟感时四首的作者是谁?答:陈著
问:次韵梅山弟感时四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著的名句有哪些?答:陈著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将才

刚刚

他将才走,还追得上

无日

(1) 没有一天;表示时间不间断

无日不思念故土和亲人

(2) 不日;不久

亡无日矣。——《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祸至无日矣。——《资治通鉴》

无日而非可死。——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吾村亡无日矣。——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祸至无日

中朝

(1).临朝之时。《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昭王 临朝叹息, 应侯 进曰:‘臣闻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今大王中朝而忧,臣敢请其罪。’”

(2). 汉 代朝官自 武帝 以后有中朝、外朝之分。中朝即内朝。《汉书·刘辅传》:“羣臣莫知其故。於是中朝将军 辛庆忌 ,右将军……俱上书。”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

(3).朝廷;朝中。《三国志·魏志·杜畿传》:“中朝苟乏人,兼才者势不独多。” 唐 刘长卿 《集梁耿开元寺所居院》诗:“岂得长高枕,中朝正用才。”《孽海花》第六回:“上策取 南交 ,自立为王,向中朝请封号。”

(4).指朝廷官员。 清 张际亮 《送云麓观察督粮粤东》诗:“ 唐 宋 中朝厌过岭,今代軺车喜驰骋。”

(5).偏安 江 左的 东晋 、 南宋 分别称建都中原时的 西晋 、 北宋 为“中朝”。 南北朝 时,亦称 南朝 为“中朝”。《晋书·王隐传》:“时著作郎 虞预 私撰《晋书》,而生长东南,不知中朝事,数访於隐。”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长秋寺》:“﹝寺﹞亦在 延年里 ,即是 晋 中朝时金市处。” 宋 陆游 《观渡江诸人诗》:“中朝文有 汉唐 风,南渡诗人尚数公。”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四引 张孝纯 挽 张叔夜 诗:“畴昔中朝士,簪绅仰令名。”《北齐书·王琳传》:“ 梁 故 建寧公 琳 , 洛 滨餘胄, 沂川 旧族,立功代邸,効绩中朝。”

(6).指中原。《旧唐书·文苑传中·李邕》:“﹝ 邕 ﹞尤长碑颂。虽贬职在外,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观,多齎持金帛,往求其文。”《新五代史·南汉世家·刘隐》:“是时,天下已乱,中朝士人以 岭 外最远,可以避地,多游焉。”

(7).中原王朝。 清 时亦指 中国 。 宋 梅尧臣 《送祖择之学士北使》诗:“中朝厚仁恩,四海望閶闔。”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一:“ 契丹 主曰:‘中朝 党进 者真驍将也。如 进 辈有几?’虏所以固矜者,意谓 进 本虏族, 中国 无之。” 清 王韬 《变法自强下》:“我中朝素严海禁,闭关自守,不勤远略。”

李斯

李斯(?-前208) : 秦代政治家。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曾跟随荀子求学。后为秦王嬴政的谋士,曾建议对六国采取各个击破的政策。秦统一六国后担任丞相,主张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并以“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建议秦始皇焚《诗》、《书》,禁私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 * ,立少子胡亥为帝。后被赵高谋杀。

流兵

逃兵。《魏书·恩倖传·徐纥》:“故事,捉逃役流兵五人,流者听免, 紇 以此得还。”

死战

(1) 决定生死存亡的战斗

同敌人决一死战

(2) 拼死战斗,拼命守卫

和敌人死战到底

若魏兵绝我汲水之道, 蜀兵岂不死战?——《三国演义》

规模

事业、工程、运动、机构等所包含的范围

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

发挥

(1) 表现出内在的能力

发挥知识分子的聪明才智

(2) 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

这一论点有待进一步发挥

借题发挥

(3) 衬托;显现

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金茎

(1).用以擎承露盘的铜柱。《文选·班固<西都赋>》:“抗仙掌以承露,擢双立之金茎。” 李善 注:“金茎,铜柱也。” 唐 杜甫 《秋兴》诗之五:“ 蓬莱 高闕对 南山 ,承露金茎霄汉间。”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香飘玉鼎晴烟细,日照金茎丽影移。”

(2).指承露盘或盘中的露。 明 叶宪祖 《碧莲绣符》第五折:“泼阳乌放威刚此时,渴病争如是。倾将石髓流,胜却金茎赐。” 清 姚弘绪 《送阎荆州终养归中州》诗:“霞觴味并金茎赐,綵袖香从玉殿分。” 清 金农 《东冈卧病》诗:“久别金茎分草露,顿忘碧海守蹄涔。”

玉树

(1).神话传说中的仙树。 唐 李白 《怀仙歌》:“仙人浩歌望我来,应攀玉树长相待。” 金 元好问 《幽兰》诗:“钧天帝居清且夷,瑶林玉树生光辉。”

