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东坡先生梅花三首

作者:晁补之 朝代:宋代

和东坡先生梅花三首原文

霜晴十月玉溪村,见梅开早客迷1*1魂。
山阿若有人含睇,跂望不到霜烟昏。
东西野寺通两径,上下竹篱开一园。
落身曲蘖盆盎里,晨坐对花无酒温。
归来山月照玉蕊,一杯径卧东方暾。
罗浮幽梦入仙窟,有屦亦满先生门。
欣然得句荔支浦,妙绝不似人间言。
诗成莫叹形对影,尚可邀月成三樽。

诗词问答

问:和东坡先生梅花三首的作者是谁?答:晁补之
问:和东坡先生梅花三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晁补之的名句有哪些?答:晁补之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霜晴

霜后的晴天。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韦庄奏请追赠不及第人近代者》:“风下霜晴,寒鐘自声;发为子文,鏗鏘杳清。” 宋 王千秋 《贺新郎·石城吊古》词:“弔古城东去。正高秋,霜晴木落,路通洲渚。” 元 方回 《王千三岭》诗:“霜晴村落全如画,一见都忘上岭难。”

十月

格里氏历(即阳历)每年的第十个月——缩写Oct.

玉溪

(1).溪流的美称。 唐 贾岛 《莲峰歌》:“锦砾潺湲玉溪水,晓来微雨藤花紫。” 宋 朱熹 《读李宾老玉涧诗偶成》诗:“独抱瑶琴过玉溪,琅然清夜月明时。” 清 金农 《咏频婆果》:“为语玉溪溪上女,不劳红豆寄相思。”

(2). 唐 诗人 李商隐 别号“ 玉溪生 ”的省称。 宋 陆游 《假中闲户终日偶得绝句》:“剩喜今朝寂无事,焚香闲看 玉溪 诗。” 清 唐孙华 《毘陵舟中闻吴给谏讣》诗:“年少科名昨梦虚, 锦溪 才笔 玉溪 如。”

(3).水名。 江西省 信江 流经 玉山县 境内的一段。 宋 辛弃疾 《玉楼春·有自九江以石中作观音像持送者因以词赋之》词:“偶然重傍 玉溪 东,不是白头谁觉老。”

山阿

山岳;小陵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晋· 淘潜《挽歌》

有人

(1).谓有杰出的人物。《晋书·忠义传序》:“ 卞壼 、 刘超 、 钟雅 、 周虓 等已入列传,其餘即敍其行事,以为《忠义传》,用旌 晋氏 之有人焉。” 唐 韩愈 《兴元少尹房君墓志》:“ 房 故为官族,称世有人。”

(2).谓有靠山。如:朝中有人好做官。

(3).泛指有某人。《孟子·尽心下》:“有人曰:‘我善为陈,我善为战,大罪也。’”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樱桃小口娇声颤,不防花下,有人肠断。” 巴金 《春》一:“有人从梅林那面走过来,发出了这样的叫声。”

含睇

含情而视。睇,微微地斜视貌。《楚辞·九歌·山鬼》:“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王逸 注:“睇,微眄貌也。言山鬼之状,体含妙容,美目盼然。” 清 许叔平 《里乘·吴真人》:“ 董双成 掩口含睇而卒歌曰:‘云油油而果车耶?风飘飘而果马耶?’” 张恨水 《啼笑因缘》第五回:“看着 凤喜 那样含睇微笑的样子,觉得她那娇憨可掬的模样儿,决不是 秀姑 那样老老实实的样子可比。”

跂望

举踵翘望。语本《诗·卫风·河广》:“谁谓 宋 远,跂予望之。”《三国志·魏志·董昭传》:“远近跂望,冀一朝获安。” 明 刘基 《郁离子·九难》:“千人离立,跂望颜色。” 蒋和森 《风萧萧》十四:“这次, 王仙芝 在 关东 起事,朝官们便大造‘谠论’,跂望他入辅。”

不到

(1)

不足,少于…

不到四分钟驶行了一公里

(2)

未到;不出席或未出席

教师抱怨那个孩子不到学校上课

(3)

不周到

我们是粗人,照顾不到,请多原谅

霜烟

亦作“ 霜烟 ”。迷蒙的月色。 唐 孟郊 《往河阳宿峡陵寄李侍御》诗:“行路解鞍投古陵,苍苍隔山见微月。鴞鸣犬吠霜烟昏,开囊拂巾对盘飧。” 宋 朱松 《三峰康道人墨梅》诗:“一枝春晓破霜烟,影写青陂最可怜。衲被犯寒归吮墨,也知无地著朱铅。”

