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四岁吟

作者:丘葵 朝代:宋代

八十四岁吟原文

百年尚有一十六,天不穷人人自穷。
未解寡尤并寡悔,若为知至又知终。
如真可死何妨死,欲养不中那得中。
无可奈何委诸命,狂澜终久必须东。

诗词问答

问:八十四岁吟的作者是谁?答:丘葵
问:八十四岁吟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丘葵的名句有哪些?答:丘葵名句大全

丘葵八十四岁吟书法欣赏

丘葵八十四岁吟书法作品欣赏
八十四岁吟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百年大计

(2) 指人的一生;一辈子

百年之后,即死了以后

不穷

(1).无穷尽;无终极。《老子》:“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惟工匠之多端,固万变之不穷。”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一书》:“其仁与义,磊磊然横天地冠古今不穷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梅女》:“愈出愈幻,不穷於术。”

(2).不陷于困境。《孙子·地形》:“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 梅尧臣 注:“无所不知,则动不迷暗,举不困穷也。”《孔子家语·三恕》:“今欲身亦不穷,道亦不隐,为之有道乎!”

(3).不停止。《礼记·儒行》:“博学而不穷,篤行而不倦。” 郑玄 注:“不穷,不止也。”

(4).远离或排斥不肖之人。《逸周书·常训》:“丑明乃乐义,乐义乃至上,上贤而不穷。” 孔晁 注:“穷谓不肖之人。”

人人

每人

人人自以为必死。——《资治通鉴·唐纪》

寡尤

(1).少犯过错。《论语·为政》:“子曰:‘多闻闕疑,慎言其餘,则寡尤。’” 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尤,过也。疑则闕之,其餘不疑,犹慎言之,则少过。” 明 陈子龙 《五言杂诗》之十:“履绳思寡尤,超方鲜奇策。”

(2).缺点很少。 晋 陆机 《文赋》:“或竭情而多悔,或率意而寡尤。”

寡悔

少懊悔。《论语·为政》:“子曰:‘多见闕殆,慎行其餘,则寡悔。’” 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殆,危也,所见危者,闕而不行,则少悔。”

若为

(1).怎样;怎样的。《南齐书·高逸传·明僧绍》:“天子若来,居士若为相对?” 唐 萧意 《长门失宠》诗:“不知金屋里,更贮若为人?” 宋 苏轼 《和沉立之留别诗》之二:“试问别来秋几许,春江万斛若为量?” 清 纳兰性德 《浣纱溪》词:“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宁调元 《燕京杂诗》:“弦管 燕京 三月天,风沙扑面若为怜?”

(2).怎堪。 唐 王维 《送杨少府贬郴州》诗:“明到 衡山 与 洞庭 ,若为秋月听猿声?” 唐 杜甫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唐 白居易 《重到华阳观旧居》诗:“若为重入 华阳观 ,病鬢愁心四十三。”

(3).怎能。《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隔谷歌一》:“食粮乏尽若为活?救我来!救我来!” 唐 孟棨 《本事诗·情感》:“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 宋 范成大 《燕堂书事》诗:“耳边情话少,笑口若为开?”

(4).倘若。 唐 雍裕之 《江边柳》诗:“若为丝不断,留取繫郎船。” 唐 白居易 《春至》诗:“若为南国春还至,争向东楼日又长。”

知至

(1).谓懂得事物将发展至某种程度。《易·乾》:“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 高亨 注:“知至,预知事业发展将到某种地步。”

(2).谓尽知。《礼记·大学》:“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朱熹 集注:“知至者,吾心之所知无不尽也。”

何妨

(1) 为什么不

何妨一试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妨

你何妨试一试

不中

(1).不符合。《礼记·檀弓下》:“三臣者废輴而设拨,窃礼之不中者也,而君何学焉。” 孙希旦 集解:“不中谓不合法式。”《庄子·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又劣弱,不中於款。”

(2).不适合,不适当。《论语·子路》:“刑罚不中, * 无所措手足。”《后汉书·崔骃传》:“嗟呼!刑罚不中,乃陷人於穽。”

(3).不行;不成。《孟子·离娄下》:“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 宋 杨万里 《白菊》诗:“霜后黄花顿不中,独餘白菊鬦霜浓。”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三折:“这个先生实不中,九经三史几曾通?” 冯金堂 《挖圹》:“你光想着美的事,不考虑里边的困难总不中。”

(4).犹不堪。 唐 王建 《春去曲》:“老夫不比少年儿,不中数与春别离。”

(5).没有中目标。《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乐 ( 欒乐 )射之,不中;又注,则乘槐本而覆。” 汉 贾谊 《君道》:“夫射而不中者,不求之鵠,而反修之於己。”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李孝女》:“诱女誓神前,口啮其面,抽佩刀刺之不中。”

(6).指科举落第。《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有个浑家 王氏 ,见丈夫试不中归来,把复姓为题,做个词儿。”

《易》卦六爻,分为上下卦,第二爻居下卦之中,第五爻居上卦之中。不在二、五两爻之位的谓之不中。《易·乾》:“九三,重刚而不中。” 孔颖达 疏:“不中者,不在二五之位,故不中也。” 高亨 注:“九三不居上下卦的中位,是为‘不中’。”

得中

(1) 科举时代指考试被录取

到了第三天,凡是得中的人,都得到主考官家里拜老师。——《相声传统作品选·连升 * 》

(2) 买奖券中奖

得中头奖

无可奈何

没有办法;无能为力

既已无可奈何。——《战国策·燕策》

然终无可奈何。——《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出无可奈何。——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狂澜

(1) 巨大的波浪

八戒见了道;“果是狂澜,无舟可渡。”——《西游记》

(2) 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力挽狂澜

终久

终究;毕竟

靠进口零件维持,终久不是长远之计

必须

必定;一定要

工作必须严格认真

必须指出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