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诗十五首并序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病中诗十五首并序原文

开成己未岁,余蒲柳之年六十有八。
冬十月甲寅旦,始得风瘅之疾,体矜目眩,左足不支,盖老病相乘时而至耳。
余早栖心释梵,浪迹老庄,因疾观身,果有所得。
何则?外形骸而内忘忧恚,先禅观而后顺医治。
旬月以还,厥疾少间,杜门高枕,澹然安闲。
吟讽兴来,亦不能遏,因成十五首,题为病中诗,且贻所知,兼用自广。
昔刘公干病漳浦,谢康乐卧临川,咸有篇章,抒咏其志。
今引而序之者,虑不知我者或加诮焉。

诗词问答

问:病中诗十五首并序的作者是谁?答:白居易
问:病中诗十五首并序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答:白居易名句大全

全唐诗

参考注释

蒲柳

落叶灌木( Salix gracilistyla ),秋天早凋,也叫水杨,用来比喻或自谦身体衰弱

蒲柳常质,望秋先零。——《晋书·顾悦之传》

十月

格里氏历(即阳历)每年的第十个月——缩写Oct.

目眩

失去清晰视觉;视觉变得模糊,尤指看太亮日光时的眼花

灯光强烈,令人目眩

不支

不能支撑。谓力量不够。《新唐书·郭震传》:“ 乌质勒 之将 闕啜忠节 与 娑葛 交怨,屡相侵,而 闕啜 兵弱不支。”《明史·俞通海传》:“遇於 康郎山 ,舟小不能仰攻,力战几不支。” 杨玉如 《辛亥革命先著记》第四章第三节:“ 鹏程 刚抵 保安门 附近亦遇敌军,不支而退。”

盖老

丈夫。《水浒传》第二四回:“他的盖老,便是街上卖炊饼的 武大郎 。”《醒世姻缘传》第五七回:“他又有一个妙计:把自己的老婆厚厚的涂了一脸蚌粉……自己也就扮了个盖老的模样,领了老婆在闹市街头撞来撞去胡唱讨钱。”

乘时

乘机;趁势。 晋 左思 《吴都赋》:“富中之甿,货殖之选,乘时射利,财丰巨万。”《宋史·王晏传》:“今 契丹 南侵,天下汹汹,英雄豪杰固当乘时自奋。” 鲁迅 《三闲集·“皇汉医学”》:“ 日本 人 汤本求真 做的《皇汉医学》译本也将乘时出版。”

栖心

亦作“栖心”。犹寄心。 三国 魏 嵇康 《释私论》:“若质乎中人之性,运乎在用之质,而栖心古烈,拟足公涂。”《晋书·陆云传》:“伏见将军舍人同郡 张赡 ,茂德清粹,思器深通。初慕圣门,栖心重仞,启涂及阶,遂升枢奥。” 唐 白居易 《病中诗序》:“余早栖心释梵,浪跡 老 庄 ,因疾观身,果有所得。”《云笈七籤》卷一○一:“散形灵霞之烟,栖心霄霞之境。” 明 屠隆 《綵毫记·展叟单骑》:“归装纔解,又向天涯,郎君消洒。非关薄倖,栖心物外,兵戈连四海,还愁路阻 江 淮 。”

释梵

(1).指 释迦 。 南朝 梁 刘潜 《平等刹下铭》:“释梵夺其声光,日车贬其轮照。”参见“ 释迦 ”。

(2).帝释和梵天。佛经中天的名称。 前蜀 贯休 《送卢舍人》诗之三:“君不见释梵诸天寿亿垓,天上人间去復来?”

浪迹

居无定所,漂泊流浪

浪迹天涯

老庄

(1). 老子 和 庄子 的并称。 春秋 、 战国 时道教的主要思想家。亦指以 老子 、 庄子 学说为代表的道教思想。 老 庄 并提,始于 汉 ,盛于 魏 晋 以后。《淮南子·要略》:“道应者,揽掇遂事之踪,追观往古之跡,察祸福利害之反,考验乎 老 庄 之术,而以合得失之势者也。”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窃慕古人之所志,仰 老 庄 之遗风。” 三国 魏 嵇康 《幽愤》诗:“託好 老 庄 ,贱物贵身,志在守朴,养素全真。”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 老 庄 之作, 管 孟 之流,盖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 唐 陈子昂 《夏日晖上人房别李参军崇嗣序》:“觉 周 孔 之犹迷,知 老 庄 之未悟。” 郭沫若 《创造十年》十:“七十二大贤,三千小猕猴,包办 中华 教育界, 老 庄 无分吃猪头。”

(2).方言。庄稼人。 萧红 《生死场》七:“只有布匹贵,盐贵。慢慢一家子连咸盐都吃不起啦!地租是增加,还叫老庄活不活呢?”