见“ 霜烟 ”。

东西

(1) 泛指各种具体或抽象的事物

吃东西

写东西

(2) 特指人或动物(常含喜爱或厌恶的情感)

这小东西真可爱

妈,别理这东西,小心吃了他们的亏。——曹禺《雷雨》

野寺

野外庙宇。 唐 韦应物 《酬令狐司录善福精舍见赠》诗:“野寺望山雪,空斋对竹牀。” 宋 苏轼 《游杭州山》诗:“山平村坞迷,野寺鐘相答。” 清 张锡祚 《谒韦刺史祠》诗:“道心栖野寺,诗思冷秋塘。”

上下

(1) 高处和低处;上面和下面;职位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上下同欲者胜。——《孙子·谋攻》

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范仲淹《岳阳楼记》

(2) 辈分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全家上下都很高兴

(3) 从上面到下面

上下打量着这位陌生人

(4) 指程度上高低、优劣

不分上下

(5) 用在数量词后,表示概数;左右

今年一亩地能有一千斤上下的收成

这位先生今年五十上下

(6) 称衙门中的差役

这般炎热,上下只得担待一步!——《水浒传》

竹篱

用竹编的篱笆。《南史·王俭传》:“ 宋 世,宫门外六门城设竹篱。” 南唐 李中 《寄刘钧秀才》诗:“野鸟穿莎径,江云过竹篱。”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 黄二官 家的门外稻场,四面有疏疏的竹篱围着。”

曲蘖

曲蘖:幼芽屈曲。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天地六·干支》:“乙,言万物初生,曲蘖而未伸也。”

麴蘖同“ 麴糵 ”。

盆盎

(1).盆和盎。亦泛指较大的盛器。《淮南子·精神训》:“夫造化者之攫援物也,譬犹陶人之埏埴也,其取之地而已。为盆盎也,与其未离於地也无以异。”《三国志·魏志·管辂传》“闻 晏 颺 皆诛,然后舅氏乃服”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管辰 《管辂别传》:“其才若盆盎之水,所见者清,所不见者浊。”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七:“织竹作盆盎状,贮纸钱。”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饮量》:“后辈则以 葛临溪 为第一,不与之酒,从不自呼一杯。与之酒,虽盆盎无难色,长鲸一吸,涓滴不遗。”

(2).喻凡庸粗俗之器物。 宋 蔡梦弼 《草堂诗话》卷二:“ 后山 诗格律高古,真所谓碌碌盆盎中,见此古罍洗者。”

无酒

(1).没有酒。《诗·小雅·鹿鸣》:“有酒湑我,无酒酤我。” 南朝 宋 谢灵运 《逸民赋》:“有酒则舞,无酒则醒。”

(2).没有喝醉。 元 无名氏 《千里独行》第二折:“[ 曹 末云]‘呀呀呀, 寿亭侯 是醉了也。 张文远 ,扶着 寿亭侯 还宅去。’[ 张辽 云]‘丞相, 寿亭侯 无酒也。’[ 曹 末云]‘您怎生知道?’” 元 无名氏 《千里独行》第二折:“我恰才本无酒,我听的那厮説我哥哥兄弟在 古城 ,我故意推醉。”

归来

返回原来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

玉蕊

亦作“ 玉蘂 ”。1.玉的精英。《汉武内传》:“ 王母 曰:‘ 昌城 玉蕊, 夜山 火玉,有得食之,后天而老。’” 晋 庾阐 《游仙诗》之八:“朝餐云英玉蕊,夕挹玉膏石髓。” 南朝 梁 庾肩吾 《东宫玉帐山铭》:“玉蕊难移,金花不落。隐士弹琴,仙人看博。”

(2).即玉蕊花。 唐 白居易 《代书一百韵寄微之》:“ 唐昌 玉蕊会, 崇敬 牡丹期。”《群音类选·端正好·游春》套曲:“牡丹亭娇容腻粉,芍药圃浓香艳蕋,玉蕋山茶间紫薇。” 清 方文 《红豆》诗:“花似 扬州 玉蘂开,实如 南海 紺珠来。”参见“ 玉蕊花 ”。

(3).指花苞。 宋 梅尧臣 《咏王宗说园黄木芙蓉》:“玉蕊圻蒸粟,金房落晚霞。” 元 商衟 《天净沙》曲:“雪飞柳絮梨花。梅开玉蕊琼葩。云淡帘筛月华。” 清 汪懋麟 《闰三月三日饮华溪石上》诗之二:“玉蘂沿谿放得齐,画楼檐榜喜新题。”

(4).喻雪花。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虞令公早慧》:“ 虞令公 仲文质夫 四岁,赋《雪花诗》云:‘琼英与玉蕊,片片落阶墀。’”

