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阁曲宴外藩即席成什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紫光阁曲宴外藩即席成什原文

层阁紫光太液滨,外藩曲宴锡昌辰。

礼非元会朝仪肃,情洽联茵燕语申。

需雅还同笳吹奏,承筐别继列觞陈。

上正三节宜行庆,抚序垂衣倍敬寅。

诗词问答

问:紫光阁曲宴外藩即席成什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紫光阁曲宴外藩即席成什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紫光阁曲宴外藩即席成什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十七

2. 是宴升座行礼奏中和韶乐赐酒时则奏茄吹番乐以外藩等所习知也

参考注释

层阁

犹层楼。 南朝 宋 鲍照 《代陆平原君子有所思行》:“层阁肃天居,驰道直如髮。” 宋 曾巩 《游金山寺作》诗:“屐履上层阁,披襟当九秌。” 明 王世贞 《庚戌秋有约吴峻伯不就赋此》诗:“九关虚虎豹,层阁望麒麟。”

太液

(1).古池名。 汉 太液池 ,在 陕西省 长安县 西。 武帝 元封 元年(公元前110年)开凿,周回十顷。池中筑 渐台 ,高二十馀丈;又起三山,以象 瀛洲 、 蓬莱 、 方丈 三神山,刻金石为鱼龙奇禽异兽之属。 汉 班固 《西都赋》:“前唐中而后 太液 。”参阅《三辅黄图》卷四。

(2).古池名。 唐 太液池 ,在 大明宫 中 含凉殿 后,中有 太液亭 。 唐 李白 《宫中行乐词》之八:“鶯歌闻 太液 ,凤吹遶 瀛洲 。”参阅 清 《嘉庆一统志·西安府二·大明宫》。

(3).古池名。 元 、 明 、 清 太液池 即今 北京 故宫 西华门 外的 北海 、 中海 、 南海 三海。 元 时名 西华潭 。 清 称 太液池 。南北四里,东西二百馀步,池上跨长桥,旧有石牌坊,东西对峙,东曰玉蝀,西曰金鼇。桥北称 北海 ,桥南称 中海 ,其中 瀛台 以南称 南海 。上源自 玉泉山 合西北诸水,由 地安门 水门流入。

外藩

(1).有封地的诸侯王。亦指地方上的高级官吏。《晋书·礼志上》:“ 哀帝 以外藩援立。”《宋史·孝宗纪赞》:“然自古人君起自外藩,入继大统,而能尽宫庭之孝,未有苦帝。”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邱侍郎献谀》:“ 邱 竟以外藩再斥,盖两番贡諛,皆不得厚偿。”

(2).外部的屏藩。《三国志·魏志·陈矫传》:“ 矫 説 太祖 曰:‘鄙郡虽小,形便之国也,若蒙救援,使为外藩,则 吴 人剉谋, 徐方 永安。’”

(3).外国;藩属。 清 程恩泽 《粤东杂感》诗:“外藩 吉利 最雄猜,坐卧高楼互市开。”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盖本朝龙兴之初,喇嘛效顺最早,而其术盛行东土,又夙为 蒙古 诸部落所崇信,故优礼彼教政,以羈縻外藩。”

曲宴

犹私宴。多指宫中之宴。 三国 魏 曹植 《赠丁翼》诗:“吾与二三子,曲宴此城隅。” 黄节 注:“《魏志·后妃传》曰: 景初 元年,帝游后园,召才人以上曲宴极乐。曲宴犹私宴也。”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十:“ 蔡攸 初以 淮康 节领相印, 徽宗 赐曲宴。” 清 昭槤 《啸亭续录·曲宴宗室》:“每岁元旦及上元日,钦点皇子皇孙等及近支王、贝勒、公曲宴於 乾清宫 及 奉三无私殿 。”

昌辰

犹盛世。 唐 刘禹锡 《代慰义阳公主薨表》:“岂意遘兹短历,奄谢昌辰。” 宋 苏轼 《集英殿秋宴教坊词·教坊致语》:“臣等幸覯昌辰,叨尘法部。” 清 钱谦益 《瞿太公墓版文》:“蔼蔼 瞿公 ,际此昌辰。”

元会

皇帝于元旦朝会群臣称正会,也称元会。始于 汉 。 魏 晋 以降因之。《晋书·礼志下》:“ 魏武帝 都 鄴 ,正会 文昌殿 ,用 汉 仪,又设百华灯。 晋氏 受命, 武帝 更定元会仪。”《宋书·礼志一》:“正旦元会,设 * 樽於殿庭,樽盖上施 * ,若有能献直言者,则发此樽饮酒。” 南朝 梁武帝 《罢凤凰衔书诏》:“一日元会,太乐奏凤凰衔书伎。” 唐 杜审言 《岁夜安乐公主满月侍宴应制》诗:“明朝元会日,万寿乐章陈。”