观身

谓观察自身的道德修养。《老子》:“以身观身。” 唐 李程 《赋得竹箭有筠》诗:“方持不易操,对此欲观身。” 宋 苏轼 《送参寥师》诗:“閲世走人间,观身卧云岭。”

所得

指所获得的东西

所得无几

何则

为什么。多用于自问自答。《左传·桓公六年》:“吾牲牷肥腯,粢盛丰备,何则不信?”《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新唐书·沉既济传》:“所以黎人重困,杼轴空虚。何则?四方形势,兵未可去,资费虽广,不获已为之。” 宋 曾巩 《抚州颜鲁公祠堂记》:“故公之能处其死,不足以观公之大。何则?及至于势穷,义有不得不死,虽中人可勉焉,况公之自信也歟?” 县解 《驳法律新闻之论清廷立宪》:“然而使世之志士论客安其心之一事,则其关係非尠小也。何则?彼革命家惧 * 之成立,深如 北京 停车场之 * ,不尝云出于彼辈之手耶?”

形骸

形体(多指人的)

忧恚

忧愁愤恨。《三国志·魏志·袁术传》“ 术 夺 日磾 节,拘留不遣” 裴松之 注引 晋 袁晔 《献帝春秋》:“﹝ 马日磾 ﹞既以失节屈辱,忧恚而死。”《太平广记》卷三○九引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张遵言》:“四人忧恚啼泣,而 四郎 谓 遵言 曰:‘勿忧惧,此辈不能戾吾。’” 宋 苏轼 《小圃五咏·人参》:“开心定魂魄,忧恚何足洗。”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 傅文忠 因之忧恚而卒。”

禅观

谓依禅理参究修行。 唐 姚合 《闲居》诗:“何当学禪观,依止古先生。” 宋 陈师道 《比丘理公塔铭》:“日诵《金刚》、《行愿》两经,闔户禪观,不近人事,凡二十年。” 章炳麟 《答铁铮》:“ 明 之末世与 满洲 相抗,百折不回者,非耽悦禪观之士,即 姚江 学派之徒。”

寺院。 唐 钱起 《送僧归日本》诗:“水月通禪观,鱼龙听梵声。”

而后

以后;后来;然后

鸣呼!今而后(以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清· 袁枚《祭妹文》

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大家先议一议,而后正式表决

医治

(1) 人体患病的医疗过程

(2) 给病人或身体的部分以内外科治疗

(3) 治疗疾病,恢复健康

旬月

(1).一个月。《汉书·匈奴传下》:“黄门郎 扬雄 上书諫曰:‘……近不过旬月之役,远不离二时之劳。’” 汉 王充 《论衡·讲瑞》:“蓂荚朱草,亦生在地……旬月枯折,故谓之瑞。”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上大説,自此驾至 长安 ,不復东矣。旬月, 耀卿 、 九龄 俱罢,而 牛仙客 进焉。”

(2).十个月。《汉书·车千秋传》:“数月,﹝ 千秋 ﹞遂代 刘屈氂 为丞相……特以一言寤意,旬月取宰相封侯,世未尝有也。” 明 王志坚 《表异录·岁时》:“‘﹝ 车千秋 ﹞旬月取宰相’则又谓十閲月也。”

(3).十天至一个月。指较短的时日。《后汉书·杨赐传》:“旬月之閒,并各拔擢。”《三国志·魏志·凉茂传》:“旬月之间,襁负而至者千餘家。”《魏书·恩倖传·赵脩》:“ 世宗 亲政,旬月之间,频有转授。”

以还

以来

海禁以还

明清以还

三古以还年代。——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少间

(1) 过一会儿;隔不多时

少间便知

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聊斋志异·促织》

(2) 指病稍好

病少间

(3) 一点空隙

户外之屦,至无少间

杜门

闭门

光退门闾,杜门自守。——《汉书·孙光传》

而又剪发杜门。——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高枕

垫高枕头安心睡觉,形容无所忧虑

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又: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战国策·齐策》

澹然

(1).恬淡貌。《韩非子·大体》:“澹然閒静,因天命,持大体。” 宋 苏轼 《祭陈君式文》:“澹然无求,抱洁没身。”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余见高寿之人多能养精神,不妄用之,其心澹然,无所营求。”

(2).安定貌;安静貌。《文选·扬雄<长杨赋>》:“使海内澹然,永忘边城之灾。” 李善 注:“澹,安也。” 唐 李白 《古风》之三四:“天地皆得一,澹然四海清。” 康有为 《<人境庐诗草>序》:“ 吴双遣 澹然旁坐,如枯木垂钓。”

安闲

安宁清闲

安闲自在

吟讽

(1).作诗。亦谓作诗讽刺。《宋书·袁粲传》:“好饮酒,善吟讽,独酌园庭,以此自适。” 唐 韩偓 《<香奁集>序》:“大道入关,緗帙都坠,迁徙不常厥居,求生草莽之中,岂復以吟讽为意?” 宋 刘克庄 《和南塘食荔叹》:“在昔 唐 家充岁贡,吟讽何止 杜陵翁 。”