一杯

(1).指一杯的容量。《孟子·告子上》:“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唐 王维 《渭城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 阳关 无故人。”《朱子语类》卷二四:“如一杯羹在此冷了,将去温来又好。”

(2).表示少量。 唐 李白 《送鲁郡刘长史》诗:“ 鲁国 一杯水,难容横海鳞。”

(3).特指一杯酒。 唐 杜甫 《台上》诗:“老去一杯足,谁怜屡舞长。” 宋 杨万里 《立春日有怀》诗之一:“白玉青丝那得説?一杯嚥下 少陵 诗!”《红楼梦》第六三回:“这位奶奶那里吃了一杯来了?嘮三叨四的,又排场了我们一顿去了。”

东方

——复姓 如:东方朔(西汉人,知识丰富,生性恢谐。长于文辞,有不少关于他的传说)

罗浮

山名。在 广东省 东江 北岸。风景优美,为 粤 中游览胜地。 晋 葛洪 曾在此山修道,道教称为“第七洞天”。相传 隋 赵师雄 在此梦遇梅花仙女,后多为咏梅典实。 南朝 陈 徐陵 《奉和山地》:“ 罗浮 无定所,鬱岛屡迁移。”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中:“ 南海 以竹为甑者,类见之矣,皆 罗浮 之竹也。” 元 张可久 《天净沙·孤山雪夜》曲:“淡粧人在 罗浮 ,黄昏月上 西湖 ,翠袖翩翩起舞。” 清 屠宸桢 《疏影》词:“酒醒黄昏,看足香痕,好梦 罗浮 重省。”参见“ 罗浮梦 ”。

幽梦

(1).忧愁之梦。 唐 杜牧 《郡斋独酌》诗:“寻僧解幽梦,乞酒缓愁肠。”

(2).隐约的梦境。 宋 张先 《木兰花》词:“欢情去逐远云空,往事过如幽梦断。” 清 申涵光 《匡庐吟问李饶州志清》:“十载 匡庐 幽梦结, 西江 血满 鄱湖 热。”

仙窟

仙境。亦泛指仙人所居的洞府。 宋 苏舜元 苏舜钦 《水轮联句》:“ 咸渊 日微堕,仙窟月初开。”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后会仙记》:“ 五代 周 时,我两人逃难相失,兄落尘界,妹归仙窟,遂永不相知。”

先生

(1)

(2) 一般在一个男子姓氏后所用的一个习惯性的表示礼貌的称呼

对杜先生讲话

(3) 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4) 旧时称管帐的人

在商号当先生

(5) 旧时称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

算命先生

(6) 对长者的尊称

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7) 老师

从先生授经。——清· 袁枚《祭妹文》

(8) 医生

欣然

非常愉快地

欣然受邀

欣然规往。——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宋将军欣然曰。—— 明· 魏禧《大铁椎传》

得句

谓诗人觅得佳句。 唐 周贺 《上陕府姚中丞》诗:“成家尽是经纶后,得句应多諫諍餘。” 宋 陆游 《晴甫一日复大风雨连日不止遣怀》诗:“得句已无前辈赏,开编时与古人游。” 元 萨都剌 《高邮至邵伯》诗之一:“有时得句无人和,风雨寒窻夜读书。” 清 曹寅 《秋日过访芥公》诗:“得句闻敲鉢,逃禪媿闭关。”参见“ 觅句 ”。

荔支

即荔枝。《后汉书·和帝纪》:“旧 南海 献龙眼、荔支,十里一置,五里一候,奔腾阻险,死者继路。”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荔支》:“《广志》曰:‘荔支,树高五六丈,如桂树。緑叶蓬蓬,冬夏鬱茂,青华朱实。’” 宋 苏轼 《峻灵王庙碑》:“石峯之侧,多荔支黄柑,得就食。”参见“ 荔枝 ”。

妙绝

(1) 美妙极了

(2) 精妙绝伦

人间

指整个人类社会;世间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宋· 沈括《梦溪笔谈》

尚可

合格的,能通过检查的

月成

上古记载每月成就的文书。《周礼·天官·司会》:“以月要攷月成。” 贾公彦 疏:“以月要考月成者,月计曰要,亦与诸职参互考一月成事文书也。”《周礼·天官·司书》“凡税敛掌事者受灋焉,及事成则入要贰焉” 清 孙诒让 正义:“ 贾 説未晐。云及事成则入要贰焉者,此税敛之官成也。事毕则有成,即《司会》所谓日成、月成、岁成。各官皆为要会。其正本入大宰,副本则入司书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