(2).用珍宝制作的树。《汉武故事》:“上( 汉武帝 )於是於宫外起 神明殿 九间……前庭植玉树。植玉树之法,葺珊瑚为枝,以碧玉为叶,花子或青或赤,悉以珠玉为之。” 北周 庾信 《谢滕王集序启》:“ 甘泉宫 里,玉树一丛, 玄武闕 前,明珠六寸。” 宋 欧阳修 《汉宫》诗:“玉树人间老,珊瑚海底生。” 宁调元 《偶成》诗:“铜驼寂寂迷衰草,玉树依依恋夕阳。”

(3).槐树的别称。《三辅黄图·汉宫》:“ 甘泉谷 北岸有槐树,今谓玉树。”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下:“ 云阳县 界多 汉 离宫故地,有树似槐而叶细,土人谓之玉树。”

(4).美丽的树。 唐 宋之问 《折杨柳》诗:“玉树朝日映,罗帐春风吹。” 元 萨都剌 《望金陵》诗:“春风玉树留歌韵,暮日青山立画屏。” 清 刘献廷 《斐园松》诗:“白玉堂前緑玉树,横空百尺寒颼飀。”

(5).白雪覆盖的树。 唐 李白 《对雪献从兄虞城宰》诗:“庭前看玉树,肠断忆连枝。” 元 萨都剌 《钓雪图》诗:“村南村北人跡断,山前山后玉树迷。” 清 金人瑞 《对雪次韵》:“玉树诚堪爱,冰肌已久夸。” 瞿秋白 《赤都心史·兵燹与弦歌》:“﹝赤旗﹞时时招拂,荡漾着四周霜枝玉树间的晨光。”

(6).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谢太傅 问诸子姪:‘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 车骑 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於阶庭耳。’”后以“玉树”称美佳子弟。 唐 杜甫 《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诗之一:“叔父朱门贵,郎君玉树高。”《二刻拍案惊奇》卷三:“那翰林生得仪容俊雅,性格风流;所事在行,诸般得趣,真乃是天上謫仙,人中玉树。” 郁达夫 《迟桂花》:“可是我那年老的母亲,却仍是雄心未死,还在想我结一头亲,生下几个玉树芝兰来,好重振重振我们的这已经坠落了很久的家声。”

(7). 南朝 陈后主 所作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省称。 唐 李商隐 《陈后宫》诗:“寿献金茎露,歌翻‘玉树’尘。” 元 孙周卿 《蟾宫曲·自乐》曲:“低歌‘玉树’,烂醉金釵。” 清 纳兰性德 《梦江南》词:“遗踪陌上有铜驼,‘玉树’夜深歌。”

送春

(1).送别春天。 唐 白居易 《送春归》诗:“杜鹃花落子规啼,送春何处 西江 西。” 清 周亮工 《白樱桃》诗之二:“岭外麦英雪是肤,送春新脱紫霞襦。” 清 龚自珍 《西郊落花歌》:“先生探春人不觉,先生送春人又嗤。”

(2).旧时立春日的一种风俗。 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山东·惠民县之岁时》:“立春日,官吏各执彩仗……制小春牛遍送搢绅家,谓之送春。”

不图

(1).不料。《论语·述而》:“子在 齐 ,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於斯也。’”《旧唐书·郭子仪传》:“ 广平王 入京师,老幼百万,夹道欢叫,涕泣而言曰:‘不图今日復见官军。’”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大人》:“女子曰:‘久知两箇为孽,不图凶顽若此,当即除之。’”

(2).不图谋,不想办法。《公羊传·庄公十三年》:“ 庄公 升坛, 曹子 手剑而从之。 管子 进曰:‘君何求乎?’ 曹子 曰:‘城坏压境,君不图与?’ 管子 曰:‘然则君将何求?’”

(3).不贪求,不谋求。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不图饮食,不图茶。” 郭沫若 《羽书集·抗战与觉悟》:“在这神圣抗战的期中要不图苟安,不怕牺牲,不怕打仗。”

世变

时代的变迁;世事的变化。《书·毕命》:“既歷三纪,世变风移,四方无虞。” 宋 陆游 《月下小酌》诗:“世变浩无穷,成败翻覆手。” 清 恽敬 《乙瑛碑跋》:“盖 东汉 之末,其风气渐及 六朝 ,可以观世变也。” 朱自清 《<文集>二自序》:“中间相隔五年,看过了多少世变;写到这里,不由得要停笔吟味起来。”

如此

(1) 这样,那样;像指出的或提出的方式或方法这样或那样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资治通鉴》

理当如此

(2) 达到这个程度或达到这个范围

劳苦而功高如此。——《史记·项羽本纪》

(3) 这样的

两座城市发展的状况是如此相同

尘埃

(1) 飞扬的尘土

尘埃传播病菌

(2) ;比喻污浊的东西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唐· 杜甫《兵车行》

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蒙世俗之尘埃。

蠓蚋

蠛蠓与蚊蚋。《列子·汤问》:“春夏之月有蠓蚋者,因雨而生,见阳而死。” 杨伯峻 集释:“谓蠛蠓、蚊蚋也。二者小飞虫也。” 罗惇曧 《文学源流》:“冥灵大椿之寿,朝菌蠓蚋之夭,鯤鹏之大等喻,《列子·汤问篇》语,《庄子·逍遥游》引之。”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