朝仪

朝廷的礼仪。《周礼·夏官·司士》:“正朝仪之位,辨其贵贱之等。”《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臣愿徵 鲁 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宋书·恩倖传·徐爰》:“ 爰 便僻善事人,能得人主微旨。颇涉书传,尤悉朝仪。”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予去国二十七年,復还,朝仪寖有不同。”

燕语

(1).宴饮叙谈。《诗·小雅·蓼萧》:“燕笑语兮,是以有誉处兮。” 郑玄 笺:“天子与之燕而笑语。” 朱熹 集传:“燕,谓燕饮。”《左传·昭公十二年》“夏, 宋 华定 来聘,通嗣君也。享之,为赋《蓼萧》” 晋 杜预 注:“乐与 华定 燕语也。”《朱子语类》卷一一八:“ 长孺 起,先生留饭,置酒三行,燕语久之,饭罢辞去。” 宋 无名氏 《异闻总录》卷一:“﹝ 黄袭甫 ﹞出堦除纳凉,遥见官房灯烛荧煌,燕语喧哗,忽一士夫出揖……因邀入同饮。”

(2).闲谈;亲切交谈。《汉书·孔光传》:“沐日归休,兄弟妻子燕语,终不及朝省政事。” 宋 叶适 《司农卿湖广总领詹公墓志铭》:“尝与同僚燕语,顾余而叹曰:‘吾等善自立,须子一好墓铭而已。’”《明史·刘璟传》:“ 太祖 念 基 ,每岁召 璟 ……入见便殿,燕语如家人。”

(3).指燕子鸣叫。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姑洗三月》:“鱼游碧沼,疑呈远道之书;燕语雕梁,状对幽闺之语。” 宋 无名氏 《西江月》词:“梁上喃喃燕语,纸间戢戢蚕生。”

(4).指燕子鸣声。 唐 姚合 《酬任畴协律夏中苦雨见寄》诗:“树暗蝉吟咽,巢倾燕语愁。” 宋 戴复古 《晚春》诗:“池塘渴雨蛙声少,庭院无人燕语长。” 元 无名氏 《替杀妻》第一折:“猛听的鶯声恰恰,燕语喧喧,蝉声歷歷。”

吹奏

(1) 吹某种乐器,泛指奏各种乐器

(2) 演奏管乐器

承筐

(1).《诗·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朱熹 集传:“承,奉也。筐,所以盛币帛者也。”后以“承筐”借指欢迎宾客。 南朝 宋 谢灵运 《过白岸亭》诗:“伤彼人百哀,嘉尔承筐乐。”

(2).借指馈赠礼品。 清 王昶 《湖海诗传·邹炳泰》:“ 晓屏 清真廉介,素以名节自持, 山东 、 江西 两任学政,非特苞苴屏絶,即偶有承筐,亦必却也。”

三节

(1).三恶人。指 蚩尤 、 五观 、 殷纣 。《逸周书·尝麦》:“诸正敬功,尔颂审三节。” 孔晁 注:“三节, 蚩尤 、 五观 、 殷紂 也。” 五观 , 夏 启 之子。

(2).三镇节度使。 清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新旧五代史五·三节》:“ 开平 四年, 鏐 ( 钱鏐 )游衣银军,作还乡歌曰:‘三节还乡兮掛锦衣。’三节者, 鏐 在 唐 已领 镇海 镇东 两军节度,入 梁 又兼 淮南 也。”

(3).三段。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历代漕运考》:“ 唐 时漕运,大率三节, 江 淮 是一节, 河南 是一节, 陕西 到 长安 是一节。”

(4).旧俗称端午、中秋、春节为三节。旧时工商界多于三节结算账目。 老舍 《骆驼祥子》四:“车租,他的比别家的大,可是到三节他比别家多放着两天的份儿。”

行庆

犹行赏。《礼记·月令》:“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 郑玄 注:“庆谓休其善也。” 唐 元稹 《令狐楚等加阶制》:“既当行庆之恩,宜用加崇之典。”《续资治通鉴·宋太宗至道二年》:“先是郊祀行庆,中外官吏皆进秩, 準 ( 寇準 )遂率意轻重,其素所喜者多得臺省清秩,所恶及不知者即叙退之。”

垂衣

见“ 垂衣裳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