(2).谓有节奏地诵读诗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吟讽者衔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南史·王筠传》:“爱《左氏春秋》,吟讽常为口实,广略去取,凡三过五抄。”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二》:“此皆流丽有情致,可吟讽也。” 清 陈裴之 《香畹楼忆语》:“姬独举《雪中人》‘可人夫壻是 秦嘉 ,风也怜他,月也怜他’数句,吟讽不輟。”

(3).借指诗歌。 明 李东阳 《集句后录小引》:“幽情鬱思,欲託之吟讽而未能者,略寻往年故事,集古句以自况。”

不能

(1)

不可能;不能够

又北向,不能得日。——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实现

(2)

〈方〉∶不允许,不可以

不能不谈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并论

(3)

〈方〉∶不至于

所知

(1) 已掌握的知识

所知不多

(2) 指相识的人

他所知的只是有限的几个人

自广

(1).犹自宽。自我安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贾生 既以适居 长沙 , 长沙 卑湿,自以为寿不得长,伤悼之,乃为赋以自广。”《北齐书·文苑传·樊逊》:“ 逊 常服 东方朔 之言,避世 金马 ,何必深山蒿庐之下,遂借陆沉公子为主人,拟《客难》,製《客诲》以自广。” 宋 沉括 《梦溪笔谈·神奇》:“﹝ 郑夷甫 ﹞忧伤感叹,殆不可堪。人有劝其读《老》《庄》以自广。”

(2).扩大自己的地盘、声望、识见等。《史记·张耳陈馀列传》:“愿王毋西兵,北徇 燕 代 ,南收 河内 以自广。” 唐 元稹 《永福寺石壁法华经记》:“其一碑,僧之徒思得声名人文其事以自广。” 宋 苏辙 《上枢密韩太尉书》:“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

(3).自以为识见广博;自大。《书·咸有一德》:“无自广以狭人,匹夫匹妇不获自尽,民主罔与成厥功。” 唐 白居易 《箴言》序:“名既立而自广自满,尚念九仞亏於一簣。”

(4).自己胸怀宽广。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近有词流与人一字之益,每对众言之,其不自广也如此。”

公干

(1) 公事,公务

请问二位:奉的甚么公差?去做甚么公干?——李渔《奈何天·筹饷》

去北京有何公干?

(2) 办理公事

听说他来香港公干

(3) 公正干练

漳浦

漳水 之滨。 汉 王粲 《羽猎赋》:“济 漳 浦而横阵,倚紫陌而并征。” 唐 郑愔 《铜雀妓》诗:“日斜 漳 浦望,风起 鄴 臺寒。” 唐 温庭筠 《达摩支曲》:“君不见无愁 高纬 花漫漫, 漳 浦宴餘清露寒。”

谢康乐

南朝 宋 谢灵运 ,曾袭封 康乐公 ,故称。 唐 杜甫 《石柜阁》诗:“优游 谢康乐 ,放浪 陶彭泽 。”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评》:“虽 谢康乐 拟 鄴 中诸子之诗,亦气象不类。” 明 练子宁 《二月望日与饶隐君游玉笥山》诗:“我怀 谢 康乐 ,独往游名山。”亦省称“ 谢康 ”。 唐 李林甫 《秋夜望月忆韩席等诸侍》诗:“作赋推 潘岳 ,题诗许 谢康 。”

临川

今江西省抚州市

篇章

(1) 指篇幅与章节。比喻卓越的成绩与贡献

历史的新篇章

(2) 常指作品

文学篇章

之者

唐 宋 时习语,相当于“之人”、“之物”。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下:“乃作《刘弘传》,雕印数千本,以寄中朝及四海精心烧炼之者。”《敦煌变文集·祇园因由记》:“非但此金,世间一切伏藏未出之者,我能尽见。”《景德传灯录·司空山本净禅师》:“即是求见闻觉知之者,非是求道之人。”

知我

(1).深切了解我。《诗·王风·黍离》:“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史记·管晏列传》:“ 管仲 曰:‘吾始困时,尝与 鲍叔 贾,分财利多自与, 鲍叔 不以我为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 鲍子 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王长史 云:‘ 刘尹 知我,胜我自知。’” 宋 苏轼 《观鱼台》诗:“若信万殊归一理,子今知我我知鱼。”

(2).器重我。《史记·刺客列传》:“﹝ 豫让 ﹞去而事 智伯 , 智伯 尊宠之……﹝ 豫让 ﹞曰:‘嗟呼!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説己者容。今 智伯 知我,我必为报讎而死,以报 智伯 ,则吾魂魄不愧矣。’”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